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中的为师之道及引起的几点思考

2019-02-14聂允

青年时代 2019年36期
关键词:论语教师教学

聂允

摘 要:我国尊师重道之传统历史悠久,在《论语》中体现出的为师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精神上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待教育对象上“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教育实践上,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身教重于言教。然而反思现代的教师,极少有教师能够终身学习;却大量存在对“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误用;并且不考虑“材”“教”的变数,简单复制“因材施教”的现象也大量存在。因此,作为人师,应当继承、弘扬并发展《论语》中的精华,并在此基础上寻求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论语》;教师;教学

人类文明的传承是通过一代人与下一代人的交往活动来完成的,这种特殊活动进而演化为教学活动,于是产生了教授者与学习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把从事于教授者称为“师”,从学于“师”者称为“弟子”或“门生”。因而,本文主要探讨《论语》中的为师之道,并以此思考我国教师现状,期望能给一些教育研究者以启示。

一、《论语》中的为师之道

我国尊师重道之传统历史悠久,在师生关系中,为师之道居于主导地位。在《论语》中体现出的为师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教学精神上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待教育对象上“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教育实践上,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身教重于言教。孔夫子做到了这些,才被尊称为“大成至圣先师”和“万世师表”。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是互动的,只有双方积极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作为教师,只有自己“学而不厌”,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教导弟子;而“诲人不倦”,则直接体现了为师之道的基本精神。师者的积极主动性,最突出地体现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方面。

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所传的“道”总要比学生理解得正确、深刻,对所教授的“业”总要比学生广博、精深,对所解答的“惑”,应该有更高的理论和丰富恰当的经验。这些就决定了教师“学而不厌”,精益求精,才能不断地丰富提升自己,在教学上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在孔夫子的教学活动中,“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是相结合的。“有教无类”体现了招生时的一视同仁,平等看待;“因材施教”反映出了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根据每个人的不同资质而给予区别对待,这两点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所谓的“有教无类”是指在教育对象上没有种类的选择和歧视。“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束脩”是学生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而敬上的腊肉,虽然比较少,但孔夫子比较重视,那是尊师重道的表现,是确立师生关系的凭证,凡持“束脩”之礼来学习的,不分贵贱、贫富、智愚、老少都同样用心来教导。在孔门中,贵者如孟懿子、贱者如冉雍、贫者如颜渊、富者如子贡、智者如颜回、愚者如子贡等,每个学生都在孔夫子的教导下在某一具体方面都有所成就。

所谓的“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基本特点,有了熟悉了解的前提,再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就有了客观依据。例如,在“问孝”“问仁”“问政”上,可以清晰看出夫子对同一个问题,能够因提问者不同,做出方向一致但侧重点不同的回答亦或是作出相反的回答。

正是遵循了“有教无类”的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招生原则,才使孔门学生众多,人才济济;又由于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才使得孔夫子在教育上成就卓著。

(三)躬行实践,身教重于言教

孔夫子不但言教,更重身教。孔夫子认为身教比言教更有说服力,教师本人应具一定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所以孔夫子的一生,不停地锻炼自己的身心,推敲自己的主张,磨练自己的毅力,“岁寒,然后知松柏而后凋也”(《论语·子罕》),經历种种磨难,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教师是学生的楷模,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向学生展示出榜样,来影响学生。孔夫子正是这样做的,在对弟子进行教育时,往往并不强调口头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举止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从《论语》中为师之道对今日教师的几点思考

(一)孔夫子“学而不厌”精神在现代集中体现为“终身学习”的理念

其实终身学习思想早已有之。我国相传甚久的俗语“活到老,学到老”便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自古以来,在浩瀚的哲学、教育典籍中,许多哲学家、教育家都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终身学习。

孔夫子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这些学生按年龄来说跨度很大,既包括年幼的少年,也包括成年人,甚至年过半百的老人。孔子教育学说的核心是以“仁”为主的道德修养思想。“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便反应了他要想使道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就必须终身学习。

静想、反思现代的教师,有几人能做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理想层面上我们实行新课改,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推进教师继续教育等措施及政策。现实层面上从事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忙于应付上级检查,迫于提高应试成绩,急于追求仕途等不正当之心态。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理想与现实之鸿沟,让我们汗颜,以“传道、授业、解惑”为职责的教师倘若不能持续不断的终身学习,那么在日新月异信息更替如此之快的今天,我们拿什么教我们的接班人,我们怎么可能实现中国梦?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教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

(二)“诲人不倦”精神的误用

倘若从提高应试成绩来看,不得不说我国教师把“诲人不倦”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职。在教师的工资、荣誉与学生成绩挂钩的今天,提高学生成绩被推崇至最上层。甚至不时会有报道说某某学校某某教师累倒亦或牺牲在办公室、课堂上。并不反对他们为提高学生成绩所作出的辛勤努力,然而我国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亦即我们所要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应试的机器。“先成人,后成才”,我们教育实际却恰恰背道而驰,而这样教育的后遗症已经或正在经历:马家爵案、北大宿舍投毒案等。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教师“诲人不倦”之精神不仅体现在提高学生成绩上,更要明确体现在学生作为个体人的品德成长上。唯有如此,培养的才是完人。

(三)“有教无类”与“有教有类”

孔夫子“有教无类”思想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使教育下移至民间,解决了贫民子弟入园求学的奢华之梦。历史横跨几千年,纵观今天的教育,可以理直气壮的说早已实现“有教无类”。是的,自建国后我国先后进行了8次课程改革,早已实行普及教育、义务教育。然而仔细推敲,细细琢磨,今天实现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教无类”吗?

表面上看义务教育保证了所有适龄儿童不分种族、性别必须入学接受教育。其实入学后,这些“类”并没有随着法律强制性的约束而消散,反而这些“类”在教师眼中被不断放大,“有教无类”演变成“有教有类”,深入教学一线就会知晓这种情况随处可见。钱权观念,已根深蒂固置于國民头脑中。然若学校这方净土也受此恶势影响,不得不为未来之教育担忧。

(四)简单复制“因材施教”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因材施教”,不无原因。这是由于教育既然以学生为对象,而各个学生才具不同、品性有别,或有所长、或有所短,故“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然而“材”“教”都是变数,并且使其得以实现的环境、条件差别甚大,因此“因材施教”可能简单至极亦或困难重重。

在孔子所处主要实行个别施教的时代,“一对一”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很容易把握学生所长、所短,故“因材施教”倒也不难做到。自夸美纽斯“班级授课制”问世之后,在如今这种以学生群体为教育对象的情境中亦即“一师多生”的格局中,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对他们的行为逐个指导而又使其行为得到改善,谈何容易?更有甚者,将此“材”通教材之“材”,字虽相同然意义却南辕北辙。他们虽思想上并无此理解,然而实际操作中却是因“教材”施教为基础,即使有“人材”施教的尝试,也只是因“教材”施教的补充。

三、结语

综上,通过对《论语》中为师之道的解读,不难发现儒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由严格的教风、教纪和独特的价值观念构成的教师成长规范,这对今日教师成长仍具有极大的借鉴与指导意义。因此,作为人师,应当继承、弘扬并发展《论语》中的精华,并且在弘扬与发展的基础上寻求继承与创新的结合点,促进教师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永波.终身教育与职业发展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陈桂生.孔子授业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熊泽文.《论语》导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傅维利.师德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莲蓉.教师专业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王荣德.教师道德教育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论语教师教学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最美教师
如何读懂《论语》?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半部《论语》治天下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