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论知母下水的本草溯源及证药浅析
2019-02-16何灿封陈汉锐孙玲玲林丽珠
王 菁, 何灿封, 陈汉锐 ,孙玲玲 ,余 玲, 林丽珠*
(1.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 510405)
《神农本草经》中对知母的记载:味苦寒。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1]。《中药学》认为,知母性苦,甘,寒,入肺,胃,肾经,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润燥。主要治疗气分实热证,肺热阴虚燥咳,阴虚消渴,骨蒸潮热,肠燥便秘。但是对知母治疗肢体浮肿,下水的作用并未作详细记载和解释。本文对古今文献阅读及临床应用来阐明知母治疗肢体浮肿,下水的临床应用进行解读和探讨。
1 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知母下水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在临床应用上,知母用于治疗水肿,始见于《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汤,治肢节疼痛,身体尫羸,脚肿如脱”[2]。在痹证证治法则中提到:“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湿痹者脉沉而细,沉主寒,主水,水不行则寒湿而聚,故为湿痹。清代邹澍认为,知母的下水之效,在桂枝芍药知母汤中体现,在治邪气入里导致的肢体浮肿,非普通肢体浮肿,即《神农本草经》中描述的“除邪气”。当代医家胡希恕曾提到过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脚肿明显,其他部位无明显肿痛,但关节疼痛的痹症尤为有效。
四川名老中医刘梓衡先生,运用父辈等经验,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通身肿胀经验进行总结,其认为,水肿一症,病因复杂,有因于外邪者,有因于内伤者。治疗水肿主要有发汗、利尿、逐水以及肃肺、健脾、温肾等法,而汗利兼施为佳。在其医案中有记载对于治疗肝硬化肝炎导致的臌胀,风心病水肿,肾性水肿,小儿肾病水肿,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通身肿胀者均用此方取效[3]。文中水肿,臌胀医案各一例[4]。其一:患者因风心病4年余,而全身颜面浮肿,小便点滴而无,气喘胀急,不思饮食,苔白,脉浮大滑数。通身肿胀者,以汗利兼施,拟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服药2 h/次,次日解小便多次,水肿减轻。其二,患者因慢性肝炎逐渐至肝硬化腹水,卧床1年余,腹大如箕,通身浮肿,胸紧气急,不能弯腰,不思饮食,舌质淡暗,苔薄浊,脉沉涩。此属中医“臌胀”。利尿药已效微,法以汗利兼施,5剂后尿量增多,腹胀减轻,服10剂后,腹膨缩小,腹水消退。后改服益气活血、健脾柔肝之剂。随访1年,腹水未起。前后服用四苓散,三拗汤,五皮饮无效后,予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后大汗出,小便频,上方加减后续服6剂,肿胀消尽。读其医案,其认为治疗水肿以发汗同时利尿为要义,正与张仲景治疗水肿一致“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5]。而刘老更推崇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合真武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为辅。可见知母之下水乃为清肺之热,通调水道,水自下而滋养水脏,小便自出。明代卢之颐《本草乘雅》“知母治肢体浮肿,润下水道者也”相和[6]。
2 唐宋医家对知母利水的证治举隅
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对水肿论著中,认为时人治水药,多用葶苈等诸药。但葶苈久服令人大虚,故水病非久虚,不得绝其根本。久病之水肿当以利水与补虚并用,辅以饮食劳作等调护,而其中记载一方以知母为利水之佐使,兼以补不足,益气治疗久病体虚。有人患水肿腹大,其坚如石,四肢细小,劳苦足胫肿,小饮食便气急,此终身之疾。服利下药不瘥者,宜服此药,微除风湿,利小便,消水谷,岁久服之乃可得力,瘥后可常服方。遂予鬼箭羽、丹参、白术、独活、秦艽、猪苓、知母、海藻、茯苓、桂心。上十味,咀,以酒三斗,浸五日,服五合,日三。任性量力渐加之[7-8]。明代杜文夑《药鉴》中“消浮肿,为利水佐使”[9]。
《外台秘要》对暴肿满方四首,集验疗暴患遍身肿满方。引《古今录验》的泽漆汤,疗寒热当风,饮多暴肿身如吹,脉浮数者方。泽漆、知母、茯苓、猪苓、秦艽、海藻、木防己、通草、青木香各二两,大黄、丹参各三两[10]。其认为暴肿乃风邪克表,寒热外盛,邪火内藏,火气不能化水,水遂泛滥四射,治以知母为佐使,泄其火,引水下行,水遂无继,水蓄者而消,《本经疏证》中认为凡肿在一处,他处反消瘦者,多是邪气勾留,水火相阻之候[11]。泽漆汤治疗水肿,与桂枝芍药知母汤所以用麻黄、附子、防风,其本质均为水火交阻,故其用桂、术、知母则同也,桂、术治水之阻,知母治火之阻。
3 李东垣应用知母通利水道创滋肾丸
李东垣创方滋肾丸始载于《兰室秘藏》小便淋闭门,治不渴而小便闭,热在下焦血分也 。黄柏(去皮锉酒洗焙)知母(锉酒洗焙干各一两)肉桂(五分),阴中如刀刺痛当有恶物下为验[12]。在《东垣试效方》中一则医案记载了对滋肾丸的运用,病人小便不利,目精凸出,腹胀如鼓,膝以上坚硬,皮肤欲裂,饮食不下,甘淡渗泄之药皆不效。其认为淡渗利湿药物均为补阳药,内经中认为,无阴则阳无以化,故需以群阴之药,遂以滋肾丸[13]。李用粹云,水肿之疾,“治湿利小便虽为常法,但渗忌太过,往往耗伤正气”[14],因此,知母利尿较泽泻,猪苓等作用柔和,又滋养肾阴,顾护正气。通关丸中后世医家对知母与黄柏的配伍中,清代御医黄宫绣的阐释最为恰切“俾气清肺肃,而湿热得解。是以昔人有云,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诚以见其金水同源,子母一义,不可或离之义”[15]。即下焦湿热,热结膀胱,小便隆闭,黄柏清热燥湿,但热结旁流,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水脏,湿热伤肾阴,须以性寒质润滋肾阴之物,通调水道,即下水。此为知母配伍黄柏之要义。
4 明清时期在桂枝芍药知母汤和滋肾丸的应用及发展
温病四大家叶天士在《本草经解》中提到通关丸及知母主肢体浮肿及多则运用滋肾丸治疗小便窿闭,“热胜则浮,火胜则肿,苦能退火,寒能退热,故主肢体浮肿也。肾者水脏,其性恶燥,燥则开阖不利,而水反蓄矣,知母寒滑,滑利关门,而水自下也”[16],故滋肾丸又名通关丸。在《临证指南医案》共记载6则滋肾丸治疗小便窿闭病案[17],分别为小肠实火,火腑不通,小便不利1则;疝瘕湿热郁,大便闭阻,小溲短涩2则;久劳肝肾虚乏,厥阴热闭1则;肝火偏胜灼伤肾阴,阴虚湿热,小便不通2则。均服用滋肾丸三钱三服。后治愈。此外叶天士在治疗阴囊肿大湿热下注,血淋腑脏实热证中亦善用知母滋阴润燥,取《神农本草经》除邪气之法。
陈修园在《时方妙用》水肿一章中,认为皮肤肿大,气喘小便不利,如小便点滴俱无,气喘口不渴,宜滋肾丸[18]。其自创的消水圣愈汤,天雄(附子),牡桂(肉桂),细辛,麻黄,炙甘草,生姜,大枣,知母。水二杯半,先煎麻黄,吹去沫,次入诸药,煮八分服,日夜作三服,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温阳化气,散寒逐水,消阴救阳,通利气机,在书中认为是治水第一方。其脉证为两手脉浮而迟,足趺阳脉浮而数。文中记载一八旬老人,水肿,小便不利,予此方加金樱子,鹿衔草,牛肝菌。一服,小便通而肿愈。方中附子,肉桂,细辛,麻黄皆为辛温之品,发汗力度较强,正如描述“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与后世医家刘梓衡先生所谓汗利兼施与消水圣愈汤之法相似。其中知母主小便难,滋阴化阳,通利小便,知母滋阴清火,利小便,同时防止大队辛温药物灼损津液,实为反佐之意。其认为知母治肿,出于《神农本草经》,始用于《金匮要略》治历节风脚肿如脱,与麻黄附子并用,即桂枝芍药知母汤,本方为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化裁而成。
5 当代医家关于知母下水的应用
当代医家也不乏运用知母利水之效,主要以滋肾丸,消水圣愈汤或自拟方的临床运用。颜东明在临床所遇邪热犯肺之风水证,以知母易越婢加术汤中石膏投治,凡31例,疗效满意,临床体会优于越婢加术汤原方[19]。丁仁甫常用滋肾丸治疗老年人疮闭,湿热下注膀胱,小便不利[20]。陈学勤运用通关滋肾丸加琥珀治小便癃闭等[21]。吕建卫等运用知母汤合升麻牛蒡元参汤治疗特发性水肿[22]。何耀荣等运用消水圣愈汤随证加减化裁,治疗水肿,寒疝等多种内科杂证[23]。梅占武等运用消水圣愈汤治疗急性心衰发作全身水肿合并喘证,肝硬化腹水即鼓胀,疗效皆可[24]。王道义善用消水圣愈汤治疗阳虚水泛之喘咳,阴水,寒疝等症[25]。
在《本草经疏》知母中提到“脾肾俱虚则湿热客之,而成肢体浮肿,肺为水之上源,肾属水,清热滋肺金,益水脏,则水自下矣”[26]。其认为脾胃亏虚导致湿热蕴结,而形成肢体浮肿,而肺为水之上源,知母清肺热,而水自下滋养水脏,故为下水。在仲景方中桂枝芍药知母汤中知母通过除邪气,清肺热,滋肾而通调水道,而治疗脚肿如脱[27]。李东垣创立滋肾丸主要治疗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而导致小便不利,知母性寒质润通过滑利关门而下水。经清代医家叶天士,陈修园等运用后结合仲景方化裁为治疗水肿的消水圣愈汤。清张志聪的《本草崇原》通过知母药材的质地颜色对其治疗下水作用进行阐述:知母皮外有毛,故除皮毛之邪气。肉厚皮黄,兼得土气,故治肢体浮肿,下水[28]。同样和知母在《神农本草经》中描述相一致。本文通过对古籍中对知母利水内容进行梳理,对《神农本草经》中知母“肢体浮肿,下水”有进一步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