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卓越计划的化工专业实训体系构建

2019-02-16左卫元

山东化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卓越化工实训

左卫元

(百色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为了大力培养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并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国家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1-2]。该计划强调将各种已有的教育资源进行统筹整合,根据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建立高校这一人才培养基地与行业企业的无缝对接,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及专业综合素养为主要目的,进而培养出大批符合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复合型人才[3]。当前条件下,我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稳居世界第一位,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的转型需要大量的实际操作经验丰富且理论基础雄厚的工程师人才。在这一计划的支撑下,各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地方性高校需要紧跟大势,增强自身的社会服务职能,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起步相对西方发达国家晚,工程理念教育的发展还较为滞后,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缺乏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更注重理论基础等缺点[4-5]。作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化工生产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高精尖化工人才。化工专业的内在属性和特点需要高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方面大力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此,地方性高校需要依据自身特色,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和符合地方产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子[6-7]。

1 新建地方性高校在卓越计划实施中的客观条件限制

简单说来,地方性高校由于其历史条件或经济基础等客观问题,这些都成为限制实施卓越计划的软硬件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办学基础较为薄弱。这些薄弱环节体现在支撑办学的财力不够雄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实际教学需求等硬件方面,也存在于师资力量薄弱和生源质量相对较差等软件方面。其二,由于人才培养底蕴较浅,缺乏必要的经验,对于卓越计划如何开展依然处在茫然无措的境地。此外,如何评价卓越,由谁来评价卓越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事实上,一所高校培养的人才是否达到要求,关键的考核在于用人单位,得由社会来进行最终的评价[8]。人才培养的卓越不应该片面看这所高校有多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发表多少高影响力的论文,而应该更注重这所高校培养的学生能否达到社会的需求。其三,很多高校工作者依然存在抱残守缺的传统思想,缺乏必要的拓展进取之心。比如,对于开展卓越计划,很多教师依然只是将其当做一个项目来进行实施,缺乏宏观上、整体上的布局与把控。因此,造成体系评价、方案实施以及质量监控等环节均出现很多漏洞;另外,从学校层面来讲,很多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观念依然未得到脱胎换骨的变化,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而在实际行动上依然换汤不换药[9-10]。

2 卓越计划指导下的化工专业实训体系的构建尝试

基于提高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出发点,我们进行了不少的尝试,以满足新条件下化工人才的培养要求。首先,学校层面对化工专业建立校外实训体系的高度重视。在人员配备上,在化工专业的专业实训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很多具备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加入到我们的专业实训团队,担任固定的技术指导成员;同时,学校聘请大量有丰富经验的行业专家来对我们的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进行疏导脉络,帮助我们探寻合适的路径来打造校外的实训基地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训方案。其次,根据学校的统一部署和学院的实际要求,我们对原来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精简和进一步优化,以进一步适应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最后,进一步打造实习实训平台,提升实习实训质量。我们学院跟周边多数化工企业均签订有战略合作协议,每年定期安排教师去企业进行见习和实训,提升一线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提升一线教师的工程概念和企业经验;适当延长学生的实训时间,加大实训的频次和周期,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 进一步的建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卓越计划的实施,一些措施依然值得我们更深入的去尝试。其一,为了从本质上提升专业教师的参与卓越计划的积极性,教师的评优以及绩效和晋升体系应当做出适当调整[11]。尽管现在高校对实习实训重视程度明显提升,然而教师的评优以及晋升指标考核依然重点放在项目和科学研究上。这样,虽然带队实训的老师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参与学生的实习实训但是却存在感很低,这样自然会降低积极性,影响了实习实训的效果;其二,采取措施调动企业的参与积极性。由于实习人员的流动性,很多企业并不能将自己培养的人才全部留下来为自己的企业服务,长久下来,企业也会产生不满和一定的抗拒心理,影响实习实训的开展[12]。因此,学校也需要多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沟通,互相排解对方的难处,达到合作共赢。其三,多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意识以及专业立身意识,提升自身专业的自豪感。从专业的角度阐述化工专业及化工生产的积极意义,弱化负面影响,让学生真正产生从事化工行业的兴趣。

4 结语

国家推行“卓越计划”其本质出发点其实是充分利用已有的社会资源,施行高校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探索,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高等院校要积极响应学校和社会企业的协同合作,对自身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些旧思维作出新的变革,根据自身的优势及特色打造适合本校专业发展的实习实训体系。同时,深挖本领域内深层次问题,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企业与学校的进一步联动,提升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克服一系列困难,探索适合广大学子的创业和创新的新路子。

猜你喜欢

卓越化工实训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