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雅美课程体系 实现文化育人目标

2019-02-15江苏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邓丹红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新安校本课程体系

江苏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 邓丹红

江苏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推行“雅美”文化,即“崇雅尚美”,崇雅的过程就是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尚美的过程就是内生滋养融合美化的过程,而承载这些的载体则是课程。师生在校的主要活动是教与学、互相交往的活动,这些活动依靠课程体系框架进行,体现了学校教育的价值导向,所以课程框架的架构和有效实施不仅能够反映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特色,还能促使文化的传递和延续。如果把学校文化外部环境系统比作“外形”,那么课程文化的开展就是学校文化“内涵”的形成,学校的发展依赖于这样的内外兼修。

基于此,新安实小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围绕“雅美文化”开展了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课程体系研究。

一、“雅美”课程体系的开发背景

1.文化引领,深化学校雅美文化建设

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自“十一五”课题研究“绿色教育”理念以来,一直秉承“自然本真、融合共生”的绿色教育办学理念。近年来,学校以此理念为引领,确立了以“雅美”为表征的育人目标。2016年正式确定将“雅美”作为学校文化,使“绿色教育”办学理念真正落地,在该理念引领下,学校全面开展文化建设,其中构建“雅美”特色课程体系为重中之重。

2.合理统整,走出系统化、特色化之路

新安实小严格执行国家课程实施规定,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并且根据教师特点、学校传统还开设了一些特色社团,其中“智情”数学、“学语习文”、笛乐、啦啦操、武术、版画在区域内外颇负盛名。学校课程建设已经达到一定高度,然而从整体观看待这些课程,还有不少优化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结合学校文化建设,使之系统化、特色化。系统化,即将零散的、按学科分类开设的课程进行统合,挖掘课程之间的联系,按照课程间共同的育人目标和价值取向进行分类;特色化,即开展符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地方资源,开展符合学校文化特点的课程。

二、“雅美”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

1.按课程性质分类

课程性质,即“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的区别,这决定了课程实施的重点。国家课程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的计划实施;校本课程的实施,则在省市相应文件的规定范围内,具有相对的灵活性。

新安实小现有课程按照性质来分,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课程”,另一类则是“校本课程”。通过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特色化实施,形成学校“雅美”课程体系。如果将国家课程比作“锦缎”,那么校本课程则为“鲜花”,学校在严格执行国家规定课程的同时,也重视“锦上添花”工作。

图1

以“雅美课程导图”所示(见图1),以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为基础,充分挖掘新安实小的校本特色,如语数英学科,我校的教学特色是“学语习文、智情数学、真实英语”等。而校本课程则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融合课程,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由多学科合作,在同一个主题下,互相配合完成;另一类是拓展课程,其中拓展课程因开设的范围和方式不同,又分为“课程拓展营”和“缤纷社团”,前者由学校组建,后者由教师自主认领,范围较小,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开展。

2.按培育目标分类

绿色教育理念是课程实施的指导思想,是实现“雅美”不可或缺的保障;雅美文化是新安实小师生的美好呈现和表征,是共同追求的所要达到的目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实施的各项细节,虽然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实施的时间不同、内容不同,但在范围上来说,却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架构课程体系时,学校课题研究组又将现有课程(包括国家课程),按照学科特点和培育目标进行了分类,形成了雅美课程“学生素养培育大转盘”(见图2)。大转盘呈现的是以“雅”为核心的培育目标,“雅”出自《荀子·荣辱》“君子安雅”。雅,正也,正而有美德者谓之雅。分为“言、行、慧、趣、艺、健”六大类,形成雅言、雅行、雅慧、雅趣、雅艺、雅健六类课程,分别指向六类素养。教师可以根据校级层面课程开设的情况自主申报,以班级为单位拓展课程,使之更加契合学校雅美文化特色。

图2

三、“雅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我校在“十二五”课题的“生态课堂”研究中,已经深入地研究了各学科的生态课堂特点,在坚持绿色教育理念价值追求的基础上,我们以生态课堂教学范式为标杆,严格实施国家课程,并且凝练出了部分学科特色的教学方向。

语文——学语习文,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出发,学习语言,从习文中获得人文情感的体悟;数学——智情数学,数学学习既要注重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注重数学思维的发展,这些统称为“智”,而“情”则为学习数学的兴趣与数学直觉的培养;英语——真实英语,学校鼓励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获得英语语言的使用技巧,达到灵活自然的运用;道德与法治课——“趣、情、理”,这是一门感性和理性兼容的课程,道德是情感的底线,法治是理性的准则,我校对于该门课主张“趣、情、理”结合;“艺体2+1”——健康、艺术之美,“艺体2+1”包含了音乐、美术和体育,是三门课的统称,主张健康(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追求艺术美(包含会审美和创造美);综合实践与科学——技能、探索与体验,重视学生生活、劳动、职业与自然科学体验,重视各项生活技能的习得,使学生密切联系社会,为学生今后顺利融入社会做好铺垫。

这六项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在“学生素养培育大转盘”里作为内圈,所要达到的目标并没有泾渭分明的界限,因此以环形呈现,寓意可以自由转动。

2.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

新安实小校本课程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学生素养培育大转盘”里作为外圈,也就是辅助拓展性质的课程。

雅言:国学经典、辩论、新雅诗社、英语口语、阅读1+1等。侧重在学生语言发展上开设的课程,使学生言之有物、能说会道、巧言善辩。

雅行:礼仪课程、好习惯伴我成长、安全知识等。侧重学生在行为上开设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在行为、行动上确保安全健康的前提下,表现出雅美一面,并且能够持之以恒。

雅慧:数学思维、创客、主题学习等。侧重学生在思维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主要以数学、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为开发小组,从思维方面考虑课程的开发。

雅趣:小农场、童年游戏、节日大观园等。小农场课程,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观察种子发芽生长结果的过程,感受生命的成长,体验劳动的辛勤和收获的乐趣;童年游戏课程,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得到规则意识的养成;传统节日课程,让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有趣的活动体验、感知、熟悉。

雅艺:合唱、竹笛、版画、儿童画、书法等。以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发展为首要考虑,侧重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雅健:武术、啦啦操、乒乓球、小足球、心理健康教育等。学生身体健康应该包含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所以学校从两方面考虑,结合原有的课程开设雅健板块。

在上述课程之中,有几项课程具有普及意义,如阅读1+1课程、“知书达礼”礼仪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啦啦操课程、节日大观园,这些课程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由校级层面主抓开展;其余课程为学生选修课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根据教师的特长,教师学生具有双向选择的机会,自主选择相应的课程,以年级或者班级为单位,进行课程教学,以达到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3.课程成果展示

新安实小注重课程成果的积累,注重学生对自身学习的肯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取得的一些优秀的成果,以展演、课程主题馆、纪录片、自我评价等方式呈现,其中课程主题场馆最为吸引师生的关注,它既是学校的校园校舍环境的一部分,具有宣传和文化熏陶作用,又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基地。

例如,绿色生命小菜农课程,以科学园为主阵地,打造“小农场”主题馆,在其中种植应季蔬菜,形成植物生长生命美的区域,学生在参与农作实践的过程中感悟生命,所写习作做成展板放置其中;“新雅”版画课程,以学生版画作品展示的方式,布置版画长廊,使之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节日文化课程,作为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以尚真楼和尚善楼的走廊顶和两侧区域为基础,形成节日长廊,并且开辟特色专用教室“节日文化大观园”;童年游戏课程,打造以游戏为主题的活动区域,既有实用性,也有美观性。学生作品展示区:开辟展览区域,定期更换学生作品,主要展示学生的儿童画和书法作品。♪

猜你喜欢

新安校本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新安滩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张新安教授简介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