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光照射联合白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探讨

2019-02-14王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4期
关键词: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王妮

【摘 要】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的4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蓝光照射,观察组联合静脉滴注1.0g/kg的白蛋白。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觀察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率为95.24%(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17/21)(P<0.05);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和结合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总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和结合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比较满意。

【关键词】 蓝光照射;静脉滴注白蛋白;新生儿黄疸

文章编号:WHR2019104055

新生儿黄疸主要出现在出生7天内的新生儿,其不但可以表现为生理现象,而且可以是多种疾病的主要表现,当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酸中毒、缺氧和感染等高危因素时,容易导致胆红素脑病,其死亡率极高,大多数的幸存者会发生远期神经系统的后遗症[1]。因此需要及时、准确地判定黄疸的性质,早期给予治疗。本研究探讨了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本院的42例新生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男11例,女10例;日龄1~21d,平均(10.23±1.34)d;体质量2654~3829g,平均(3164.73±146.28)g;足月患儿10例,早产患儿8例,过期产患儿3例。对照组21例,男13例,女8例;日龄1~21d,平均(10.45±1.28)d;体质量2647~3832g,平均(3171.38±143.59)g;足月患儿10例,早产患儿9例,过期产患儿2例。两组的日龄和体质量都具有可比性(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把本研究中的4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放进蓝光治疗箱内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光源与患儿之间的距离为45~55cm,蓝光照射的时间为7h,然后休息4h再进行持续照射。在进行蓝光照射治疗的过程中,患儿的会阴、肛门和双眼部位必须用黑布罩实施遮盖保护。观察组:静脉滴注1.0g/kg的白蛋白。患儿均治疗5d。

1.3 观察指标

评判治疗有效率的标准如下:1)痊愈:治疗后,患儿的巩膜和皮肤的黄染现象消退,机体中的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2)有效:治疗后,患儿的巩膜和皮肤的黄染现象显著改善,机体中的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3)无效:治疗后,患儿的巩膜和皮肤的黄染现象没有改善,机体中的胆红素水平无显著降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总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和结合胆红素水平。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率为95.24%(20/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17/21)(P<0.05)。见表1。

2.2 两组的总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和结合胆红素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和结合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总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和结合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患儿机体中的胆红素水平过高,而使皮肤、巩膜、黏膜等发生黄染现象,常常首见于巩膜黄染[2]。

生理性黄疸会随着患儿的生长以及发育而慢慢消退;若病理性黄疸没有及时治疗,就会损伤其大脑的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发育,甚至会造成患儿死亡。新生儿黄疸的病因比较多,且常常同时存在多种病因,包含:1)肝细胞结合以及摄取胆红素的能力低下;2)胆红素的生成量过多;3)肠肝循环增加;4)胆红素的排泄异常。治疗新生儿黄疽常常采取退黄药以及光疗两种方法[3]。新生儿黄疸患儿采取蓝光照射治疗的主要机理为:在蓝光照射下,患儿机体内的胆红素分子会发生异构反应,在分子水平上增加胆红素分子的水溶性,在患儿机体新陈代谢的进一步作用下,水溶性较好的胆红素分子会排出体外,从而使机体内的血胆红素含量大大降低[4]。但蓝光照射的治疗周期较长、起效速度较慢,且长期持续性蓝光照射极易使新生儿黄疸患儿出现腹泻、核黄素缺乏、皮疹和发热等不良反应。白蛋白是胆红素的有效载体,其治疗机制是通过与胆红素产生结合,进而降低血清内的游离胆红素含量,并且降低机体中的胆红素水平[5]。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和结合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总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和结合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明显优于只使用蓝光照射。

综上所述,蓝光照射联合静脉滴注白蛋白对于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比较满意。

参考文献

[1] 邵志蓉,吴丽红,黄静,等.新生儿游泳抚触操对新生儿黄疸和早期生长作用的效果分析[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03):143-144.

[2] 吴恩莲,刘琴,冯国莲.强化风险护理对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患儿黄疸指数、胆红素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4):126-129.

[3] 李俊清,张燕萍.探讨新生儿黄疸实施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茵栀黄治疗前后的血清胆红素变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03(09):1605.

[4] 张瑞红,樊春信.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J].医学信息,2016,29(12):373.

[5] 刘雨华,何声福,陈艳.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仪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22(16):68-69.

猜你喜欢

蓝光照射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分析
LED冷光源与常规蓝光光疗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副作用对比
中药退黄汤颗粒剂与传统饮片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观察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茵陈五苓散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37例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血清总胆汁酸和胆红素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分析
探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治疗的效果分析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探究
蓝光联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