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词析句 悟“奇”松

2019-02-14曲妍

教育界·下旬 2019年12期
关键词:黄山松迎客松词句

曲妍

【摘要】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品词析句的方法还不够熟悉,对于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当有难度。以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黄山奇松》为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抓关键词句、比较和填补空白等策略,培养学生品词析句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品词析句;提升阅读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那么,在教学中,该怎样提升学生的阅读力呢?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黄山奇松》这篇课文为例,我用“黄山的松‘奇在哪儿?因何而得名的?”这个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多形式地朗读、品读课文,并根据学生的讨论出示图片,先从整体上把握三大名松的特点。然后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教授品词析句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写法,利用文中的省略号,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结合拟人、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一、锁定“奇”,训练表达

“奇”是关键字,紧扣“奇”字让学生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来表达“它们是因何而得名的”,这样既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又能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同时,我在评价反馈中会注意两点:1.理解是否正确;2.表达是否完整流畅。同时,加入生生互评,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中表示语文课程并不是理解文本的精神品质,而是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我更多的是以教参为蓝本,但在实践中发现并不能适合本班级的学生,于是在教学过程中改变策略:“对于黄山松真的仅仅是它的姿态令人们情有独钟吗?”很快,同学们提取出关键词“饱经风霜”,感悟出自己独特的理解——“顽强的生命力”。

实践一:

“饱经风霜”:从“饱经风霜”感受“奇”,为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这棵迎客松在高高的悬崖上已经生长了八百多年了。你想这几百年的寒来暑往,迎客松会经历些什么呢?(风吹雨打、烈日曝晒、电击雷劈……说不出来就引导倾盆大雨)

是啊,这棵迎客松真可谓(点击)“饱经风霜”啊!(按理说经历过这么多的磨难、艰辛,它本应该……,现在呢?仍然(引读)郁郁苍苍,充满生机。迎客松奇特吗?说说你的想法!(生命力的顽强)是的,作者让我们感受到了迎客松顽强的精神。

二、抓住“奇”,指导品词析句的方法,体会三大名松名字的由来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如何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准,难度系数很大,需要老师通过一系列方法的指导与实践,才会有较为直观的体会。在本文中,老师先引导学生们抓住关键词句提取信息,汇报感想体会。例如迎客松奇在:1.姿态优美。从“郁郁苍苍,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等词表现出它姿态美;2.顽强的生命力。从“饱经风霜”一词,加入老师创设的情境,学生们联系生活经验,获得的感悟更深、富有层次。再通过语境,联系上下文体会迎客松名字的由来。这源于作者拟人化的想象,将迎客松当作人来写(好客的主人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作者的想象力多丰富啊!接着,指导朗读,读出迎客松的热情、好客。陪客松利用位置和高大挺拔的身姿感受到它的奇特之处与名字的由来。作者在描写送客松时,“枝干盘曲”让学生们欣赏到了“姿态独特”的特点。同时,展开联想,想象送客松伸向一侧的“枝干”是在不舍,是在送别,这将送客松的奇特之处,写得多么生动啊!

品词析句不仅要圈出关键的词句,还要进一步体会这些词句好在哪里,对理解名松的名字、地位有什么作用。在总结第二自然段时,老师从写法上引导学生明白这三大名松各有千秋并且有主次之分,这里可否调换写作顺序,显然不行,因为迎客松的地位是最高的,它是“黄山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实践二:

这三棵松树都很奇特。作者是用相同的笔墨来写这三课奇松的吗?(不是)哪棵松作者用墨稍多点呢?(迎客松)迎客松是详写,陪客松、送客松是略写,作者紧紧抓住黄山松的奇特来写的。有详有略、详略得当。这种写作方法大家在习作中要学会应用。现在我们捧起书,齐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读出它们的奇与美。

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层层递进,让学生通过比较,非常具体地体会到作者写作的顺序,用词的准确。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三大名松名字的由来,更体会到了如何品词析句:品词析句不仅仅要抓关键词句,还需要通过比较,才能真正发现这些关键词句在表达上的作用。这样,学生们在以后阅读文本时,就能发现课文表达上的精妙。

三、巧用课文空白训练学生写话能力

这种情境写话学生有话可写。在新的语境中学生将自己的所学,用上一些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具体生动,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发展;在表达过程中调动学生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提高写作能力。

实践三:

1.省略号拓展:欣赏完这些千姿百态的黄山松,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吗?如果能用上拟人或打比方的方法,会让句子更生动、更美哦!

2.出示“黄山松千姿百态。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有的好像       ,有的如同       ,有的仿佛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师巡视指导,生汇报交流。

3.课文短短的几句话写出了黄山松的千姿百态,这是一种概括描写,写出了黄山更加神奇、秀美的特点。

语文课利用所学修辞手法和写法进行写话练习,不仅仅是书面语言表达的训练,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一种有效的设计。课标中提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意识和习惯。有了这样的习惯,学生就会更加主动、自觉地积累语言。

在交流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能否主动将好词好句用于表达中,而且要肯定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当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写话时表达的规范,对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的要进行适当纠正。小学生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不写错别字、用词恰当、语句通顺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只要涉及书面表达,老师就应该提醒学生注意这些基本的写作要求,从而养成规范的书面表达习惯。

花大量的时间指导学生品词析句,就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怎样用好词语,写好句子,学会运用词语、句子的方法,这才是语文教学一个追求的价值。如果学生能逐步养成这样的习惯,在阅读文本时,就会有更大的收获,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但對于缺少表达经验的小学生来说,要真正掌握是特别不容易的,所以需要教师在每节语文课上都需要有计划地精心指导。这样教授语文课,学生不仅收获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和写作技能,同时也感受到了黄山松的奇特之处。

教授课文内容是我们的基础目标,作为教师我们更需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在平时的教学中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方法和基本写作技能入手,让学生感受人们对于黄山奇松的情有独钟,也体会语文学科的教育价值。

总而言之,品词析句涉及的不仅是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是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黄山松迎客松词句
黄山守松人
咏迎客松
祝融峰上迎客松
黄山松红蜘蛛的生物学特性
黄山松的启示
立地质量等级为哑变量的黄山松地位级指数模型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