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原发性失眠的研究进展

2019-02-15张兰杰李晓川胡娅婷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百会印堂五脏

张兰杰,李晓川,胡娅婷,谢 程

(1.吉林省人民医院针灸科,长春130021;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康科,长春130021;3.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春130117;4.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药剂科,长春130033)

失眠,在中医学中将其称为“不寐” “不得卧”或“目不瞑”,是指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1]。中医药疗法是临床众多治疗失眠方法中疗效较为显著的治疗手段之一。笔者收集整理近十年来的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如下。

1 针灸治疗

针刺治疗的选穴,从众多文献[2-4]参考收集的结果,多以头颈部穴位(百会、四神聪、印堂、安眠等)和四肢部穴位(神门、内关、三阴交、足三里等)为主穴,加以配穴:阴虚火旺加太溪、复溜、肾俞、心俞、大陵等;心脾两虚加用巨阙、脾俞、心俞等;肝火扰心加用风池、行间、 太冲等;心胆气虚加用心俞、胆俞、气海等;脾胃不和加用丰隆、中脘等。其中腧穴使用按应用频次排序依次为神门、三阴交、安眠、百会、内关、足三里、四神聪、心俞、太冲、肝俞[5]。

1.1 调节营卫 《灵枢·大惑论》曾有记载“夫卫气者,昼曰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也就是说卫气循序有常,则寐寤有节,所以能产生人体正常的睡眠节律。陆瑾[6]通过主要取任督二脉的穴位:卫阳亢奋型取百会、印堂、水沟、足三里、内关、三阴交、合谷、鸠尾、中庭、太冲、内庭、大椎;营阴不足型取百会、印堂、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鸠尾、中庭、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大椎;卫阳不足型取百会、印堂、神门、足三里、合谷、三阴交、大椎、神道、至阳、腰阳关、命门、气海、关元并结合脏腑辨证加减穴位来达到调和营卫,从而治疗失眠,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安定对照组。

1.2 平衡阴阳跷脉 《灵枢·寒热病》中记载:“阴跷、阳跷,阴阳相交, 阳入阴, 阴出阳,交于目锐眦 。”故阴阳跷脉为卫气出入于阴阳的枢纽,平衡阴阳跷脉也就是平衡阴阳。杨萍等[7]认为不寐的基本病机是阳盛阴亏、阴阳失交,故平衡阴阳是治疗失眠的根本原则。赵志芬[8]选取申脉、照海为主穴调理阴阳跷治疗失眠,与常规组选穴以百会、安眠、内关、太冲、合谷为主进行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完全改善率高13.9%,具有统计学意义。吴云龙等[9]运用针刺申脉、照海调节阴阳跷脉的理论,治疗失眠50例,疗效显著。

1.3 安和脏腑 《内经》中如“夫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肝雍,两胠满,卧则惊”“胃不和则卧不安 ”“脾胀者,善哕,四肢烦悗,体重不能胜衣,卧不安”等均指出不寐的发生与这些脏腑功能的失调有着密切的关系。张伟等[10]以针刺五脏背俞穴为主,治疗组主穴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结合临床辨证论治取辅穴;对照组取主穴:印堂、四神聪、安眠、神门、照海、申脉并辨证加减穴位,治疗116名顽固性失眠患者,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21%。陈勤等[11]将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主穴为百会、神门、内关、心俞、脾俞、肝俞、肾俞,采用悬灸或回旋灸;西药治疗组为口服舒乐安定,结果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组,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周艳丽等[12]以及陈婷婷等[13]通过调理五脏背俞穴治疗失眠疗效显著,认为五脏俞可以调整五脏功能、平衡气血阴阳,从而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2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失眠,整体上是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主要证型包括肝火扰心、痰热扰心、心胆气虚、心脾两虚、心肾不交等,治疗常在此基础上辅以养血安神、镇静安神、清心安神等药物。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黄连温胆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周鹏等[14]以酸枣仁汤为主方随症加减治疗虚烦虚劳证失眠患者20例,痊愈14例,显效2例,总有效率95%。李俊松等[15]用黄连阿胶汤加减治疗36例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总有效率为91.7%。余喆[16]将80例心脾两虚证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归脾汤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对照组予口服安慰剂谷维素,结果示治疗组疗效较对照组更佳,总有效率达95%。吴海波等[17]研究发现:安神方颗粒能延长失眠症患者组深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深度,减少觉醒次数。李巧球[18]从肝脏入手辨证治疗失眠:柴胡疏肝散、丹桅逍遥散、龙胆泻肝汤以及滋水清肝饮均疗效确切。史建建等[19]对停用安神西药的94例顽固性失眠病人采用自拟珠母安神汤(方药组成:珍珠母、生龙牡、夜交藤、白芍、五味子、麦冬、女贞子、酸枣仁、熟地黄)显著有效者71例,总有效率为89.36%。

除了传统的辨证施药,学者[20-21]依据古训“顽疾多瘀血”的理论,对长期顽周性失眠从瘀论治。彭海清[22]在血府逐瘀汤基础上加减,使用酸枣仁、合欢皮、茯苓、麦冬、夜交藤等养心安神、理气解郁中药治疗失眠,对照组则采用谷维素、维生素B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达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67%。

3 综合治疗

荆红存[23]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联合推拿足太阳膀胱经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治疗效果,将患者分为采用针刺五脏背俞穴联合推拿足太阳膀胱经治疗组和睡前口服舒乐安定治疗组。结果前者总有效率为95.7%(痊愈率67.4%),显著优于后者的82.2%(痊愈率40.0%)。钱庆伟[24]给予肝火上扰型的顽固性失眠患者针刺印堂、照海、神门、太阳的同时,配合60 mL刺五加注射液加入500 mL液体稀释后由静脉点滴给药,结果:采取针灸联合中药制剂静脉滴注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静脉滴注治疗组。夏阳等[25]以艾灸百会配合针刺百会、内关、安眠、四神聪、三阴交、神门,并根据患者证型辨证取穴,对照组单纯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3.3%。张慧芳等[26]用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常规针刺外,选择心俞、肝俞、脾俞、肾俞穴位埋线,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针刺组。

4 小结

中医药治疗失眠无成瘾性和依赖性,有相当大的优势。但是失眠的病因、证型纷繁复杂并受患者自身情绪及外周环境影响极大,使得该病在辨证治疗中成为临床的疑难病种,精准的辨证施治是中医药治疗失眠的基石。同时疗效评估观察的手段也不尽相同,很难有准确、统一的评估方法。为了形成更客观、有效的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及评估手段,仍需要不断在研究方法上进行探索。

猜你喜欢

百会印堂五脏
失眠与五脏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三才逆灸法”干预高血压前期即刻效应临床观
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颈性眩晕67例
球迷·缪印堂荐评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
“五脏神”学说探析
改良百会压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虚寒型颈性眩晕30例
缪印堂的“年画”
缪印堂荐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