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墙体材料》课程标准研究

2019-02-16张秀英牛全林杨赞中

山东化工 2019年7期
关键词:墙体材料实验

张秀英,牛全林,杨赞中

(山东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

建筑工程中墙体材料约占总材料的70%[1]。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为我国节能环保,减少土地流失,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2]。

建筑物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人们的生产环境和居住条件都是由建筑所提供的,社会经济日新月异,人们希望研发出更安全、更环保、更节能的建筑材料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和使用,所以,进行建筑物建设时墙体材料的选择已经显得尤为重要[3]。

我国的“十三五”发展规划给新型建筑材料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城镇化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将不断增加与提升,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实施,新农村建设房屋材料的需求增加,加快发展绿色建材的生产与使用、改造传统建材产业向高端发展、促进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要支撑。建筑材料行业的目标是将建材新兴产业的产值比重达到建材总量的16%左右;绿色建材的生产、使用比例占到建材总量的30%左右。发展高强、轻质、绿色、保温、节能、防火、隔音、抗震、防水等功能融合的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是建材行业未来五年的重点。

科技发展,人才先行。为了推进我国墙体材料的革新事业,提高建筑物质量水平,提供优质墙体材料,必须培养行业需要的高等工程专门人才[4]。

《新型墙体材料》学时有限,在课堂上很难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不断涌现的性能优异的新型墙体材料的性能及选用原则[5]。因此,需要对该课程进行课程标准的研究,包括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实验课的教学方法。

1 课程性质与任务

《新型墙体材料》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综合性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课及材料科学基础、矿物原料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后所学习的专业方向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了主要墙体材料砖、砌块、板材等及墙体装饰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特点及选用原则;讲授墙体保温材料的种类、制备工艺及使用方法;同时将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开发思路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对新型墙体材料的鉴别能力及一定的研制开发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新型墙体材料的基本知识;了解新型墙体材料的种类以及新型墙体材料的新进展。通过实验课的配合,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在墙体材料生产过程中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建筑材料行业的科研与生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不同尺寸的新型墙体材料(小尺寸砖、大尺寸砌块、板材)的制备、应用范围及质量评价的基本知识;掌握材料制备方面的技术方法和生产工艺过程,能够分析和解决新型墙体材料的工程技术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墙体材料设计及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新型墙体材料。使学生对种类繁多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认识。

2.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墙体材料的初步兴趣,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利用图书馆、网络等媒体手段来获取科学知识,能正确、合理地选择原料,并应用于材料的设计与制备,具备解决原料配比与材料性能之间对应关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研发与设计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与资源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3 素质目标

工程建筑,百年大计,质量为本。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细心、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作为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通过场地实习及参观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养及安全意识。

3 课堂教学设计

3.1 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结合课程已形成的授课经验,建议采取从以下教学方法:

(1)以教师讲授为主,穿插任务驱动法、课堂讨论法、反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及网络教学平台等教学手段,将课程内容与认识实习过程中参观过的生产工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适当布置课堂作业,列举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检查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检查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到附近的施工现场参观施工过程,了解不同的工程类型对墙体材料种类及性能的要求,学会协调墙体材料的性能与建筑成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工程意识;

(3)可以考察附近的墙体材料及墙体装饰材料市场,了解市场上墙体材料特别是墙体装饰材料更新换代的情况、性能及价格,让学生对当今比较热门的墙体材料类型及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初步认识,使学生具有发现新材料、研发新材料的敏锐性。

3.2 评价方法

将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适当提高过程考核的权重。过程考核包括课堂提问、讨论发言、随堂小测验、平时作业及出勤率等多个方面,全面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学习积极性,以便及时调整教学速度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期末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情况,作为以后教学改进的依据。

3.3 教学条件

一个教学班以40人为宜,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教学资源主要有:《新型墙体材料》课程网站、图书馆馆藏参考书、图书馆网络资源;《新型墙体材料》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平台包括:“课程介绍”、“师资队伍”、“教学大纲”、“考核大纲”、“授课教案”、“教学课件”、“思考与练习”、“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栏目。全部课程资料皆可网上浏览或下载,以课堂教学为主,讨论、自学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可实现教与学双方的互动。实验室的条件满足实验要求。

3.4 主讲教师

要求主讲教师的研究方向为建筑材料方向、墙体材料方向或混凝土方向;系统学习过化学、物理化学、矿物原料基础、材料科学基础、热工基础与设备、新型建筑材料等相关课程;年龄搭配合理,具有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具备从事新型墙体材料的制备、研发及应用能力的教学团队。课程负责人要有丰富的科研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本门课程的应用情况和最新的科技动态情况;了解本校毕业生在就业岗位上的工作情况,及时反馈相关意见。

3.5 教材选用

参考教材可以采用曹德光,陈益兰主编.《新型墙体材料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参考书目:(1)郑立、姚通稳编.《新型墙体材料技术读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2)姜继圣、孙利、张云莲编.《新型墙体材料实用手册》,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吴自强主编.《新型墙体材料》.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 实验教学

4.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掌握新型墙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准确的选择原料类型、用量,尽可能选择工业副产物,做到新型墙体材料的生产既节约资源又环保;能够准确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4.2 实验要求

在实验前做好实验的预习工作,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了解原料的来源、性能特点,做到心中有数;实验过程中必须持有严谨、科学的态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操作;实事求是的记录实验数据,对待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独立完成实验报告,要求报告完整,书写认真;严格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4.3 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5 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制定《新型墙体材料》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明确,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及科学评价机制,配合科学的实验手段,明显提高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墙体材料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新型建筑墙体材料及墙体保温技术分析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做个怪怪长实验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
最美材料人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