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职学生就业辅导模式创新

2019-02-15杨威

考试周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背景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积极开展“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学工作,需要将岗位就业能力要求作为重要的教学标准,不断创新高职学生就业辅导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从高职学生就业辅导模式不断创新的必要性入手,重点提出一些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职学生就业辅导模式创新,为学生提供全面合理的就业辅导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高职;学生;就业辅导模式;创新

一、 前言

高职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有效开展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推进“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为当前教学工作提供重要的前提支持。

二、 高职学生就业辅导模式不断创新的必要性

高职教学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需要更多地结合当前岗位就业的要求,从现代企业对于学生的各项要求出发,切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岗位素质和能力,促进学生更为良好地适应各项岗位需求。现代“互联网+”的良好发展,创新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促进了社会众多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相应的对于现代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改进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和优化,从而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现代高职学生所面对的就业市场出现了较大的转变,主要是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当前社会对于技术工种的需求超出了以往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依靠技术作为重要的支撑,已经逐渐成为现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重点采用的方式,能够为切实有效推进现代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其次,当前职业理想就业理念逐渐兴起,对于高职学生的就业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多的学生倾向于自主创新,谋求自身的发展道路,摒弃了传统就业观念。高职院校积极结合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从学生所需要的综合素质能力出发,需要不断优化和创新就业辅导模式,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专业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基于“互联网+”背景的高职学生就业辅导模式创新

(一) 搭建创意性教学平台

处在“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切实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行业发展的态势,从各个专业就业岗位需求出发,给学生搭建起科学合理的创意性的教学平台,充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互联网+”的兴起,给当前高职学生创设了更多实现创意梦想的机会。通过各类孵化器和创新实验室,学生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为优化和创新学生就业辅导模式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加大基础教学设施和先进设备的投资力度,给学生提供更多工作台、数控机床以及3D打印机等设备,促进学生能够凭借自身的操作,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学习效果,培养自身良好的实践能力。

(二) 加强就业辅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积极开展高职学生就业辅导模式的创新工作,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和作用,需要切实有效发挥先进教师团队的优势和作用,切实有效的加强就业辅导教师团队的建设工作,给学生提供专业性的就业建议。教师能够从学生的个人情况出发,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等特征,量身定制一些科学合理的就业方案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为学生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寻找到合理的就业道路提供重要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需要给就业辅导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便于这些教师切实有效地学习到最新的就业知识和内容,并且拥有较为合理、独特的眼光,帮助学生寻找到良好的就业方向。

(三) 构建可移动学习平台

高职院校可以充分有效借助于“互联网+”时代背景,给学生打造出专门性的可移动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机会。处在信息时代之中,学生通过各种移动设备,能自主开展学习活动。高职院校积极优化和创新就业辅导模式,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良好学习机会。学校通过研发和推广应用就业辅导App,给学生提供一些专门性的就业测试、性格测试以及劳动技能方面的学习锻炼内容,促进学生良好掌握岗位需求能力。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进了移动学习平台的积极构建,学生通过自己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都能够及时有效地寻找到自身想要的各项知识和内容,随时随地投入到学习环节中。高职院校构建可移动学习平台的时候,可以发挥微信群、直播平台的优势,通过线下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更好地巩固自身的知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内化效果。学生通过可移动平台,能够和同学、教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样在发现学习问题的时候,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予以有效解决,对于学生良好实现知识融会贯通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四、 结束语

处在“互联网+”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结合市场岗位需求,给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就业辅导,切实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在创新就业辅导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发挥“互联网+”优势和作用,积极搭建创意性教学平台,构建可移动学习平台,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学习机会。

参考文献:

[1]潘佳妮,邰祜山.“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8):125-126.

[2]杨国忠,李玉才,吕建军.“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风,2018(15):102-103.

[3]張军强,严丽丽,仇兆波.移动互联网对高职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4(8):67-68.

作者简介:

杨威,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背景互联网+互联网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