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文学科转型研究
2019-02-16欧怒
欧 怒
(仰恩大学 人文学院,福建 泉州362014)
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界定
1.1 “应用型大学”和“应用型本科高校”概念辨析
在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是近些年提出的,龚震伟在《应用型本科应重视创造性培养》一文中第一次提出“应用型本科”的概念。 他把大学分成两类:职业技能类和研究类(理论研究和基础性研究)。 他认为,从广义上讲,从就业的角度看,所有大学生都是应用型。 应用型是对传统本科教育反思后的现代追求。传统本科教育学生实践能力不足,要加强应用性是高校体制改革的要求。 他明确指出了职业高专、成人高专和普通专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应用型,而普通本科高校应该重视应用型教育,应用型教育的关键在于创造性培养[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概念在此并未清晰界定,文章强调重视应用型教育以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矛盾。 国内学者何成辉指出:应用型本科是专才教育,不同于普通本科,也不是三年制高职高专的增容。它和普通本科相比,更强调应用性和技能性,和专科层次相比,强调一定基础教育,强调一定的后续发展[2]。这里指出应用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类别不同,而应用型本科和高职的区别则在人才培养层次。 孙广勇提出“应用型大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型大学指一切以应用型学科、应用理论、应用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培养各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高等学校。 狭义的应用型大学则是专指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青年学生成才和就业愿望,以“应用型”为定位,主要由地方本科院校、新办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和独立二级学院构成的高校群体[3]。 孙广勇明确了应用型大学以应用型学科建设、应用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为主,广义的定义指明了应用型大学有层次划分,满足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 狭义的定义强调了应用型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并指出了应用型大学的构成。 这是学界比较早地明确指出地方本科院校、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二级学院向应用转型发展趋势的观点。 潘懋元认为,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多元化的人才需求,我国的高等学校也可以分为3 种: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 其中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以学习专门知识,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他将一部分“211 工程”大学、部委属院校也归类为应用型本科高校[4]。 他还在《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什么是应用型本科》等文章中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既区别于传统的学术型大学,也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主要包括4 个方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以教学为主和以面向地方为主[5]。 王硕旺和蔡宗模以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困难主要在于需要厘清应用型大学的缘起、谱系为突破口,指出应用型大学不是高等教育中一个特定的层级,也并非一种大学的称谓,而是一类大学的集合。 这一类大学有国别、办学层次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但具有与“研究型”相区别的特征。 同时,二位学者还指出,目前我国在应用型大学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混淆,高等教育系统存在断层,专科层次的高校都是职业导向,本科和研究生(硕士、博士)都是学术研究导向[6]。
由此可见,研究者一般认为“应用型”与“研究型”是当前中国大学的两种不同类型,主要根据大学的职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路径来区分。 研究型大学强调学术研究职能,培养研究型人才,人才培养路径上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型大学强调大学向社会提供服务的职能,着重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路径上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 应用型大学这个概念涵盖了所有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包括了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则是从办学层次上与高职类院校区分。
1.2 地方本科高校、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概念辨析
地方本科高校隶属所在省(市)地方政府,从管理体制上区分于中央直属高校,从办学层次上区分于专科高校。 地方高校的办学类型并非一定都是应用型,也可以是学术研究型。 地方高校中还有一个组成部分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从已有的文献看,没有一个具体准确的定义,但这些高校基本都是1998 年以来,我国高等学校扩招后由教育部正式批准建立的。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产生,大多由一些专科高等学校合并、升格转制而成,一般都隶属地方管辖,服务地方。 这些学校在办学实践中,一般都参照精英教育模式设置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并未充分考虑地方办学特色、服务地方经济因素,因而造成同质化比较严重。 柳友荣还提出了“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概念:1998 年至今,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以学科为依托,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新型的院校。 这些升格的本科院校,大多由单科性或职业性高等专科学校升格、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以及前两种合并升格等三种类型[7]。 从他的论述来看,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朝着“应用型”方向建设和发展的目标。 总体说来,从“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建设的背景、自身客观条件和未来发展来看,学术界一般都认定其为“应用型”。
2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
2.1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要求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要求学校从办学实际出发,结合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规划学校学科布局,特别是应用型学科建设。 关于应用型学科建设, 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就已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战略之一是“重点发展应用型学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指出,要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要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也提到要重点布局一批国家急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发展的学科,积极发展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覆盖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重点领域。 因此,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自身发展,都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提出了要求。 从外部环境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走出“象牙塔”,适应当前“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积极探索应用型学科建设新思路。 在新的知识生产模式下,问题识别和问题解决能力成为突出的技术要求,知识生产的学科分隔和行业垄断不但无必要且被视为一种制度障碍正在退出历史舞台[8]。 传统学科建设思路不能完全满足新的知识生产方式的需要,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重要任务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来规划学科建设;从内部自身发展来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由单科性或职业性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师范类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还有一部分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普遍建校时间短,缺乏学科积淀,学科基础薄弱。 另外,大多数学校参照传统研究型大学的学科建设模式,但自身学术研究基础弱,无法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水平相比,在传统学科建设方面无法和老牌大学及研究型大学竞争。 另外,模仿研究型大学学科布局、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办学让本应以服务地方、为地方输送需要的人才为宗旨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办学特色,同质化严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这些问题制约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迫切需要学校立足地方,从实际出发,依托特色学科建设和发展,探索服务地方,走错位发展的道路。
2.2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文学科建设现状与困境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要注重满足地方产业需求,关注校地协同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要紧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提高服务,发挥支撑和引领作用。 但是,在具体实践层面,已有的学科布局和建设思路限制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发展格局,特别是一些传统且偏重理论研究的学科,例如中文学科,学科建设基础不如研究型和老牌大学,缺乏有实力的学科团队。 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就业率低,招生数量逐年萎缩,学科无法成为专业建设的依托,专业不能为学科发展提供支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各方面均陷入困境。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背景下,不仅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研究型大学、老牌大学的中文学科建设和发展也进入瓶颈期。
2.2.1 中文学科的发展过程以及当下面临的困境
中文学科从清代开始成为独立的学科。 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时期:20 世纪20 年代到40 年代,整体上承袭传统朴学。 20 世纪50 年代后,逐步形成了“文学”、“语言”和“古典文献”三个学科分支,后又增添新的学科分支,如文艺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现代汉语等,学科体制进一步完善。 20 世纪80 年代,中文学科非常活跃,各学科分支的研究成绩显著。 改革开放后,随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实施,社会科学中其他更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迅速发展成为核心学科,中文学科的地位逐步边缘化。 2011 年,浙江大学中文系曾举办“中文学科建设:历史经验与全球视野” 国际学术研讨会,重点讨论中文学科的困境及突围之道,针对中文学科在许多大学的地位日趋边缘化,中文系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探讨如何调整学科建设思路,寻求介入时代的方式。 著名学者王一川在《改革开放40 年中文学科变迁及其启示》一文中总结了中文学科40 年间发生的几个变化:首先,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层面,中文学科地位从核心学科变成了边缘学科;其次,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从引领变成了平行;第三,中文学科经历了整合、细分和跨学科整合;第四,学科影响力逐渐从先锋转为常态[9]。 经济的全球化、大学的功能变化、知识生产模式变化和资源的网络化等原因造成了中文学科地位从核心到边缘,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中文学科建设和发展也遭受冲击。
2.2.2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学科建设的困境
学科困境也影响了专业建设和发展。 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急需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传统的学科建设思路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中文类人才培养与市场的应用型需求严重脱节,形成了中文类人才供给侧的矛盾。 学生的就业压力反过来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 专业无法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面对“大学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的人才”这个命题,传统中文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遭遇尴尬的境地。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生力军,承担了大量本科生培养任务。 由于在学科建设上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加上办学没有特色,同质化严重,这些高校急需培育办学特色,建设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以此寻求错位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学科建设的压力来自内外两个方面:从内部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背景下,中文学科自身遇到了建设和发展的瓶颈,逐渐失去核心地位;从外部看,如果按传统学科逻辑,中文学科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布局和规划中很难成为建设重点,中文学科将继续被边缘化。 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部分建校时间短,很难拥有像研究型高校、老牌大学那样的学科科研团队,也没有凝练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特色很难短时间形成,中文学科陷入内在驱动力缺乏和外部学科发展空间受限的双重困境。
3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学科的转型路径
3.1 应用语境下中文学科的新特征
首先,必须认清当下学科建设的“应用语境”,“转型”对于中文学科而言不仅是顺应内在学科发展逻辑的需要,也是适应外在学科环境的需要。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战略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背景下,中文学科的边缘化并非走进死胡同。 随着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学科要以服务经济社会为建设目标。 在这种趋势下,以语言艺术为研究对象的中文学科亟待挖掘新的学科特征。 应用语境下的学科建设都不是孤立的,中文学科置身于新的学科建设氛围中,也逐渐有了新的特征。 王一川把这个特征称为“间性特征”,他从国家文化战略对中文学科的要求、公共生活对中文学习的需要和各学科的有识之士对语言文学学科的学习需求三个方面,论述不再位居学科体制中的核心地位中文学科可以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各学科中,存在于它们之间,在各学科之间发挥自己的特定作用。 他同时指出,中文学科维护自己的独立特征也很有必要,但认识到这种“间性”,有助于促成中文学科在各学科之间的开放性和融合性[10]。 因此,应用语境下的中文学科,除了关注学科“独立性”,更要认识到“间性”,通过挖掘“间性特征”寻找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
3.2 应用型本科院校中文学科转型思路与推进策略
应用型本科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 高校服务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科研服务地方,其二,教学服务地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所需人才。 “服务性”也是学科扩大社会影响的重要途径,对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大小决定了学科团队的社会地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支生力军,未来发展战略是提升水平、培育特色。 探索通过学科交叉培养人才和开展研究的路径,以学科交叉培育优势的学科方向,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11]。
在这样的学科建设氛围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文学科转型目标可以确立为“转型、改造,探索新的增长点”。 充分发挥中文基础学科的优势,以应用思维嵌入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并积极探索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空间,寻找新的学科增长点。 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处理学科守正和创新的关系,“守正”是指继续挖掘传统学科特色并传承和发扬,“创新”则需要结合学校特色,充分利用中文学科的“间性特征”来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道路。 因此,转型思路需要兼顾三个维度逻辑发展形成学科特色。 首先,通过深入挖掘基础学科优势,遵从基础学科内生逻辑发展;其次,通过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强化应用型学科发展的外生逻辑,确立应用方向;第三,兼顾学校学科生态,探索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遵从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发展的生态逻辑。 这样,从纵向来看,要处理好与研究型大学中文学科的关系,避免简单模仿,结合地方需求和特色发展需要,为基础研究拓展应用性研究空间。 从横向来看,要关注知识生产方式的改变,结合本校办学定位,研究学校的学科建设生态,充分挖掘发挥中文的“间性特征”,做好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避免孤立发展,与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文学科形成错位发展,例如,可以和新闻传播学科交叉,为新工科建设提供人文基础;可以和历史学、工商管理等学科交叉,为文化创意和文旅产业服务。 还可以发挥地方院校的优势,将中文学科建设深度融入地域文化研究。 例如福建的武夷学院,前身是南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7 年经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办学定位是地方型、应用型、有特色的本科院校。 针对办学特色,结合地方需求,武夷学院的学科发展定位为“以茶学、旅游管理、艺术学为特色,积极培育新型工科,努力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 中文学科并没有作为核心学科来建设,该校将传统中文学科特色与地方文化有机融合,形成了“朱子理学”“武夷文化”等特色,建设了国家级研究基地“宋明理学研究中心”。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设立“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柳永与闽词研究中心”以及校级“武夷文化研究院”、 “闽北非物质文化研究所”等科研平台。 依托这些研究基地开展学科建设,挖掘中国传统武夷文化的精髓,传承武夷文化文脉,研究成果为武夷山旅游景区提升文化软实力。 处在非核心地位的中文学科,不仅发挥了传统优势,还结合了学校办学特点,融入学校的学科生态,以传统优势作为茶学、旅游管理和艺术学的有力支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中文学科转型可以采用双线推进策略。 所谓双线推进是指从学科特色发展和跨学科交叉融合两条路线向前推进。 学科特色发展旨在充分发挥传统学科的基础优势,需要在深入了解地方产业需求基础上,凝练清晰、与地方经济发展结合紧密的学科应用方向。 跨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学科规划布局,结合其他学科建设的实际情况,以服务地方为导向,探索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挖掘中文学科应用性价值。 双线推进策略强调了基础学科研究作为应用转型源头的重要性,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拓宽了中文学科向应用转型的视野。 这样既保持学科原有的理论性和纯粹性,也符合产业的开放性和市场规律,解决了传统中文学科应用方向比较单一的问题,从学科建设层面为落实“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建设方向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