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困生有效转化路径探析

2019-02-14何孝贤

青年时代 2019年36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初中生

何孝贤

摘 要:学困生转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初中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中存在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对待他们,怎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成了初中教育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学困生成因复杂,应具体学生具体分析、逐个解决,这给教师带来很大压力。文章尝试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来分析学困生转化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学困生;转化;路径

一、引言

一般来说,学困生是学习困难、达不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予以补救或矫治的学生;主要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在常态学习过程中,难以或无法完成学业任务要求的学生。正由于学困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具有转化的可能性,只是暂时落后,而不是无可救药。因此,本文对初中学困生的特点进行梳理,分析他们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转化路径。

二、初中学困生的特点

学困生大多具有某些共同的特点,如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毅力,具有思维惰性,会刻意回避需要动脑思考的问题,心理健康水平低,成绩不佳,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但也有一些学困生思维灵敏,思想活跃,甚至在某方面很优秀。

(一)意志力薄弱

初中学困生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意志力薄弱,常立志,但志向不明确,不能很好地驾驭自己,容易被困难和挫折打倒,遇到点困难就半途而废;有听不懂的内容,就不想再往下听,做题遇到点困难,一下做不出来,就不肯再继续思考;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虎头蛇尾。

(二)缺乏自信

当学困生受到教师批评时,他们自尊心受到强烈的损伤,总觉得老师对他们横眉冷对,在心理上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久而久之,开始变得消极,过分轻看自己,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长期使自己笼罩在自卑的阴影下。

(三)心理敏感

学困生由于长期成绩落后,觉得在老师心目中自己没地位,在同学中会受到嘲笑,对人际关系非常敏感。所以常常对周围的一切事物处于防备状态,敏感多疑,不信任老师和家长,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老师细微的一个动作和表情、同学随意的一句话,都会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引发他们的猜疑,甚至在行为上具有敌对性。学困生的心理表现为厌烦、压抑的状态,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在学习的行为上就会表现为情绪极度的低落以及孤僻自憐。同时,由于学困生自己常常在学习过程中受到学习成绩不好的挫折,对于学习也会丧失自信,极为容易产生学习上自卑的心理。

三、初中学困生的成因

首先,学困生普遍的共性就是基础知识薄弱,影响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构建新的知识,造成不能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影响正常学习。学习是毅力和耐心的较量,而初中学困生一直都表现为想把课程学好,但是因为他们的意志不坚定,学习方法不正确等原因,在实际考试中的表现不太好,成绩较差,因而学困生往往都会半途而废,不能够对学习持之以恒;大多数农村初中的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目的不太明确,不知道自己学习是为了什么,同时也会觉得自己不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结果什么都做不好,每门课程都学不好。在课堂上具体表现为注意力不能集中,所学的知识记不住,不善于与老师进行交流,更不能将所学的问题应用于实际。

其次,学习方法不当,不懂又不问,遇到难题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偶尔有想要学好的冲动,但由于屡次遭受成绩的打击,逐渐丧失了进取心和学习动力。初中学困生一般的都没有做好课前预习,实际学习过程中仅仅重视课堂的学习,不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正确学习方式。这样一来,在一门课程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学习很好,但是长期下来的话学习的积极性会由于跟不上课堂老师的讲解而完全丧失,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是阻碍初中学困生转化的最大的障碍。初中学困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他们的内心认为自己不行,凭读书不会走出农村,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对老师缺乏信任,甚至对学校怀有不良情绪,因而在学习上就会渐渐的表现为低落的情绪,缺乏自信心。他们在大多情况下学习困难都不是与自己的智力因素有关,而是周围的环境因素引起的。

最后,有时教师也会有一种很铁不成钢的无奈和不耐烦,同时充当训斥者的角色,这也会打击学困生的信心;教师对待学困生的态度也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态度,造成同学们对学困生的讥笑嘲讽和歧视,所以学困生只能和同是落后的同学交往,这更加剧了恶性循环。另外,父母受教育水平不高、缺乏正确的教育方式、家里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家庭关系不融洽也是造成学困生的影响因素。

四、初中学困生的转化路径

学困生虽然学业成绩落后,但有的学困生动手能力较强,思维活跃,不受条条框框束缚;为人正直,简单,敢说敢做;乐于助人,不计得失,为人仗义;热爱集体,在竞技活动中,争先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闪光点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教师,必须用公平、公正的教育理念和心态及时发现,并鼓励表扬,才有利于转化他们。

(一)具体分析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困生的转化不可能凭借旧有经验而一劳永逸。学困生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各不相同,其成因是极其复杂和多方面的,甚至是长期以来各种因素共同造成的,具体的转化过程中,我们要具体分析情况后区别对待,并采取不同的转化方法,才能行之有效,切忌失之简单化。例如,有些初中男生染上抽烟的不良习惯,教师就要对抽烟的危害,特别是未成年人抽烟的危害有所了解,才能从抽烟的行为上找到突破口。如果避而不谈,往往不会有动力,学生也会觉得不是真心帮他,而避而远之。

(二)换位思考

赞科夫说过:“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这话同样适用于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教师对学因生的转化,一定要关心理解,站在学困生的角度想问题,换位思考后,老师才能平等对待,学生才不会觉得受到歧视。教师与学生彼此平等地找到共同话题后,就打开了话匣子,学生也自动朝着好的方向努力转化。所以理解是一道门,推开了,就登堂入室了。

(三)培养信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像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可贵的品质,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学困生的转化需要彼此信任,有了信任的情感基础,引领前行就变得轻易多了。例如,在与有些女生的交往中,教师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认同和尊重,女生就慢慢敞开了心扉,解决了疑惑之后,学因生的转化就变得事半功倍。

(四)找准机会

培根说过:“只有愚者才等待机会,而智者则造就机会。”学困生的自尊心有的比较脆弱,如果没有恰当的方式进行教育挽救,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走向反面。所以转化过程中要讲究时机,讲究场合,讲究艺术。例如,对一些学困生存在抽烟等不良习惯,主要目的是要求男生戒烟,从而不躲藏,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上来,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要求男生戒烟,往往学生会不听劝阻。因此,在告知危害的基础上,在单独的空间里,用行为来明示抽烟的危害,这就是找准机会,起到了根除的效果。

(五)足够耐心

居里夫人說过:“人必须要有耐心,特别是要有信心。”俗语也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学困生的不良习惯和落后成绩是长期形成的,那么转化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耐心,也要给教师足够的耐心。才能始终对学生循循善诱,耐心帮助,看到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鼓励,即使学生停步不前,也不要灰心。或换家访劝说,如果还不行,就身体力行。这就是有足够耐心,始终不放弃,不断尝试,才能水到渠成。

(六)爱的力量

夏丐尊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水就没有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对某些学困生,如果一开始就将其定位于问题生,甚至担心给班级和其他学生带来不良影响,就会排斥她,而不是走近她、帮助她、鼓励她,也许结果会是再一次辍学。因为爱,才会不懈努力,只有充满了爱,枯木会逢春。

五、结语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教师的关怀与帮助。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孩子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每一位学困生,我们都要给予人格上的尊重,生活上的关怀,用爱点燃他们,让他们重拾自信,重塑勇气,感受来自学校社会的爱的力量,进而让他们的青春无怨无悔。

参考文献:

[1]张军.教育理论基础[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崔刚.初二现象的成因及其解决方案[J].基础教育教学研究,2013(7).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