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2019-02-14夏剑郁

青年时代 2019年36期
关键词:新课程有效性课堂教学

夏剑郁

摘 要:本文介绍了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个要素,即课前预设要有效化、课堂教学导入要艺术化、教学过程要突出人文性、和谐性、课堂教学活动要多样化、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课堂教学要注重生成性,旨在使课堂成为全面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目前的中学教学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很苦,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却没有很好。这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因此如何使教師拥有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或技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有效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催生的一种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鲁子问等,2006)。“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同上)。概言之,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要考虑的几个要素

(一)课前预设要有效化

有效的课前准备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外延,是能否充分利用课堂短短40分钟的关键一环。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目标的确定上要尽可能的明确,确定目标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所确定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达成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重视情感培养、态度转变和价值观及文化意识教育,注意教学形式和学习内容的统一。加强情感性教学,激发学习内驱力,增长学生的见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对学习的持久热情。

2.合理加工教材内容

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新教材的编者龚亚夫先生说:“教材上有的并不一定全部要教;教的不一定要求全会;会的并不一定全考。”因此,教者在新教材的处理上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科学地分析学生具体情况,合理地加工教材内容,如改编(Adapt)、替换(Replace)、删减(Omit)、增加(Add)、整合(Conform)。

3.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学习的起点。预习可以发现课堂学习中的知识障碍,为课堂学习作好知识储备。这是因为新知识总是建立在某些旧知识基础之上的。预习还可以提高听课的积极性和目的性,这是因为预习时不可能全部领会教材的内容,总会遗留一些疑难点,这样上课听讲的针对性就明确了,自然就可以进入较高的听课境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在课前就要下功夫,布置学生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复习和巩固有关的旧概念、旧知识,并且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找出重难点等。

(二)课堂教学导入要艺术化

“良好的看端,成功的一半”。老师导入成功,能吸引学生,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因而英语课必须重视导入的艺术化,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入课堂,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考虑。

1.导入要有趣味性

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可见,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地学习。例如,在教NSEC students book3 unit3 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采用课本剧导入法。而在教NSEFC students book3 unit2  Healthy eating的时候,可以采用猜谜法导入,教师可以事先在幻灯片上设置一些和食物有关的谜语或是描述某些食物的特征,让学生猜食物的名称。

2.导入的材料要新颖

现在的高中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例如课题Living with Disease 的话题是关于艾滋病的。笔者讲到这个单元的时候正好是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在导入新课的时候,笔者先问了学生“Whats the date today?”有部分学生就能说出来aids day。然后又给学生展示了一段为了宣传艾滋病CCTV3制作的宣传片,学生通过一些明星的表演对艾滋病有了一些更深入的了解,紧接着引出了这个单元的主题。

3.导入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尽管我们强调导入要有趣,但也不是说盲目追求新奇而忽视了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接受能力等因素。导入选材必须贴近生活,面向大多学生。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再确定切入点。切忌高高在上,超出学生的接受理解范围。那就只会适得其反。比如有位教师在教一篇与动物有关的课文时,竟然以人类基因学为导入的开头,结果弄得学生云里雾里,面面相觑,还以为这堂课的内容有多深奥。这就脱离了学生的知识水平,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范围,实在不足取。

(三)教学过程要突出人文性、和谐性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作用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现代教学论也认为:“教育是一种旨在引起学习的师生间互感互助的交流活动,教师和学生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动态因素。学生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知识的载体,更是教学过程中的合作者、参与者。”因此,师生关系是否融洽、和谐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问题,鼓励学生提问、概括、假设和陈述的课堂氛围,鼓励评价学生的积极参与。

(四)课堂教学活动要多样化

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形式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内容而言,教学活动既要有训练活动、记忆活动,又要有理解活动、应用活动、策略活动、情感活动、反馈活动和评价活动等;就组织形式而言,既要有个体活动,又要有对子活动、小组活动和全班活动;就学习方式而言,既要有自主学习的活动,又要有在竞争中学习和在合作中学习的活动。但采用何种活动形式取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五)教育手段要有策略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手段已经发展到运用多媒体了。媒体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等信息功能于一体,实现课堂教学的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由于多媒体辅助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于是愈来愈受到大家的欢迎。但在使用过程当中要避免以下的弊端,否则,本为提高课堂有效性的课件就会浪费宝贵时间,反而得不偿失。

1.教学媒体运用要以不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为宜

由于多媒体教学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也就是说,教师划定了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的严密轨迹,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沿着课件指示的轨迹走下去,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定向式、模式化的教学,严重束缚着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是相矛盾的。

2.教学媒体运用要以不阻碍课堂师生情感的交流为宜

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师生忙于应付眼花缭乱的课件,学生没有思考的间隙,教师将目光移向课件的顺利衔接,阻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课堂由原来的被教师把持着、控制着,到现在的完全被多媒体课件控制着,不能不说是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六)课堂教学要注重生成性

教学流程由许多环节组成,环节相互关联,有着一定的先后次序,环节可以预设,但课堂教学如果一味地按照固定环节进行,不考虑动态的变化,那么必定落入僵化、机械、沉闷的泥塘。因此,我们应该提倡生成性课堂教学,生成性课堂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是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如果失去了它的生成性,那么课堂也就失去了弹性和生命活力,正如钟启泉先生所说:“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对智慧没有挑战性的课堂教学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没有生命气息的课堂也不具有生成性。从生命的高度来看,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过程。”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误把“满堂问”等同于启发式教学,或是误把实施众多的任务看作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这样的課堂上,学生往往被纷繁、芜杂的问题或任务搞得晕头转向。教学活动的生成性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活动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不应为了预设而墨守成规,也不为生成而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实,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

三、结语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是全面地关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乐园。有效的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过程的探索性,重视教学中的师生的交往与对话。有效的课堂不是机械的生产一些整齐划一的脑袋,它培养的学生是鲜活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J].江苏教育,2006(18):10-12.

[2]鲁子问,王笃勤.新编英语教学论(高等师范院校教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猜你喜欢

新课程有效性课堂教学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