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2019-02-14李亚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年24期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李亚鹏

[摘 要]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类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掌握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学好专业课程尤为重要。对课程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合理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对本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之一,对此课程进行教学环节改革,探索出合理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对本课程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环节中存在着诸如教学内容与实践的脱离、教学模式有些不适应课程发展特点、实验实训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教学环节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1 目前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1 教学内容知识点与实际应用的相脱节

按照传统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活动中,很多以OSI /RM参考模型为基础,对网络的层次结构、协议和传输数据进行教学活动。而计算机网络技术原理,目前广泛应用的则是IPV4网络协议。这样,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中存在着的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的不一致,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知识入手,详尽讲述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局域网组网方法、广域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技术、Internet基础知识、Internet接入技术、Internet的应用、移动IP与下一代Internet、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为后续网络教学提供必备知识储备。

1.2 教学模式相对单一化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数字通信技术为一体的关联学科,它综合应用这两门学科的知识点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它与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其他课程不同:需要大量软件和硬件知识的结合,需要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结合,需要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需要课堂教学和综合实验环境的结合。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无法适应课程自身特点的要求,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听讲的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以“教”为主,缺少师生间的关联互动,很难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1.3 教学实验教学环节有待提高

在高等职业院校开展的教学实践中,网络实验平台的构建基本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将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设备连接到小型局域网内,培训的是网络组建和网络维护等技术知识,培养学生在网络组建中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网络运行过程中的维护能力。授课过程采用项目贯穿式教学,以实际项目为例,讲解项目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方法。教学内容包括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参考模型、交换机工作原理、VLAN技术、STP生成树/RSTP快速生成树、路由基础、RIP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PPP点到点协议、ACL访问控制列表和交换机端口安全、NAT地址转换、网络规划与设计、常见网络故障分析与处理等相关技术。第二种是提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网关等)和计算机。学生分组自己动手组建相关网络,来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基本原理、网络互连技术,锻炼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个相对特殊的领域,需要每个教师都具备设计、管理大中型网络的经验和能力。否则导致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环节相脱离。

2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方式

2.1 合理配置校内教学资源

作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内容的优化与提高,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和前提。更需要认真剖析我校现有的各类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材。

从分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开发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开发学习领域课程要遵循四条原则:每一学习领域应是完整的工作过程;学习领域也可以是完整工作过程中相对独立的功能性步骤;学习领域排序要遵循职业成长规律;学习领域排序要符合认知规律。在转化过程中,同时综合考虑教学场地、工具、设备、问题、对象、技术等要素的关联程度。

2.2 构建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新方法

教学体系的重新建构是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上的设计,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部分,因此,探索适合市场需求的先进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自身的特点和当前在教学模式中已经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对长期一线教学实践环节的经验总结,个人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

一是计算机网络相关技术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是学习计算机网络相关课程必备前导课程。本课程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知识入手,详尽讲述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局域网组网方法、Internet基础知识、Internet接入技术、广域网接入技术、网络互联技术、Internet的应用、移动IP与下一代Internet、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为后续网络教学提供必备知识储备。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本课程为理实一体课程,在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授课。

强化实践环节教学手段,在“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开发创业”的教育理念的实验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充分重视实验教学,将实验教学作为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二是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遵循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出发,以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为主导,突出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的改革思路,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实验教学新体系,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鼓励学生探索问题,强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三是在实验教学改革和建设方面具有如下特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校内实践与校外实践对接。同时拓宽了我校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创新的能力。

2.3 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改革的实现

学院现建有网络配置与安全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专业实验室、计算机应用专业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等多个校内实践基地,仪器设备400余台(套)。校外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场所,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之一。校外实训基地按照统筹规划、互惠互利、合理设置、全面开放和资源共享的原则,分别与北京博创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星网锐捷网络、长春英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国软利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华为集团等多家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有关的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际的职业环境中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践和工程项目中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取得实际工作经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艺术才能等个人综合素质,为学生今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基础。

按照以上方法设计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将会极大地激发高职高专学生学习该领域内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搞好计算機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为我们社会培养出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高的实践技能的网络人才,是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思考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蒋翠清.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2] 方洁.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3] 徐立新.计算机网络技术[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4] 顾可民.计算机网络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1)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库管理系统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