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19-02-14滕爱荣
滕爱荣
【摘要】当前的小学生对各种新奇的事物更感兴趣。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游戏在数学中的作用,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文章主要从现如今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出发,简单地介绍了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的意义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游戏;小学数学;应用策略
游戏教学的形式能很好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游戏的形式本身具有多种特点,能很好地与不同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应找出游戏与数学知识的联系点,紧密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较长时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一直处于理论教学的层面。但是,当前阶段的学生是非常活跃的,他们不能完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会觉得非常累,教学效率也较低。有的人认为简单地学习课本内容很无聊,因此忽视了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因此,数学教师要随时更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否则学生很难学好数学。小学阶段是学生兴趣和习惯养成的基础阶段,如果学生在这个阶段对数学学习出现偏见,那么后果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教师应当认真学习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将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种数学游戏,情景模拟游戏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游戏。也就是说,学生可以通过模拟不同的生活情境,学会在特定的情境下运用数学知识。同时,许多教师会使用一些玩具来增强数学课堂的,并开展相关的数学游戏,如积木、贴纸等游戏。开展这些多样化的游戏,可以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使学生自然地学习到相关数学知识的应用。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游戏教学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游戏参与过程中,学生对游戏与知识的紧密结合更感兴趣。学生的游戏体验高于枯燥的学习体验,体现了数学游戏的强烈趣味性。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游戏开展教学活动,丰富课堂内容和形式,创新小学数学课堂,使学生的游戏体验更加丰富多彩。
三、将数学游戏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一)“玩”中学
“玩”是指通过开发各种形式的游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会灵活运用知识。以学习“可能性”为例,教师可以先创建一个特定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场景中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比如在去超市参加抽奖活动时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情况,在这一环节,教师应将游戏教学与提问法相结合,及时向学生提问,如:“学生参加抽奖的可能结果是什么?”大多数学生都有参加抽奖的经验,因此大多数学生面对这个话题都有话要说,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感。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教师应模拟抽奖活动,如准备标有不同数字和颜色的球,让每个学生画一个球并把它放回去,然后估计抽出不同颜色的球的可能性。通过对比赛结果的统计,学生们会发现,颜色最多的球是最有可能被抽出来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现象来介绍本课核心知识点。采用这种方式引入新知识,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且能形成将生活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的意识。
(二)“趣”中练
为了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时候实践所学,教师必须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知识。通过数学游戏,教师可以更容易实现这个目标。比如教学“位置”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七巧板来开展教学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对七巧板进行不同的摆放,比如将七巧板放成一个圆的形状,对其进行观察,并要注意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进行记录,最后让学生将记录的内容交上来。通过对呈交内容的比较会发现,不同位置的学生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对位置的相关知识做出解释。在给学生介绍了位置的基本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玩“报告位置”的游戏,从第一排的第一个学生开始,让学生逐一说说他们的位置情况,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游戏中去,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玩了这个游戏之后,教师可以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果学生报告的位置不正确,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联系前后桌的位置情况来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经过一轮的位置汇报游戏,学生的大脑中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位置”概念。然后教师可以对游戏的难度进行提升,如随机念出位置,相对应的学生站起来回复教师,或者其他学生报告出坐在该位置的学生的姓名。学生在课堂上不知道是否会被教师念到自己的位置和名字,因此会高度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就会得到提升。当教师点到一名学生时,他周围的同学也会紧张起来,这对活跃课堂氛围来说是非常好的。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进行游戏教学,给学生营造一种游戏氛围。举个例子来说,在开展“位置”游戏之前,学生可以通过观看视频来了解GPS等高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初步在大脑中形成“定位”概念。待学生认识到确定位置的重要性后,再结合游戏活动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三)“乐”中思
玩游戏对学生来说不是目的,而是一种学习的手段。教师在游戏前应充分注意游戏内容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小学数学课的内容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因此,教师应设计更多的开放性游戏,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发挥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比如教师可以指導学生玩“挥杆”游戏,让五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不同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接力完成所有的游戏。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的原则,如问第一个学生:“如果五根棍子是一捆的话,取出二十根棍子需要多少捆?”然后问第二个学生:“如果我现在只想要八根,应该减去多少根?”教师也可以提出综合性很强的问题,如:“小红拿了三捆棍子,然后又拿了五捆棍子。小红的妈妈让她把这些木棍平均分成四捆,每捆应该有多少根木棍?”通过认真回答教师的问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游戏对数学教学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应重视游戏的内容和形式。开展游戏是为了吸引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所以,教师在游戏前必须严格要求,制订严密的教学计划,认真规划游戏的各个环节,让课堂效率得到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徐燕.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7):71,79.
[2]金淑湘.谈小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8):112.
[3]曾燕玲.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二——教育在线[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
[4]刘巧言.探讨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论文集卷三——教改新视野[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