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学习中提高问题认知水平的方法

2019-02-15唐海森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复数本质事物

唐海森

(江苏省盐城市高级实验中学高三21班 224000)

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同学们认知知识的水平越高,就越能够正确地理解、转换、整合知识.现说明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提高问题认知水平的方法.

一、应用迁移学习的方法认知问题

部分同学在遇到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往往会觉得知识过于复杂,当这些同学发现知识过于复杂,自己难以理解时,有时会放弃去认知知识.同学们要意识到,数学知识点和知识点的联系非常紧密,有时一个数学知识点与另一个知识点的性质非常相似.如果同学们在遇到新知识的时候,能够找到它与旧知识点相似的性质,就能够借用旧知识的性质来理解新知识.

在认知一个新知识时,同学们可以应用迁移学习法来理解知识,降低知识理解的难度.同学们要把握一个知识点与另一个知识点性质、形式等的相似之处.如果发现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有相似之处,即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新知识.

二、应用抽象事物的思维认知问题

很多同学在认知事物时,只能认知事物的形式,而不能认知事物的核心本质,这就造成事物认知的偏差.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同学们要学会抽象事物的本质,理解事物的核心内涵.

例1 已知复数z的模为2,求|z-i|的最大值.

部分同学一看到题,便认为这是个探讨复数函数的问题,因为自己只掌握了最基本的复数运算法则,不太了解复数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应当如何判断,所以就放弃了这道题.然而如果同学们能够抽象地看待这个问题,会发现实际上可以把它视为一个函数问题,然后应用探讨数学代数式的方法来探讨它.探讨的过程如下:

在认知数学问题时,不能只看数学问题的形式,而要看到数学问题的本质.比如在分析例1时,要建立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的关系,获得问题的本质是根据现有的条件求取一个函数的最大值.在理解了事物抽象本质的前提下,可以思考,能否根据已知条件,把复数函数转换为其它的函数.

三、应用宏观体系的角度认知问题

部分同学在认知问题时,不能把数学问题中的知识点和知识点联系起来,应用宏观体系的视角认知识问题.当同学们不能应用这样的视角来看问题时,便不能全面地、透彻地理解问题,从而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2 已知f(x)=ax2+bx,且1≤f(-1)≤2,3≤f(1)≤4,求f(-2)的取值范围.

现在应用宏观的视角来看问题,分析解题的需求.解题方法为由f(x)=ax2+bx得f(-1)=a-b①;f(1)=a+b②,则①+②得2a=[f(1)+f(-1)],②-①得2b=[f(1)-f(-1)],可得f(-2)=4a-2b=2[f(1)+f(-1)]-[f(1)-f(-1)]=3f(-1)+f(1).根据已知条件1≤f(-1)≤2,3≤f(1)≤4,得3×1+3≤3f(-1)+f(1)≤3×2+4,从而可得6≤3f(-1)+f(1)≤10,于是可知f(-2)的取值范围是6≤f(-2)≤10,即f(-2)的取值范围是[6,10].

在遇到一个问题时,同学们不能看到因为课本上没有与该问题有关的例题,所以就放弃认知数学知识.在遇到问题时,同学们要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该数学问题要探讨的未知答案是什么,这个未知答案和已知条件之间存在哪一种关联,能不能从已知条件中分析数学问题的规律.当同学们找到已知条件和未知答案之间的数学规律时,就能建立数学等量关系,这就是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时,同学们要用迁移的方法认知新事物、应用抽象的方法认知数学问题的核心本质、应用宏观体系的方法认知数学问题的逻辑联系.只有应用这样的方法来认知事物,同学们才能提高数学问题的认知水平.

猜你喜欢

复数本质事物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评析复数创新题
求解复数模及最值的多种方法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引入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美好的事物
复数
童年的本质
奇妙事物用心看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