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的中医护理学方法探微
2019-02-15焦文波盖凤春秦廷正盖国忠苗晓辉
焦文波,盖凤春,秦廷正,盖国忠,苗晓辉
(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长春 130021;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感控办,长春 130021;3.北京中国中医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7)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1],它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护理经验,其内容博大精深[2],从宏观的角度阐述论证了天、地与人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对祖国中药学治疗疾病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护理学方法,值得深度挖掘、整理和归纳,对现代中医护理学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
1 生活护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强调了生活起居护理方法的重要性。“法于阴阳”即通过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调整生活起居;“和于术数”即适当运用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导引、气功等中医护理技术[3];《内经》还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强调人的生活起居活动都要顺应自然的规律,顺应阴阳的变化,如果违反了这一规律,就会遭到邪气的侵扰,而发生疾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不可过度劳累。遵循这些规律,才可以健康长寿[4],违背了这些规律,则会伤及人体健康,使人身体憔悴衰弱,而发生疾病。
1.1 调节阴阳,顺应四时 《内经》总结概括了人类生命科学的阴阳观念[5],认为阴阳代表一切事物最基本的对立双方,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本源。身体健康就必须调和阴阳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顺应天地万物的阴阳变化规律来调养身体[6],阴阳只有保持相对平衡,阳气坚固,阴气平和,阴阳调化平衡,身体才能保持健康,达到最佳状态,如果阴阳一旦失去平衡,人体的生理功能将会发生紊乱,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阴虚则阳盛,阳虚则阴盛,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严重者,阴阳失衡,精气枯竭,“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命也就停止了。
疾病多好发于阴阳交替的时期,尤其是久病体衰之人,生活指导及护理极其重要。《内经》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人的起居应顺应自然界四时的变化[7],应符合气候、季节的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四季作了详细的论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之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阐述了人的生命活动应适应自然界的特点,调摄作息时间,春夏要晚睡早起,并延长午休,秋天要早睡早起,冬天要早睡晚起。顺应四时的变化,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保护体内阳气不受损伤,合理安排活动和作息,生活方式更加科学,疾病自然会远离我们[8],从而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逆春气,则少阳不生……逆夏气,则太阳不长……逆秋气,则太阴不收……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违背四时规律,会出现“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的情况。同时也应顺应一日四时变化。一日四时指的是早晨、中午、晚上、半夜4个明显时间段。这4个时间段与自然界阴阳消长密切相关。《内经》主张人体应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按时作息,睡觉应在子时以前,不应熬夜。
1.2 劳逸适度,和于术数 《灵枢·脉度篇》说“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如果停滞了,运行失常,则“旧月不明,邪害空窍,万物命故不施”强调的是人若是不运动,过于安逸,则气血运行不畅,久之则“伤气、伤肉”。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和体力状况选择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导引术、吐纳法、气功等锻炼的方法。适当的运动,可以促使血脉流通,气机调畅,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摄生锻炼,增强体质,去病延年的目的[9]。内经中还首次提出“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的按跷方法,以叩击和推拿为主要形式。同时也指出运动不能过度,任何一种方式,都要做到适中,无太过,无不及。“和”即适中,恰到好处。即是《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述“形劳而不倦”“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人的体力、耐力都是有限的,要做到量力而行,不可烦劳过度,超过极限,就会给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就会“气竭精绝”,甚则危及生命。凡事均有度,劳逸结合是最适宜的方法。适时适势活动、科学锻炼对病情康复有积极的一面。
2 饮食护理
2.1 食饮有节 《内经》中不仅强调“起居有常”,在饮食方面还强调“食饮有节”。“节”,即说要有节制,有规律。不可过饱、不可过咸、不可过肥、不可过甘、不可偏食。食饮有节包含着三重意思。一是饮食要有节制。意思平时应饮食适量,《素问·痹论篇》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一伤,可致百病蜂起[10]。《内经》提到患者的饮食护理原则,定时定量,贪味多餐,过饥过饱都能损害脾胃正常功能。饮食无度,会给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二是要在饮食的品种和饮食的量上有所节制,要求人们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饮食无规律[11],以免加重病情。食物寒热要适宜,饮食的温度不可过热,也不可过凉,要做到寒温适中。口味要适宜,种类多样,合理搭配,长期过食肥甘厚味,或嗜酒过度,过饥过饱或饥饱无常,损伤脾胃,机体营养得不到补充,导致气血亏少,正气不足,可致诸病,《内经·五常政大论》也提到:“无使过之,使其伤正也”。三是要求食物清洁,不要腐败,食新鲜的食物。
2.2 谨和五味 “五味”,即酸、甘、辛、苦、咸,在中医学中则泛指各种食物。“和”即平和,以“味和”为要。各种味道要浓淡适度,宁淡勿浓。谨和五味,即饮食五味要适当调配,以取得丰富、全面的营养。
合理膳食,调养饮食,保持身体健康[12]。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太挑剔,所以《内经》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人是杂食性动物,食物品种多样,谨和五味,营养成分就均衡全面。《内经》最早提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食物中如果五味平和地摄入,由口进入人体,首先藏于胃肠之中,经过消化吸收,化生阴精阳气,用来滋养五脏之气,润泽脏腑,达到气血津液充足,人体就会精气旺盛。《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指出五味在饮食中的重要性[13]。食物平衡摄入平和,滋养五脏气血;反之,五味不均衡、五味太重反而会伤五脏,则阳虚阴亏,气血衰少,容易引起气血阴阳的偏盛偏衰,导致各种病变的发生。同时五脏之气与五味之间存在的所苦、所欲关系,“肝病者……故食甘味以缓之;心病者……故食酸味以收之……更成为中医对五脏病变饮食护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2.3 药食同补 《素问·五常政大论》提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余下之病,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治病的时候要注意用药治疗不能太过,祛除病邪的十分之九,就应该立即停药,以免伤其正气。强调食疗是一种保护正气的手段。“不以药尽,而以食养”,药食并重[14]。药物解决主要问题后,应该用五谷、肉类、果品、蔬菜等饮食疗法调养以清除余邪,增强体质,巩固疗效,同时可以避免药物偏性的太过与不及,亦能够培养人体后天之精气,扶正祛邪[15]。
3 精神护理
《内经》对情志致病论述详尽,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记载:“百病之生于气也”。情志异常可以导致五脏发生病变,《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16]。日常护理中,不仅要对人体的生理进行调护,更要做好情志调护工作,指导和帮助人们平素保持精神清静,舒畅愉悦,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病邪就不会产生[17],《素问·上古天真论》论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强调了精神安定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保持心神宁静,思想清静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18]。“安”对外界各种事物的刺激顺其自然地适应,顺之则安。其主要思想是要人们对外界事物采取安和的态度,强调高下不慕的处世,提倡情志活动的中和[19],使精神经常处于稳定、安宁的状态,并创立了说理开导、移情易性等护理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