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城区水上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探讨
2019-02-15陆继东
孟 迎,陆继东
(1.山东省济宁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2000;2.济宁市洙赵新河管理处,山东 济宁 272000)
1 建设水上旅游的优势
济宁市城区水系发达,航道纵横密布,现有已定级航道22条,总里程894.38km,占全省航道总里程的30.67%,其中高等级航道312.48km,占全市航道总里程的34.94%,占全省高等级航道总里程的20.27%。济宁市不仅内河航道优势突出,而且在水上旅游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均显著的优势。
1)生态空间优势广阔。济宁市城区南部的南四湖作为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和中国第六大淡水湖,面积1266km2,承接53条河流来水,集水面积达3.17万km2,通过重点打造,已与老运河、洸府河、泗河、白马河、京杭运河连通。按照“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渔则渔、宜园则园”的建设原则,济宁市4.26万hm2采煤塌陷地正在进行综合开发治理,已建设成为各类湿地公园的面积高达2万hm2,生态利用空间广阔,生态空间优势明显。
2)生态资源优势突出。济宁市年均淡水资源量46亿m3,居山东省第一位,属北方少有的丰水地区;森林覆盖率为28.8%,拥有3个国家森林公园、4个省级森林公园,森林植物生存、繁衍、生长条件良好;济宁市拥有3处国家湿地公园、18处省级湿地公园,湖泊湿地面积位居山东省第一位。济宁市湖泊湿地与入湖河流相连,各类湿地与林地、草地相接,独特的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为水上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了优良条件。
3)生态工程优势显著。济宁市内流域面积在50km2以上的河流有93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2以上的大中型骨干河道12条,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26km。东部山区水库众多,有大中小型水库313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4座。西部黄泛平原有梁济运河、洙赵新河、东鱼河等,承泄河南、菏泽地区的来水,特别是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年均4500万m3的利用量大大提高了区域生态用水保障。截至2017年底,水库总库容达61507.65万m3,市内还有塘坝1622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2762处。各类水利设施齐全,生态工程优势显著。
2 面临的问题
1)现有航道旅游功能弱化,城区各河道未有效联通,水上旅游发展滞后。济宁市通航河道均以煤炭等货物运输功能为主,旅游功能较弱,水上旅游未得到有效开发,城区内目前尚没有一条由市区开向南阳岛等旅游景点的旅游船。目前济宁城区老运河与南跃进沟、洸府河、梁济运河等通航河道之间尚未实现联通,城区水上旅游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线路优势,水上旅游项目单一。
2)城区河道拦河闸坝造成了水位落差和河道不连续,阻碍旅游通航。以往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城区河道上修建了拦河闸坝,形成了梯级水位,造成部分河道水位有落差,河道不连续,阻碍旅游通航。
3)部分城区桥梁水上净空不足,影响旅游通航。城区内老运河和越河沿线桥梁水上净空基本满足游船通航要求,但是城区内泗河、洸府河、杨家河和南跃进沟河道沿线有部分桥梁水上净空不足,无法满足水上旅游通航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上旅游的发展。
4)南水北调水质要求对水上旅游发展有一定影响。为了保障南水北调水质,水利部门建设了老运河入湖口湿地、洸府河入湖口湿地和南跃进沟上游中水湿地对入湖水体进行净化,又在廖沟河建设了中水截蓄导用工程,但水质压力仍然很大。老运河、洸府河、廖沟河和南跃进沟是水上旅游系统的重要线路,在水上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旅游客船和游客本身均会产生废水废物,这对南水北调水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水质保障的考虑,会对水上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5)河道通航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水上旅游发展。城区河道要实现水上旅游通航,水量保障是基本问题,目前,南跃进沟泵站建设基本解决了济宁城区老运河水量问题,但洸府河上游、杨家河河道通航水量保障问题仍未解决。
6)水上旅游管理职能分散造成水上旅游发展滞后。水上旅游涉及水利、交通、旅游、安监等多个部门,管理职能比较分散,多头管理造成了水上旅游规划滞后、管理滞后和发展滞后,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3 对策措施
1)针对现有航道旅游功能弱化和城区各河道未有效联通的问题,通过开挖航道、建设船闸等措施,继续加强城区航道的旅游功能,实现济宁城区老运河与南跃进沟、洸府河、梁济运河等通航河道之间的有效联通,形成以南四湖为中心,以泗河、白马河、洸府河、梁济运河、南跃进沟、老运河、廖沟河、杨家河8条河道为主干的全长66.2km的环济宁城区水上旅游线路,使小北湖、老运河、梁济运河、南跃进沟、洸府河成为环形水上旅游线,打造“一湖、八河、一环”的济宁城区水上旅游格局。
2)针对城区河道拦河闸坝造成水位落差和河道不连续的问题,要充分利用城区内人民公园、南池公园、石桥水库、孟宪洼水库及采煤塌陷地等独立水体,建设驳岸码头,利用相对独立的水体建设水上旅游点。同时,通过建设调配水工程设施,解决水位落差,实现航道相通,确保河道的连续性,促进水上旅游的发展。
3)针对部分桥梁水上净空不足影响旅游通航的问题,从水上旅游角度出发,根据《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2014)的规定,游船类型为单层游船,最小吃水深度为1.5m,按照水上净空高度不低于2m的要求,现场调查各河道通航标准,对河道沿线不满足通航要求的20座跨河桥梁进行改建,其中泗河2座,洸府河3座,南跃进沟12座,杨家河3座,从而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4)针对南水北调水质要求影响水上旅游发展的问题,从南水北调水质保证角度考虑,水流不宜直接入湖,济宁市建设了南跃进沟与洸府河间的济北污水处理厂中水人工湿地和洸府河、老运河入湖人工湿地,结合河道沿线现有建筑物及景观节点上下船要求,兴建了码头18处和船闸4座,较好地解决了水上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物问题,保证了老运河、洸府河、廖沟河和南跃进沟水上旅游线路的水质问题。
5)针对河道通航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水上旅游发展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梁济运河做为南水北调输水干线,水源有较大的保障,可利用其支流老运河上的已建成的济安台扬水站提取梁济运河的水入老运河和越河,同时通过已实施的南跃进沟提水泵站提水经南普枢纽进入城区河道,向东经任城湿地流入洸府河。引汶补源入济工程也可跨流域引大汶河水入济宁城区,利用孟宪洼水库进行调蓄,对南跃进沟、洸府河及其支流杨家河、廖沟河补水,可以保证洸府河上游、杨家河河道的通航水量。
6)针对水上旅游管理职能分散造成水上旅游发展滞后的问题,要创新管理模式,整合部门职能,成立水上旅游统一管理机构,改变陈旧的“多头治水”管理方式,完善水上旅游发展规划和管理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上旅游建设及经营,实现水上旅游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