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 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2019-12-07苏比努尔阿里木
苏比努尔·阿里木,万 霞
(新疆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乌鲁木齐830011)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 针对课程的改革创新问题,2018 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制度建设”的要求[2]。 在“互联网+”浪潮下,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政课应如何搭上互联网快车,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笔者结合一线教学经验,分析研究了如何运用在线课堂促进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背景
1.1 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线授课形式,造成长期以来思政课课堂上“低头族”“呼呼族”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具体来说,原因有如下几点:①教学手段单一,受到教师教学思维和传统授课模式的限制,绝大部分思政课教师都采取了“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未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实效性较差。 ②教学互动欠佳,由于课时量和教学活动区域的限制,一名教师面对一个班甚至几个班的学生,没有条件展开互动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和认知情况掌握不够,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未形成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③考核方式单一,绝大部分高校思政课的考核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准,对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不够,导致学生对思政课产生了“平时不听讲,课后背一背就可以通过”的印象。 ④理论脱离实际,部分思政课教师授课内容过于陈旧,教学内容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脱离了现实,无法吸引处在信息爆炸时代的学生的兴趣,教学时效性差。
1.2 现阶段各高校采取的改革措施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应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与网络上层出不穷的信息和纷繁复杂的观点相竞争,如何提升思政课堂实效性和吸引力成为了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各个高校都进行了符合本校实际的改革,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类:
(1)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即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国内思政课采取慕课形式开始于2014 年,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好大学在线”两个平台上线了思政课程,并与全球用户共享课程内容,其中清华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在edX 上线,吸引了130个国家近万名学生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
(2)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即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与慕课相比,SPOC 的学生规模更小,且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3],目前国内高校思政课采取SPOC 的有两种模式,一是依托慕课平台,让学生选定特定内容进行学习和考核,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但这种方式对所有高校及学生用户共享的课程资源都是一样的,无法解决特性的问题。 另一种则是依托本校的课程平台建设自己的课程资源,且资源仅对本校学生开放。
(3)新型智慧教学工具在课堂的应用。 近几年,随着高校学生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普及,4G 和无线网络快速发展,思政课学生抬头率不高的问题愈发严峻, 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探索将手机等移动设备转化为学习工具,应用了诸如“雨课堂”“学习通”等新型智慧教学工具[4],并将其贯穿教学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抬头率问题。
以上各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改革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思政课传统授课模式的短板,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为更直观地进行对比,以下用SWOT 矩阵分析的方式,对三类教学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表1 三种改革措施的优劣势比较
综上,结合笔者所在高校实际,针对医学专业院校学生对思政课重视度不够,学习自主性不强,生源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通过系统分析以上三类教学形式,实施了基于SPOC 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3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混合式教学(Blended Learning)作为一种教学术语,流行于2000 年,即是信息化的教学创新。 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等人本主义思想的混合式教学将传统授课模式和在线教学结合[5],并吸纳了各自的优势,灵活地整合了课堂活动和在线活动,开展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必然途径,既能有效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也能提高课堂实效性和吸引力,因而在本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改革中,采取了校内“课程中心”在线学习和课堂授课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 基于SPOC 的改革实践
2.1 《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实施路径
笔者所在高校《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校内“课程中心”平台,即仅对本校部分改革班级学生实现资源共享和全程在线学习的形式,实施混合式教学实施路径如下:
图1 新疆医科大学《概论》课混合式教学实施路径
通过上述课前、课堂中和课后的全程学习,为了实现过程性评价和考核性评价相结合,在成绩评定中,按照下述比例分配:
表2 新疆医科大学《概论》课混合式教学考核比例
2.2 《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通过对新疆医科大学临床专业10 个班级共计580 名学生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 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讨论两个环节,学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积极主动地探究。 例如在课前预习部分中,除了传统的课件、案例及阅读材料等教学资源外,教师还在“课程中心”上传了相关的音视频、新闻报道及网页链接。 供学生参考学习的教学资源更多元化,也更能吸引学生。
(2)师生间互动增强。 传统授课模式中,由于学生人数多,课时量少,师生间互动仅限于简单的“提问——回答”,教师无法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6],通过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突破了过去时间、空间上的制约,师生间实现了随时随地互联互通。 线上互动贯穿课前课后全过程,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 而课堂上的互动,则是针对问题解决问题,教师从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对难点、疑点和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
(3)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 传统授课模式中,教师单一的授课方法极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 混合式教学模式大胆使用新媒体、新技术,丰富了教学手段,创新了教学载体,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感,从而实现了从简单的知识灌输到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教学效果显著。
(4)过程性评价落实。 过去思政课考核采取简单的期末测验评定最终成绩,考核手段单一,且不能完全体现学生的学习状态,久而久之,高校中就流传着“思政课上课不用听,期末背一背就能通过考试”的传闻,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学生在课后讨论、单元测验和实践作业等部分的表现,均会被计入最终成绩,从而实现了学习过程性评价,保证了学习效果。
(5)实现因材施教。 以现阶段本校临床专业一个自然班为例,班级60 名同学中,内地生源占20%,新疆生源占80%,其中新疆生源还可分为汉考汉、民考汉、民考民几类,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差距,传统的授课模式只能以绝大多数人为主,无法做到兼顾每个学生,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前预习提前补齐短板,同时通过课后习题的练习及时找出问题,课堂上教师也有比较多的时间通过讨论式学习解决不同层次面临的不同问题,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6)优化课程资源配置。 课程资源包括物质、教师、人文、社会等多个方面[7],传统授课模式中一个教师面对一班学生,可利用的教学资源仅为教室内的设备,局限性强。 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在线上教学资源的准备中,教师可发挥自己专长准备专题,并通过录制视频、教学资源设计等方式充分调动校内校外物质人文等课程资源,实现资源优化和整合。
2.3 《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改革带来的挑战
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在丰富教学手段、充实课堂内容及完善课堂效果的同时,也在不同层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1)学校层面遇到的挑战。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学校在在线课程的维护运营上投入巨大的财力及相当的人力,但现阶段受制于软硬件条件,相当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无法维持多门课程在线学习,更未设置专职技术人员用于具体课程建设和维护,课程的建设主要由任课教师承担,无形中增加了教师工作量,分散了教学精力[8]。
(2)教师层面遇到的挑战。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上好课,还需具备运用新技术的能力,组织线上、线下教学的能力,同时也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这对教师在知识、技术和投入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阶段部分教师无法适应在线课堂应用,导致教学资源浪费,在线学习流于形式。
(3)学生层面遇到的挑战。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将学生从过去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了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这对学生而言意味着将需要投入比以往更多的精力,同时过程性评价考核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带来了新的挑战。 部分学生感到改革加重了学习负担,更倾向于传统授课模式,无法适应和接受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3 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通过对《概论》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对其在思政课课堂运用中取得的效果和带来的挑战有了直观的认识,对将来再进行教学改革产生了一定的思考和体会,具体而言:
(1)建设完善的在线课堂。 教学网站的建设中,要注意形式与内容有效结合,在建设中坚持“形式为辅,内容为主”的原则,在做到网站建设美观、新颖的同时,将建设重点放在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填充上。 课程内容不仅要全面,更要有时效性,注意内容的实时补充和更新[9]。
(2)优化、改革传统课堂。 要理顺实体课堂和虚拟课堂的关系,时刻牢记课堂教学质量为先,通过专题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方式,在授课过程中解决学生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品德、能力和道德修养。
(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在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中要适应角色的转换,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到课后评价、总结三个环节中都时刻扮演引导着的角色,要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新技术运用能力和组织能力,以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10]。
通过对本校《概论》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分析,不难看出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比起传统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同时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感、获得感,这将是未来本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但也要注意在改革中随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着力,不断增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真正实现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