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2019-02-14吴晓英万家秀
吴晓英 万家秀
高等院校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过程中,教学改革的有效落实对其教学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确保能够对其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为了进一步明确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改革,特此展开本次研究,希望能够推进我国现代教育事业发展。
一、课程教学现状
其一,教材过时,无法确保与时俱进。在我国现阶段不断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过程中,国家环保总局颁布了大量的技术导则,具体涉及风险评价,区域环评,规划环形以及各类环境要素等多像内容,与此同时,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相关导则,方法和标准也在不断更新,基于此,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确保与时俱进,在教学内容中合理补充最新技术方法,标准和法律法规。其二,实践环节缺乏,通常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教学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编写环境影响,评价相关文件,实践环节的缺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没有做个完整的环评,进而使学生无法对其工作要领高度掌握,使其在工作过程中无法迅速参与环评工作。其三,需要科学改进教学方案,在我国现阶段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因此学习兴趣普遍较低[1]。其四,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考核过程中,考核方式过于简单,依旧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主要内容,无法对学生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进行高度体现。
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在现阶段高等院校建设过程中,不够重视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工作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建设需求,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无法直接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与岗位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基于此,教育人员必须合理完善教学设计,对其教学方案进行科学改进,确保教学过程能够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原则。通常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具体包括三个工作阶段,第一阶段需要研究相关文献,调查环境现场,进行重点评价项目的全面筛选。第二阶段需要对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影响。最后编制报告书。相关工作人员在开展具体工作过程中,需要基于具体工作特点科学改进课程设计模式,对齐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架构,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实体验具体工作流程,进而使其在未来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
合理丰富教学内容。在具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相关工作具有体系复杂,流程长,涉及面广,基础知识丰富的特点,但是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由于学生认知负荷和课时数的局限性,学生无法确保面面俱到,基于此,教育人员需要基于够用,实用的原则对其相关内容进行科学取,确保能够有效突出重点内容,同时,针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政策进行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和有效补充,例如,可以在一定程度内适当增加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除此之外,该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教育人员必须实践教学加强重视,合理增加实践课程课时数,基于环境影响评价行为规范和技术导则,进行工作现场的有效模拟,确保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基于教育人员引导科学应用自己掌握的知识采集相关资料,进行监测分析,编制大纲,同时撰写报告书,实现学生技能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在我国传统教学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解决,长此以往会使学科出现一定程度的边缘化,学生在具体学习该项课程时缺乏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具体学习过程中,教育人员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导致学习效果无法满足相关人员具体发展需求[2]。基于此,相关院校在具体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必须进行教学改革的全面推广,科学应用体验式,讨论法,案例法等多种直观教学方式,确保课内课外有效结合,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具体案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更高的积极。例如在开展具体工作时,教育人员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基于具体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合理编制,学生通过利用多种途径搜寻最新环境标准,同时还需要收集工程资料,查询与污染源相关的计算手册,通过科学应用相关软件进行各类预测模型的合理计算,并以此为基础制定质量监測方案,而其他专业学生科学合作,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数据的全面分析。与此同时,教育人员还可以在校内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为主题开展答辩论证,有学生分别扮演不同岗位角色,进而使其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引进先进教学工具。雨课堂是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型教学工具,由清华大学和学堂在线共同研发。雨课堂的科学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内实现混合式教学,在我国目前现阶段,与课堂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应用该工具,教育人员可以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前,提前推送授课内容范围,确保学生明确授课内容范围,同时设定相关预习习题,一般情况下,预习内容需要确保适量。在具体开展课堂教学时,教育人员通过利用移动互联网端对课件进行实时共享,在授课过程中还需要查看学生对其相关知识点的不懂和收藏的标记情况,以此为基础,对其教学进度进行及时调整,重点讲解学生不懂的地方。通过科学应用与课堂答题状况实时了解班级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同时通过弹幕,随机点名等功能优化课堂氛围,确保其活跃度,确保教育人员和学生能够在线实时互动,在课后还需要上传复习内容及其相关习题,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巩固。以此为基础,能够在很大程度内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使学生平时成绩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科学落实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新课标发展中形成的新型教学方式,具有较高的互动性和开放性,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场景进行模拟和重现,使学生迅速融入案例场景,通过研究和讨论共同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实践能力。通常情况下,在具体需求案例教学时,教育人员需要在事先进行周密计划,对其相关理论进行有效集合,科学应用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客厅阅读,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使学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不同观点,经验,知识和信息发生碰撞,从而对学生思维进行有效启发[3]。环境影响评价课程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学生需要通过演绎或归纳等方式进一步把握案例中蕴含的相关理论,从而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推理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培养。在具体开展教学工作时,教育人员一方面需要应用课前情境导入,课内穿插应用,典型案例剖析等多种方式,以此为基础,能够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提升,确保教学具有更高的说服力,进而保障学生能够更为直观的了解不同行业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和具体内相关法律法规,并以此为基础,科学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教育人员需要基于教学内容向学生发放环评报考书,学生首先对报告文件仔细阅读,分析文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科学改正。随后以此为基础,根据工作程序梳理环评报告文件,然后需要制作PPT课件,同时在班上进行展示,确保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不同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的工作程序和具体内容。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首先,教育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学识,积极参与相关考试,同时还需要定期参与相关实践活动,确保自身具有更为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其次,在具体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教学工作时,教材中的相关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抽象性,晦涩难懂,教育人员在具体讲解过程中,需要科学应用报告书中与其相关的各个章节,以此为基础,能够使学生进一步吸收理论知识。通常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大量的理论知识,教育人员如果要求学生一味死记硬背应对,很容易使其理论知识脱离实践环节,在此过程中通过应用已经完成审批的报告书实现辅助讲解,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在实际生活中环境影响评价相关知识的具体应用。最后教育人员还需要积极学习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在教学大纲内合理融入评价师资格考试等内容,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网络教学资料的深入挖掘。在具体开展教学工作时,教育人员需要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具体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具体问题,组织学生共同讨论问题解决策略,确保学生在未来能够更为高效地参与工作岗位[4]。具体制定教学大纲过程中,相关院校还需要邀请相关领域的工程师或双师型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调整。
优化课堂教学评价。在我国现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过程中,总评成绩通常是由多个模块共同构成,其中期末考试占据40%,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协作性,有效性和纪律性,占据20%,学生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完成情况占据40%。这种状况的有效落实,能够使其课程评价时限更高程度的多样性,确保专业考核具有更高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内打破了传统教育工作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测评过程中存在的相关弊端,确保相关人员能够进一步明确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训实践环节的重要价值,对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考前突击的不良状况进行科学改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如果想要实现评价测评效果的有效提升,那么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必须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严格要求自己。总而言之,考核办法的合理细化使其实现更高程度的人性化,同时也可以确保在环境影响评价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提升[5]。
总而言之,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合理丰富教学内容,改进传统教学方式,引进先进教学工具,科学落实案例教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能够确保科学有效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进而在一定程度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对其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进行更高程度的保障,使其更好的满足现代经济建设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最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徐雅琦, 陈倩倩, 罗月颖. 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课程的教学改革[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4):120-121.
[2]吴文娟, 邓丰. 《环境影响评价》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 2017(12):132-133.
[3]刘婷, 肖娟, 陈兰英, et al. 基于“卓越工程师”理念下的環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29):127-128.
[4]薛佳平.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J].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8(12):16-17.
[5] 蒋珍茂, 陈玉成.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183-186.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编号:Y2019A-01
(作者单位: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