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柔性护理对急诊患者焦虑状况的应用效果

2019-02-15林少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满意率柔性依从性

林少琴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急诊科,广东江门 529100

医院急诊科是收治各种危急重症患者的场所,急诊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病情进展快,加之各种侵入性操作,容易导致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预后[1]。急救过程中对患者做好相关护理,并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将有助于减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与治疗效果[2]。柔性护理是对个体心理及行为进行分析后,通过对个体进行自我控制及约束,让患者潜在意识转化为自觉行为而形成主动意愿的一种人性化管理[3-4]。本研究在急诊患者中实施了柔性护理,对患者焦虑状态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急诊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留观患者,入选患者年龄>18岁,无心理疾病,研究对象知情同意,智力正常,意识清晰,均处初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既往无精神疾病史或精神疾病家族史,可独立配合本次研究;排除老年痴呆、精神障碍、沟通障碍、脑性昏迷、抢救无效及不愿意配合调查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5岁,平均(45.8±3.8)岁;疾病类型为眩晕查因13例、高血压6例、肾绞痛13例、胃肠炎8例。对照组男、女各20例,年龄22~75岁,平均(46.2±3.9)岁;疾病类型为眩晕查因12例、高血压7例、肾绞痛14例、胃肠炎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两组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护理时间从患者入院开始,到病愈出院或转入住院部继续治疗为止。

1.2.1 对照组 采用急诊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接待入院,日常病情的观察与记录(包括生命体征及各种检查),日常护理如打针、服药、清创、包扎等,无特殊要求但模式固定。即营造安静良好温馨的就医环境,医护人员着装整洁,工作态度认真严肃,严禁嬉笑及大声喧哗。向患者介绍自己是来专门为他/她进行护理的,强调说明医护人员都是为了治好他/她的疾病而工作,解除其防范心理及孤独感。并与患者家属良好沟通,争取家属的支持,消除其顾虑和不安情绪,达成医护与患者、医护与家属、家属与患者的良好互动。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柔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倾听。适度的倾诉是发泄不良情绪的重要途径,亦是柔性护理的首要条件。护士与患者进行交流时必须全神贯注的倾听,做到不打断、不作价值评判,善于用眼神、动作等鼓励性的信号表达自己的理解;倾听时做到语言表达的意思与内容,总结患者的需要,做到感同身受,让患者感受到“你与我同在”,增强患者的情绪共鸣。(2)针对性疏导。某些患者情绪多变不易自控或者心理调节能力相对较差,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等,此时应针对不同患者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必要时可请精神科医生会诊。(3)换位思考。急诊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再加上病情变化较快,使得患者急迫需要护理人员的关心、照顾。因此,护理过程中护士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善于学会换位思考,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善于站在患者、家属角度了解其心理需求,抓住患者的心理特点,体验疾病对患者带来的不适、痛苦。(4)优质护理。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护士的职责是根据医嘱为患者进行打针、服药等各种医疗服务。作这些服务时,护士温柔的言行举止非常重要,能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精神安慰。即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关心和爱护患者,尽自己最大努力为患者排忧解难,使患者与护理人员在一起感到轻松、自在和易交往,产生亲切感与信任感。只有这样,患者才能暴露内心情感而诉说病情,护理人员才能掌握患者的第一手资料,这样才会有利于患者的疾病诊断、治疗和早日康复。(5)并发症预防。急诊患者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治疗过程中做好患者急救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见性干预;根据患者恢复积极鼓励患者下床活动、促进胃肠道蠕动;治疗后根据患者饮食喜好进行饮食干预,从流质食物过渡到半流质食物然后过渡到普食,饮食过程中遵循多餐少饮原则。

1.3 效果评价

1.3.1 患者焦虑状况评价 从患者入院到病愈出院或转入住院部这一时段,即护理前后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5-6]评分对两组患者焦虑程度进行评价。SAS有20个项目,各项按1~4分的4级评分评定,由护理专人自行填写问卷,专人解释有关问题。HAMA有14个项目,每项1分。2个量表均为分值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

1.3.2 护理满意率调查 采用自拟的《护理满意率问卷调查表》在患者中进行问卷调查,用以评价护理服务质量,问卷内容包括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态度和康复指导等项目,分为满意、不满意,根据患者自主意愿填写。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SAS及HAMA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后SAS评分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评分及HAM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态度和康复指导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患者由于病情严重、病情进展快,加之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的治疗缺乏认知,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情绪,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7-8]。有研究指出,通过对患者进行人性化管理,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将有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预后。柔性管理属于人性化护理管理理念,该理念通过研究人体行为及心理规律,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将有助于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9-10]。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及HAMA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及HAMA评分比较

组别 SAS评分 HAMA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观察组 42.45±6.08 33.07±4.68 12.29 <0.01 12.33±3.02 6.98±1.45 10.10 <0.05对照组 42.73±6.28 36.98±5.38 12.53 <0.01 12.45±2.85 9.62±2.03 5.12 <0.05 t 0.20 3.44 0.18 6.69 P>0.05 <0.01 >0.05 <0.01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比较[n(%)]

本研究对急诊患者采取了柔性护理,结果显示虽然两组护理后SAS及HAMA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但是观察组护理后SAS及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柔性护理能有效减轻急诊患者的不良情绪,这可能是由于柔性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时更多地关注患者内心情感及心理状态所致。通过与患者加强交谈,了解患者所需并尽可能满足患者心理需求,从而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10-11]。此外,通过为患者营造柔性护理氛围及环境,可减轻患者对住院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从而改善患者不良情绪[12-13]。另外,柔性管理作为新型的管理模式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体化需求,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有利于护患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14-15]。本研究也显示,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护理技术、服务流程、护理态度和康复指导的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于急诊患者进行柔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服务质量与护理效果。柔性护理通过营造良好的护理氛围,引导护理人员认真履行护理工作,提高了工作责任感,从而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此外,柔性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疏导及个性化护理等护理干预,有助于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因此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柔性护理能减轻急诊患者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猜你喜欢

满意率柔性依从性
柔性仓储自动化技术在家居建材行业中的应用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柯马智能柔性激光焊接站震撼发布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