APP下载

BIM 学习风格感知之研究

2019-02-16陈煜莹刘艺婷陈雅丽林琪燕洪坚仁

四川水泥 2019年8期
关键词:受测者学期体验式

刘 怡 陈煜莹 刘艺婷 陈雅丽 林琪燕 洪坚仁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 福建 福州 350202)

0 前言

BIM 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我国作为世界大型经济体,需求与发展是日新月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大数据技术不断研发与提高,建筑大数据的趋势不可阻挡。BIM 应用正是在建筑大数据趋势下必然运用的工具之一。所以本文将调查学习BIM 学生的感知学习风格, 以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特点并调整教学方法和活动, 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以提高学习BIM 的能力。

影响学生的BIM 学习成效的因素有很多,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表现、与同学间的互动等。Keefe (1979)指出:“学习风格是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它是 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Schmeck (1988)认为,“学习风格是采取某个具体学习策略的一种倾向性”。贾佳星和王晓静(2018)在谈及感知学习风格指出感知学习风格是学习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个体差异变量之一。董晶晶等(2017)探讨了大学生感知学习风格对课堂参与度的影响,而其研究结论表明两者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学习风格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的学习风格模式。由此可见感知学习风格主要是指个体信息的加工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调查每个学生对信息加工的不同方式,了解各个风格之间的差异在BIM 学习中的学习成效,并且可以培养多元化的感知学习风格,从而提高学习效能。

本研究通过网络问卷的形式,试图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风格, 以达到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芦良健(2017)在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BIM 教学改革方法探析研究中认为,BIM 技术的应用是建设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对BIM 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将与日俱增,培养BIM 应用型人是当务之急,也是土建类专业发展的良好契机。所以了解感知学习风格对BIM 学习效率的影响,进而改进教学方式,有利于院校开展切实可行的 BIM 教学工作,同时可以为院校开展 BIM 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量表采用李素玲(2018)所用的英语课程感知学习风格调查表为参考量表,对本科学生之BIM 课程学习做测试,经专家建议修改部分题目共有34 题,以五点式量表作为填答计分方式,测试方法以网络问卷方式进行,比较各类BIM学习风格感知的差异性。问卷以SPSS20 软件为计算工具,针对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探讨各种不同BIM 学习风格感知的差异性。探讨受测者的特性资料,进行因素缩减分析。

3 数据分析

3.1 受测者特性资料

本研究有效问卷有329 份占98.5%,分布于37 个 学校, 受测者的特性资料大三生8.8%(29 人)、大四生58.4%(192 人),已毕业32.8%(108 人),男生54.4%(179 人)、女生45.6%(150 人),家庭经济状况良好46.2%(152 人)、小康28.6%(94 人)、困难14%(46 人)、其他11.2%(37 人),家庭经济主要来源农23.7%(78 人)、工30.4%(100人)、商10%(33 人)、公务人员7.3%(24 人)、金融业3%(10 人)、教师6.1%(20 人)、自由业11.2%(37 人)、其他8.2%(27 人),学习BIM 的时间半学期内20.1%(66 人)、半学期到一学期55.9%(184 人)、一学期到一年13.7%(45 人)、一年到三年9.4%(31人)三年及以上0.9%(3 人)。

3.2 分析数据

本研究因素缩减结果分析出5 个因子,分别为师长讲解、引导式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和独自学习。各因子之定义如下:师长讲解的定义为学生的学习自我成效是否会因老师讲解的方式而有所提升或有较佳的成绩表现。合作学习的定义为学生的学习自我成效是否会因更多的合作学习讨论而有所提升或有较佳的成绩表现。独自学习的定义为学生的学习自我成效是否会因学生的独立学习而有所提升或有较佳的成绩表现。体验式学习的定义为学生的学习自我成效是否会因课程学习和专业考试过程的体验而有所提升或有较佳的成绩表现。引导式学习的定义为学生的学习自我成效是否会因教材和他人引导而有所提升或有较佳的成绩表现。总体问卷及5 个因子的信度分析Cronbach'sα值均高于标准0.7 表示总体问卷的信度高。受测者对于BIM 课程学习自我成效方式认可程度的差异性方面,独自学习上受测者平均得分3.14;合作学习上受测者平均得分3.75;引导式学习上受测者平均得分3.61;师长讲解上受测者平均得分3.23;体验式学习上受测者平均得分3.78。由上可知,5 个因子受认可的程度上,体验式学习对于BIM 课程学习自我成效的提升更受认可。体验式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我——你”关系,而不是单纯的“授与受”关系。可见或许体验式学习这种新形势的教学方法,学生对此感兴趣,于是更提高了学习自我成效。

本研究分析在性别差异方面,独自学习上平均得分男生3.21,女生3.06;合作学习上平均得分男生3.76,女生3.73;引导式学习上平均得分男生3.54,女生3.69;师长讲解上平均得分男生3.21,女生3.26;体验式学习上平均得分男生3.74,女生3.83。在单因素方差分析中,引导式学习中女生比男生得分高,p=0.048 小于0.05,有明显性差异。由此可知,女生更倾向于被引导的学习,听老师授课,参与比赛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效,而男生倾向于主动学习。

就读年级差异方面,根据各方面在就读年龄差异得分。经分析,独自学习上大三与已毕业(p=0.040)、大四与已毕业(p=0.028)有明显差异。引导式学习上大四与已毕业(p=0.047)有明显差异。其他方面则无明显差异。大三与大四仍在学校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学习氛围较强,通过独自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相对于已毕业的来说,他们目前主要是寻找工作,在独自学习上并未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因此大三大四的比已毕业在独自学习上较显著。

家庭经济状况差异方面,根据各方面在家庭经济状况差异得分。经分析,合作学习上家庭经济情况良好与家庭经济困难(p=0.012)有明显差异,其他方面则无明显差异。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方面,根据各方面在不同家庭经济来源得分。经分析,独自学习上农与工(p=0.001)有明显差异。农村的同学因为家庭的原因,从很小年级就开始学会独自生活,他们很早就培养出来独自学习的习惯,所以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就比其他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同学有更高的表现。

在BIM 学习时间跨度差异方面,根据 BIM 学习时间跨度差异得分。经分析,独自学习上,学习BIM 三年以上的与学习BIM 半学期内的(p=0.027)有明显差异,其他方面则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对于学习BIM 较长时间的学生来说独自学习的成效更高一些,这些学生有了一定的BIM 操作基础与知识,而学习时长较短的学生在没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上独自学习则会比较吃力。经分析,在师长讲解上,学习BIM 半学期到一学期的与学习BIM 三年以上的(p=0.049)有明显差异,其他方面则无明显差异。从数据中可看出,对于刚刚起步学习BIM 的学生来说,对于专业性的软件操作,基础知识更需师长来对其讲解、分析。而已经学习很长时间的学生,更多的知识已经不仅是从师长讲解方面来摄取,还需要去寻找更多方式来提高自己学习成效。

3.3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BIM 课程学习风格感知五个因子方面上,所有参与的受测者中体现出,体验式学习的得分最高,而所谓“体验式”学习就是通过一些特定场景的情境创设,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来,并让学生亲身经历、亲自实践,去感知、领悟知识。实施“体验式”教学有很大的优点,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进是今后面临的一大问题。

在年级差异方面,已毕业在各项指标均有较低趋势且在引导式学习上有显著性差异,且在引导式学习上大四与已毕业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的,在大四阶段学生是否已出现“毕业综合征”,陷入毕业等于失业或进入了学习疲惫的状态等这类思想,因而对学习都不上心,也逐渐的否定了自我。

家庭经济差异方面,家庭经济良好的家庭在合作学习方面比家庭经济困难的家庭的得分要高上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在与外界接触过程中,对“缺钱”的困窘体验要比家庭经济良好的同学要强烈许多,家庭经济困难相对于其他家庭的教育条件和学习环境会较差,因此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会因此产生自卑感。在与同学合作学习时较难融入集体共同学习。

家庭经济主要来源方面,农村与其他不同经济来源的家庭得分都要高,主要体现在独自学习上,学生的学习成效显著。此结果表明学生对不同学习教育方式会产生不一样的学习成效,这与从小家庭教育方面有很大关联,可做教学改革参考。

在BIM 学习时间跨度方面,学习三年以上与学习半学期在独自学习上有较大差异性,且学习半学期到一学期与学习三年以上的在师长讲解上也有差异性,这也给应用型本科办学教育一些切入点,多开设线上课堂给已毕业的学生学习空间,同时也多举办线下活动给课余时间丰富的低年级学习氛围。同时授课者也可以针对不同学习层面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授课方式。

4 结论

现如今,众多高等院校的相关院系将开展BIM 课程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但在学习BIM 课程过程中,有些同学无法跟上师长的思路,因而落下课程。因此本研究结果发感知学习风格对改善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成效均有重要意义。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的学习风格各不相同,研究将针对各有的学习风格进行教师教学方法和活动来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成效,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BIM 课程的能力。

本次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教师教学的改进依据。同时也可以运用在其他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感知,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风格,则学生的学习成效将会大大提高。其他高等院校也可以将此研究作为一个教学方案进行改进。也可以作为其他院校的相关院系开展BIM 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受测者学期体验式
新的学期 新的尝试
怒气冲冲 或因睡不好
期末冲刺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新媒体科研环境下自发式科研协同行为机制研究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题(D)
ACT和SAT的几个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