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2019-02-15关超军
关超军
脑梗死为临床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一, 由脑部动脉形成血栓或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样变化, 促使脑部缺氧、缺血导致。患者以神经功能损伤为主要临床表现, 极易引发致残致死事件。近年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本病在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日趋上升, 如何科学有效的治疗直接关乎着公众整体健康状况[1,2]。脑梗死在中医属“中风”范畴, 重视中医药物的应用, 为本病预后的改善提供了有力途径。本次研究针对所选病例, 就丹红注射液与奥拉西坦联用治疗效果展开探讨, 现总结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50例。观察组男27例, 女23例;年龄60~79岁 , 平均年龄 (70.8±2.8)岁 ;病程 1~29 d, 平均病程(17.3±4.1)d。对照组男29例, 女21例;年龄60~77岁, 平均年龄(70.7±2.5)岁;病程1~28 d, 平均病程(16.9±3.9)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西医依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标准》明确诊断;中医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明确诊断, 符合气虚血瘀证型标准。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 排除有其他合并症或证候并发者, 或伴对效应指标观察可能造成影响者。
1.2 方法 两组入科后, 即均行完善的全面检查, 对合并症积极治疗, 如降糖、控压等。并应用20%甘露醇降脑压。对照组单用奥拉西坦治疗, 奥拉西坦注射液4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 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两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临床治疗效果;②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情况;③对比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
1.4 判定标准 ①神经功能缺损判定标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 以0~45分为分值范围,分值越低, 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越轻。②疗效判定标准 :依据《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予以评定。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 症状消失;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 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症状相对改善;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对比,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对比( ±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对比( ±s)
注:与本组治疗前对比, 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bP<0.05
组别 例数 血浆粘度(mPa·s) 血小板聚集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2.58±0.67 0.81±0.44a b 82.00±5.60 41.00±1.20a b对照组 50 2.60±0.69 1.52±0.61a 81.00±5.20 69.00±1.40a t 0.147 6.675 0.926 107.375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6±5.2)、(6.0±1.2)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1±4.9)、(14.5±2.2)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发病后, 早期即可出现胆碱功能障碍症状, 故首先需行提高胆碱治疗。奥拉西坦为现阶段临床一种新型常用神经营养复苏类制剂, 为γ-氨基丁酸衍生物, 可对磷酰胆碱与磷酰乙醇胺的合成加以促进, 进而刺激中枢神经;并可增强脑代谢, 使核酸与脑白质的合成增加;另外, 其还可降低神经及脑损伤, 改善患者记忆力, 故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十分突出[3-5]。但多项研究均表明, 高凝、高粘及高稠的血液状态为重要诱发脑梗死原因, 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呈出现显著上升样变化, 有效增多脑动脉血流量, 改善血液流动性也为对脑梗死治疗的关键。
本次观察组针对所选气虚血瘀型老年脑梗死病例, 取丹红注射液加用, 取得了理想成效。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血浆粘度、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6±5.2)、(6.0±1.2)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别为(25.1±4.9)、(14.5±2.2)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红注射液提取自中药丹参和红花, 通经络、活血化瘀之效。现代药理学也表明丹红注射液可改善血流动力学, 清除氧自由基, 增加脑血管供血,降低脑损伤[6,7]。故上述两种药物联用, 作用更为突出, 本次观察组临床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老年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应用丹红注射液联用奥拉西坦的中西医结合用药方案治疗, 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血液动力学, 增强神经功能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