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转型发展的宁国路径

2019-02-15吴明华

中国农村科技 2019年1期
关键词:宁国市宁国县域

文本刊特约记者 吴明华

如果单从传统经济指标看,宁国近年来并不突出。当人们走进它时,却会惊讶于它的精致和活力。

这座人口只有38万的山区小城,并没有在发展规模上求大求全,而是在发展质量上求精求特,致力于走出一条创新发展理念下县域转型发展的宁国路径。

“在短缺性经济条件下,各地拼的是资源要素,尤其是土地资源;新常态下,产能过剩,发展不再是外延式扩张,而是内涵式提升。宁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见事早、行动快,通过‘四换四驱’发展新模式,有效破解了资源配置不优、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宁国市委书记王普告诉记者。

主动转型、引领发展,不仅需要超前的眼光,更需要敢为人先、自我革新的勇气。在这场凤凰涅槃式的转型发展中,宁国走出了一条什么样的路径?

啃下转型“硬骨头”

2008年之前,宁国经济综合实力连续7年位列安徽县域第一。宁国发展相对超前,但遇到的问题同样也超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让传统粗放式发展模式面临严峻考验,经济亟需转型升级。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冲击,2009年,宁国开始全面转型、提质发展。”宁国市市长何田告诉记者,宁国市对落后产能、低端产业、低产企业进行全面摸底调查。

“从调查情况看,僵尸企业占用大量的资金、土地等宝贵的发展资源,消耗大量的社会财富,却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造成资源的持续沉淀,是经济粗放发展、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何田分析认为,宁国经济转型首先要破解僵尸企业,啃下这块“硬骨头”。

宁国探索建立“五步联动”模式,即:全面监测超前“防”、标本兼治精准“帮”、互利共赢鼓励“并”、不良信贷高效“解”、关键权益统筹“保”,完善支持、维持、重组、破产“四类处置”工作机制,设立专业法庭,试点简易程序,促进“僵尸”企业快速出清。

截至目前,宁国共完成17家企业兼并重组,化解不良信贷1.12亿元,盘活低效用地1000余亩,全部重新配置用于新企业扩大生产。

在何田看来,所谓“腾笼换鸟”,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低端产业、低效企业,将有限的要素资源配置给低能耗、高效益的产业,配置给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给会飞的“鸟”腾出发展空间。

近年来,传统制造业深受用工难、用工贵之困,特别是对宁国来说,人口少,劳动力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较高。针对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用工荒”难题,宁国在转型升级中大力推行“机器换人”。

2011年,宁国市先后出台《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和《促进耐磨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强政策激励,累计兑现400多家企业奖励资金共计1.8亿元,10余家企业约50余台“工业机器人”应用生产一线。

“‘机器换人’并不是简单替换取代人力,最根本的是加大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装备升级,进而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大幅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宁国市副市长、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张永强说,宁国经开区因此获得省“智慧园区”建设试点。

以问题为导向,宁国在转型实践中不断摸索,又总结出“空间换地”和“网+换新”。“空间换地”,即强化政策倒逼机制,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网+换新”,即发展互联网+,深入推进“两化融合”。

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网+换新,政策引导跟企业转型发展不谋而合。“四换”有效破解了传统发展方式面临的困局,解决了资源配置不优的问题。

重铸发展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本质是发展动力的转换。在新一轮发展中,传统发展动力迅速减弱,县域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发展动力不足。“为什么在经济下行的时候,县域经济压力更大,因为要素往大城市集中,县域吸引力小。”王普说,在这一轮大洗牌过程中,宁国对此进行了超前谋划。

新的发展动力在哪里?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早在2009年,宁国就把创新驱动作为重要战略。2010年,宁国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唯一一个县级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掀起了一轮科技创新高潮,创新主体蓬勃兴起。目前,宁国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77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04件,是中西部唯一县级“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

创新驱动,人才是关键也是难点。特别是县域,高端人才引进难。在这方面,宁国破题较早,抓住了先机。2014年,宁国抓住安徽省政府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的政策机遇,成功引进复旦大学石墨烯团队,并获得省政府1000万元扶持资金。

为了破解县域人才“屏蔽效应”,宁国创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引进理念,构建以柔性为主导的跨区域人才使用新模式,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地建立4个驻外人才工作站,探索试行“星期天工程师”、“候鸟型专家”等用人模式。同时建设“英才苑”、学士苑、专家楼等,高层次人才可以免费“拎包入住”。

目前,宁国共有11个科创团队成功落户,其中,1个团队纳入科技部重点攻关课题、3个团队纳入省扶持创新创业项目。对于宁国来说,引进一个高端人才,意味着能够突破一项重大技术,创建一家企业,甚至催生一个产业。

“创新是最重要的驱动力,但光有创新没有资本不行,光有资本没有创新也不行,所以一开始我们提出两轮驱动:创新驱动、上市驱动。”王普分析说,在创新驱动的同时,宁国把上市作为重要的驱动力之一进行培育。

2009年,宁国连续出台了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和加快推进企业上市的意见。创新资本运作模式,鼓励市内企业拿出优质资产与央企、知名民企、外企等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构建资本运作平台,在全省县市中率先与券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上市辅导转化中心;优化资本运作环境,改“上市后一次性奖励”为“上市前分阶段奖励”,刺激了企业加快上市的积极性。

目前,宁国已建立起“1+7+7+10+X”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1”,即“政府上市”,2013年宁国市国投公司平台在全省县市中第一个成功发行城投债,募集资金13亿元;“7”,即培育A股上市企业7家,居全省县域首位;“7”,即在“新三板”挂牌企业7家;“10”,即在“新四板”挂牌企业10家;“X”,即一批上市后备企业正在孵化培育。

截止目前,宁国市累计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达146.6亿元,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提升。通过上市,宁国打造了一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行业领军企业,并且形成“一个上市企业建成一个产业基地、一个领军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集群”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创新驱动和上市驱动,是宁国经济转型的两个翅膀。在转型探索中,宁国又进一步提出物流驱动和品牌驱动。“四驱”为宁国转型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谋划崛起新路径

“四换四驱”涵盖了当前县域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为县域转型发展提供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宁国路径,也为宁国经济二次飞跃打下了坚实基础。

志存高远,凤舞九天。奋战“十三五”,宁国提出“领跑安徽、比肩苏浙”和“进军五十强、率先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经过四换四驱转型发展,制约宁国发展的要素瓶颈得到有效破解,宁国新一轮发展的动力不会减弱,这是我们的底气所在。”王普告诉记者。

在新起点上,宁国又在超前谋划未来发展之路,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构建“四地四优”,即: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地,构筑产业新优势;打造全域性休闲旅游目的地,构筑生态新优势;打造综合性区域交通枢纽地,构筑区位新优势;打造示范性文明建设先行地,构筑环境新优势。

“2014年申请全省首批战新基地时,宁国入围有很大难度,当时很多人都不抱希望。但我们研究《中国制造2025》,其中一条就是核心基础零部件,国家在这方面很薄弱,而宁国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有特色,我们就抓住这一条。”王普说,过程艰辛、机遇难得、空间广阔,这是未来宁国经济发展的主阵地。

“十三五”期间,宁国将全力推进省级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拉高基地建设标杆,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聚发展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将核心基础零部件产业打造成千亿产业。

宁国素以工业见长,然而外界没有关注到的是,宁国近年来却着力发展旅游经济,甚至把旅游作为未来发展又一新增长点。“工业形成新优势之后,下一个优势就是旅游。结合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旅游将会是宁国下一个爆发点。”王普说。

近年来,宁国旅游发展飞速,旅游经济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2016年全市旅游总收入41.4亿元,旅游人数突破800万人次。其中,2014年才开始打造的“皖南川藏线”,已经被列入国家级旅游优先项目,2016年国庆节期间旅游人数达17.2万人次,超过黄山风景区同期的16万人次。

“尽管是工业城市,但宁国生态非常好,森林覆盖率达77.7%,一级空气一级水,负氧离子含量平均2万多。”何田说,宁国市把旅游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养打造,连续4年开展主题年活动,着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在何田看来,宁国发展旅游有着其他地方不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通过上市企业转型发展旅游,“上市企业需要转型发展,他们认为旅游是未来最大的潜力所在,我们也认为是”。上市企业以工业理念办旅游,不仅解决资金问题,更解决理念问题。通过上市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解决了旅游“小散乱”的问题,大大提升了宁国旅游发展水平。

“通过打造四地四优,我们相信,经济新常态对宁国意味着发展新机遇。我们要在转型发展中逆势上扬,以期在全省县域经济中引领发展跨越,进一步形成彰显优势、以质取胜的良好态势。”王普告诉记者。

猜你喜欢

宁国市宁国县域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沟梁梁也要奔小康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爸爸妈妈,请放下手机
宁国市中溪镇森林长廊规划与建设技术初探
县域经济提速
名伶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