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模式下病理学翻转课堂的应用与效果
2019-02-15哈提拉吐尔逊塔拉甫托坎
马 红, 哈提拉·吐尔逊, 塔拉甫·托坎, 林 晨
(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解剖学教研室, 乌鲁木齐 830011)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的兴起,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互动的渠道多样化,微媒体平台为病理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也给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 或 flipped learning) 由 J.Wesley Baker首次提出,并由Bergmann等人[1]2007年首次应用。翻转课堂是借助网络资源(教学视频、课件、案例等)提前学习新内容,辅以在线试题、在线测验、网上研讨来帮助学生发现和学习问题,在课堂上师生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达到对教学内容深入掌握的一种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2]。翻转课堂的优势是利用丰富的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综合运用多种互动、启发性强的教学手段,全面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大大提高教学效果[3]。教师采用基于微媒体平台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能保留微媒体的跨越时空界限、无障碍交流的优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知识。
病理学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的专业必修课,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如何进一步提高病理学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一直是病理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问卷调查,我校大学生对自主学习期望较大,比如希望自主学习并培养自己多方面能力的占65.67%,喜欢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占54.23%。
本研究旨在探讨《病理学》教学中微媒体模式下的翻转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整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网络学习资源及交流平台的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2班(54人)、2015级3班(53人)、2015级4班(54人)、本硕2015-4班(60人)共计221人为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5人为一学习小组。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1班(53人)、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5班(52人)、临床医学专业2015级7班(52人)、本硕2015-2班(61人)共计21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上一学年各科平均成绩方面无明显差异。2组班级同时开设《病理学》(54学时理论课),教学进度一致,师资配置均为高年资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教学计划内容包括高血压病(心血管系统疾病),肺癌(呼吸系统疾病),肝硬化(消化系统疾病),霍奇金淋巴瘤(淋巴造血系统疾病),胃溃疡穿孔(消化系统疾病),每次2学时(100分钟),共计10学时。
1.2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传统教学 课前预习:自学预习下次授课内容。课堂授课: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课后复习:学生结合教材、笔记、案例、《病理学学习指南》等复习。
1.2.2 试验组—翻转课堂教学(以《高血压病》为例)
1.2.2.1 课前准备阶段—建立微媒体学习平台,学用互促提实效 教师依托微信公众平台,申请病理学公众号,创建微信学习群,构建“即时通讯答疑—课程学习交流群—课程公众平台”三位一体的学习系统。教学资料准备,包括可在手机上浏览的PPT、教学视频、案例、相关网站连接等教学资料。
课前2周教师将《高血压病》相关资料发布至微信群。第一周:同学们自学后每组提出5个问题(经自学不能解决或较难解决),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分类整合,例如分为“机制类问题,如血管内皮NO水平或活性下调的危害是什么”、“ 病理变化类问题,如为何高血压会引起肾脏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颗粒状”、“病因类问题,如为什么55岁时原发性高血压男性患病比例更高,但75岁后女性更高?”等,将最终任务单发布至微信群,每组任务单为2~3个问题。第二周:同学们通过查阅文献、书籍、小组讨论等寻找答案。
1.2.2.2 课上内化阶段—理念翻转,“主课堂”启发师生互动学 由汇报人将课下学习和讨论的结果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分享,本组同学补充,其他组同学补充、质疑、讨论、辩论等。例如:同学们讨论了“是否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根治高血压?” 、“高血压的发展一定是按一、二、三期进行的吗?”、“高盐饮食致高血压的机制”、 “高血压肾脏病变时,间质为什么有淋巴细胞浸润?”等问题。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当引导,把握时间和重点内容。最后由其他各组用手机进行现场互动,并对该组的表现进行评价(A、B、C、D 4个等级)。
1.2.2.3 课后巩固阶段—学思践悟,“双课堂”触动学生反复学 教师点评总结,将优秀的学习资源、重点的学习内容、与课程相关的前瞻性内容、拓展知识发布到微信学习平台,供学生课后复习。融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充分发挥翻转课堂教学优势,促进理论知识的内化、吸收,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利用微信平台推送案例讨论、单元测试等内容,让同学们对知识真正理解掌握。
1.2.2.4 学习效果评价 期末综合成绩评价:根据同学们在翻转课堂中的表现(发言讨论积极性、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课前讨论内容记录、文献资料等作为翻转课堂成绩,计入平时成绩。试验组和对照组综合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在微信群发布问卷网连接,学生参与问卷调查。
2 结果
2.12组《病理学》综合成绩比较综合成绩共计100分,包括期末试卷成绩(60%)、期中考试成绩(20%)、切片考试成绩(10%)和平时成绩(10%)。试验组综合成绩平均值为70.47分,对照组为69.75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病理学》综合成绩比较
2.2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表共设计36个问题,其中涉及学生对自主学习、翻转课堂的了解及其效果的问题有13个,参与问卷调查人数201人,参与度为91.0%。问卷调查中,学生对 “是否喜欢病理学”、“是否提高学习主动性”、“是否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3个项目的满意度较高,见表2。
表2 翻转课堂问卷调查结果
3 讨论
3.1翻转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差异分析
3.1.1 教学理念不同 尽管现代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但因我校学生规模较大、学生层次不同、教学任务繁重、教学设施配备不齐等方面的原因,病理学在大多数的实际课堂中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角,往往忽视了观众的反应。
翻转课堂教学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教师不再只注重课本上讲了哪些知识,而是更关注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存在哪些问题,在哪些方面还需要锻炼与提升,甚至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了观众[4]。
3.1.2 教学内容不同 传统教学把课本知识都在课堂上讲解,虽然病理学课程内容相对比较形象有趣,教师也会结合病理的大体和显微镜下图片、案例进行讲解,但其内容还是以书本为主,拓展知识较少。
翻转课堂把大部分理论知识安排在课前学习,而在课堂上主要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点讨论和探究,更注重对知识的应用与拓展、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3.1.3 教学组织不同 传统教学是“讲”,传统教学中教师将各个知识点按课本上的体系通过讲解、播放PPT、做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等方式灌输给学生。
翻转课堂是“听”和“问”。 “听”是通过倾听与观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而“问”则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探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翻转课堂贯穿课堂始终的是“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知识。
3.1.4 学习内驱力不同 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老师的讲授又差强人意,迟到、早退、旷课时有发生,上课开小差的大有人在。很多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是为了“争取平时成绩”,“班主任要记每日考勤”,“ 考试过关”。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是被动学习。
翻转课堂是将课堂时间释放出来,以学生为中心去组织设计教学,让学生能感受到参与其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解决问题后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接收为主动获取知识[5]。
3.2问题与思考
3.2.1 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组织的优化 “课前导学”与“课中研讨”共同构成了翻转课堂的基本结构,微视频、在线作业、自主学习环境、混合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四大关键技术。本研究有5位副教授职称以上教师参与实施,在线作业、自主学习环境和混合学习已初见成效,但对翻转课堂的微视频制作和课堂组织还缺乏经验。课前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设计,例如如何把教学重点内容,尤其是一些枯燥的内容制作成丰富多彩、生动形象、学生感兴趣的微视频等资料尤为重要。部分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组织的有效性有待提高,例如问卷调查中反馈,学习效果一般和较低的占28.36%,对于基础知识的深入掌握一般或不利的占27.86%,认为课堂学习气氛一般或不浓厚的占27.37%,课堂学习内容一般或没有兴趣的占13.94%。分析原因:(1)学生的层次不同,学习态度和能力不同。(2)参与实施的教师能力不同,经验不足,投入不够。因此,一是我们应对不同班级的不同层次的教学组织采取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分组、任务单、要求等方面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包括理论提升、实践经验传授、技巧分享、教师试讲等。
3.2.2 利用微媒体建立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 一般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都以流媒体的形式在网上发布,比如我校有病理解剖学网络课程,教学所用的PPT课件、视频、资料、网站连接都可以在网上发布。学生可以利用微信等微媒体平台进行学习。教师可以课前设计教学内容,并制作成手机便于浏览的格式或二维码、微视频、文献资料、建立讨论群等,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时时学习,处处学习。
3.2.3 教学工作量的核定 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会加大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目前的考核评估和晋升制度往往只重视科研课题、成果、论文等,忽视教学改革。因此在全国教学改革大背景下要让教师花精力和时间进行教学改革,必须在工作量核算上予以重视,在以上各种评价体系中给予教学改革一定的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