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屡屡兴风作浪的新自由主义

2019-02-15龚云

人民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

龚云

【摘要】新自由主义思潮是一种从西方舶来的政治思潮。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这股思潮屡屡在中国兴风作浪。马克思主义者也持续对新自由主义思潮作出有力批駁。借2018年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新自由主义“阴魂不散”,争夺纪念改革开放的话语权,制造思想混乱,妄图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 思潮 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三化”: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主张,本质上是国际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一种政策要求和理论主张,是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意识形态。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张在哪里实施,就导致哪里经济衰退,人民生活恶化。“拉美陷阱”就是其种下的恶果。新自由主义之所以在现实中破产,是因为其理论假设从根本上站不住脚,是一种唯心主义分析,脱离具体的历史实际,在现实中具有巨大的危害。

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者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批驳

改革开放以来,新自由主义思潮伴随着中国国门的打开,随着西方经济学在我国的传播而逐步扩大影响。它最初是在经济学界产生影响,后来对实际生活发挥作用,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国有企业天生低效率,私有产权必然比公有产权优越。他们的观点干扰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科研产生了消极影响,个别高等院校成为接受和传播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主要阵地。改革开放40年,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旗帜鲜明地反对这股政治逆流。

针对改革开放初期理论界产生了对西方盲目崇拜的思潮,1983年,邓小平同志郑重指出:“对于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我们究竟应当采取什么态度呢……经济方面我们采取两手政策,既要开放,又不能盲目地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更不能不对资本主义的腐蚀性影响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但是,现在有些同志对于西方各种哲学的、经济学的、社会政治的和文学艺术的思潮,不分析、不鉴别、不批判,而是一窝蜂地盲目推崇……这种用西方资产阶级没落文化来腐蚀青年的状况,再也不能容忍了。”

在马克思主义学界,一批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方面很有造诣的学者,从改革开放初期起就一直强调正确对待西方经济学。高鸿业教授1979年就警告,以萨缪尔森所著的《经济学》为代表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在科学上没有任何价值,但仍“不失为一本有用的反面教材,使我们从反面得到许多应该掌握的资料”。经济学大师陈岱孙教授在20世纪80-90年代多次批判新自由主义。1995年他严肃地指出:我们面临的危险有两个方面,一是西方经济学对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心灵的毒害,二是西方经济学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方向的误导。弄得不好,西方经济学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都可能产生悲剧性的后果。我们一定要全力以赴避免悲剧性历史结局的出现。要做到这一点,当前一个最紧迫的任务便是克服对西方经济学盲目崇拜、照抄照搬的右的倾向。

进入新世纪后,面对新自由主义的甚嚣尘上,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刘国光教授在2005年发表的《谈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中一针见血地提出:“中国的改革一旦由西方理论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来主导,那么表面上或者还是共产党掌握政权,而实际上逐渐改变了颜色,那么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个像噩梦一样的危险。”“马克思主义不能被人取代,意识形态不仅仅是在政治、法律、军事、文化领域,经济本身也有意识形态问题,而且非常非常重要。基础变了,上层建筑也要跟着变。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我恐怕有些人还不明白。”面对新自由主义的恶果,一些严肃的学者也展开了批评。2012年,美国华裔教授黄宗智分析道,“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霸权比在美国更需要反思、批判、挑战。”“教条化的新自由主义经验研究多受其意识形态主导。”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把新自由主义列为需要高度关注的七大错误思潮之一,遏制了新自由主义思潮蔓延的势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做大做强国有经济,“国有企业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土地公有制性质不能变,防止土地过分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不管怎么改,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

2018年新自由主义“阴魂不散”,争夺纪念改革开放的话语权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一些冥顽不化的新自由主义分子,借美国对中国进行新的围堵机会,与美国相呼应,再次借新自由主义兴风作浪,通过争夺纪念改革开放的话语权,借史讽今,企图影响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方向。他们对新中国前30年的经济成就采取了彻底否定态度,否认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制造公有制经济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对立。有的人认为改革开放40年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化,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的方向是私有化,从根本上否定公有制主体地位和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甚至有的新自由主义者鼓吹彻底市场化,否认党对经济的领导和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制造杂音和噪音,企图影响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从内部西化和分化中国。

在当前复杂的形势下,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汲取历史教训,揭露新自由主义本质和危害,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防止在根本性问题上犯颠覆性错误,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3-44页。

责编/孙娜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新自由主义思潮马克思主义
试论上世纪我国的音乐思潮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形成的原因分析
西方新自由主义与高等教育中的公民教育:批判者的立场
新自由主义对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文化信仰的影响分析
新自由主义对我国大学生思想的不良影响及对策分析
当今哪两股思潮特别值得警惕
2014中外十大思潮(上)
船山学复苏与戊戌思潮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