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2019-02-14翁江萍
翁江萍
【摘要】多声部音乐是音乐艺术的高级形式,培养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对提高学生核心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当前的音乐教学中,存在学生听觉层面浅,忽视作品的整体架构,缺乏更高层次的欣赏等现象。在教学中可以用情境带入法、图谱互动法、律动体验法、器乐演绎法、生活共鸣法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关键词】多声部作品;情境带入法;图谱互动法;律动体验法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欣赏作品占有较大比重,有包含人类灵魂思想的交响乐作品;有流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侗族大歌;有回荡身边细腻委婉的江南丝竹等。丰富和声织体的音乐作品富含深刻的思想、复杂的形式,聆听多声部作品在音乐教学中对培養和提高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7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其中,审美感知是指对音乐艺术听觉特征、表现形式、表现要素、表现手段及独特美感的体验、感悟、理解和把握。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7—9年级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其中和声对音乐意境的描绘以及音乐形象的刻画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对多声部的体验。和声织体仿佛高楼中的层层支架,架构了整个音乐作品的体系,和其他音乐要素共同构建美妙的音乐画面。
一、教学中学生多声部感知能力的现状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关注的仅为哼唱主旋律,体验音乐情绪,听辨主奏乐器等,对于整部作品全面系统的多声部感知常常忽略。究其原因,有些教师认为和声知识过于专业,教师自身解读作品的能力欠缺,遇到合唱作品常常采用分离式教学。这些现象的发生使得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仅停留在听觉的初级层面,导致学生演唱时跑调,缺少对作品整体把握的能力,最终缺失更高层次的鉴赏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的培养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要基于音乐核心素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来设计课堂的教学思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听觉体验入手,培养学生纵向聆听习惯。在教学中笔者分别采用情境带入法、图谱互动法、律动体验法、器乐演绎法、生活共鸣法,通过具体的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充分聆听,体验互动,感知多声部的音乐魅力。
(一)情境带入法
依据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指向,学生在音乐情境中能从整体上认知音乐艺术的影响特征和文化背景,能从不同题材和形式的作品所具有的音乐表现特征出发,提升审美感知能力。情境带入法是课堂常用的教学手段,初中音乐教材中大多数作品为标题音乐,可以利用作品中自带的音乐情境,解决学生直接聆听多个声部的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了多声部的美妙音效。
例1: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除了感受那细腻婉约的爱情主题旋律,音乐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形象也多次通过音乐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在主部中的“草桥结拜”这一段,小提琴化身为祝英台,大提琴则代表梁山伯,你一言我一言,仿似两人相互作揖,互道“梁兄,贤弟……”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结拜场景。在“楼台相会”的片段中,大提琴与小提琴相对比的音色与相对独立的旋律,把梁山伯与祝英台相互倾诉、呼应对答的场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情境带入法,学生能从音乐中感受到这两个音乐形象的交织,构建丰富的和声织体,理解大型音乐作品中多个音乐形象通常会采用复调手法创作表达。类似的作品还有很多,如俄国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经典作品《图画展览会》中“两个犹太人”,作曲家先用间歇、停顿、强烈的弦乐表现富人形象,后又用加了弱音器的小号在颤抖式的重复中行进表现穷人形象,最终巧妙地将两个形象结合,形成对比,建立在学生对乐器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曲家对不同人物形象的塑造。情境带入法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多声部作品中音乐形象的塑造,有一定聆听基础的初中生首先能感受到不同的声部,在这个基础上仔细聆听多声部的音响变化,从中体会到多声部音乐的声效和魅力,最终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想象带入音乐作品中,转化成属于自己的内心感受,获得更深层的听觉体验。
(二) 图谱互动法
图谱是音乐课堂教学中非常形象的教学方法,这里所说的图谱分为两种:图形谱和乐曲总谱。图形谱在音乐教学中使用广泛,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其运用生动直观的方式,将音乐音响的不同要素具体化、形象化,成为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总谱是一种以多行谱表完整地显示一首多声部音乐作品的乐谱形式,总谱看似高深,但只要用对了方法,两种图谱都能起到直观带入的教学效果。
例2:九年级下上册第三单元“西南情韵”中的《布谷催春》,这是一首侗族大歌,侗族大歌的最大特点就是采用支声复调创作而成,多声部民歌中,西南少数民族最具代表性,而侗族大歌在其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都属举世罕见,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族大歌和其他多声部作品不同之处在于,它的主旋律是在低声部区域出现的,而其他声部的支声在高音区派生,由于支声复调的概念过于专业化,在教学中亦可采用课本中的图形谱辅助聆听,感受流传千年的多声部作品。
简单几根线条加上鲜明色彩,无须过多地讲解,学生就能直观地体会到同一个作品不同声部配置的变化。直观的图形谱把抽象的多声部音乐形象化,图形谱是适用于多个年龄段的教学方法。
当图形谱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时,总谱也小范围出现。总谱一般是为合唱或交响乐服务的,总谱的运用相比于图形谱要慎重,课堂中应选择性使用,尊重总谱的准确性。
例3:八年级下册国乐飘香《欢乐歌》是一首支声复调的民乐作品,乐器以二胡、笛子为主,其他乐器灵活自如地相互对比烘托,默契协调,获得了吴侬软语式的独特韵味。曲中各种旋律乐器围绕一个共同的旋律骨架即兴发挥,成为支声复调,简单点可以理解为每个乐器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演奏主旋律,但是在教学中,让学生仅通过聆听很难分辨出旋律在哪个乐器声部加入。在一次听课中,开课教师巧妙运用了总谱,通过颜色线条画出了主旋律声部,学生清晰地寻找到主旋律在各个声部的支声变化,巧妙解决了教学难点。
图谱的运用在课堂中有点睛之用,图谱的运用基于学生对音乐的体验,目的是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作品的多声部线条,视听结合,从视觉框架上理解多声部音乐的架构,培养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的认知。
(三)律动体验法
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以身体运动来体验音乐,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感受和认知。在培养多声部感知能力的方法中,体态律动必须从音乐入手,先让学生去聆听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到音乐的各个要素。体态律动既能让初中音乐课堂动起来,又能让初中学生参与体验的同时感受到合作多声部音乐的美好。
例4:《藍色的探戈》一曲中,欧洲风格和拉丁风格的旋律交错出现,B段中主旋律是拉丁风格,但是它的伴奏音型是欧洲风格,形成了一种多声部的交织。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哼唱、学习探戈甩头动作和拍凳子分别感受不同声部效果。最后呈现的是:一组同学用Beng模唱A段旋律,一组同学用动作表现B段,再由一位同学用凳子拍出固定节奏音型X X X XX,达到三声部音乐效果。
例5:《沃尔塔瓦河》中,有月亮,有水仙的舞蹈,小提琴在高音区曼声轻歌,和声音色非常清淡,长笛和单簧管在低音区上下运行,意境深幽,竖琴美妙的音色把荡漾的水波和仙女们的舞姿糅合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聆听体验,分辨不同声部的音乐效果,想象音乐形象,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段音乐所营造的神幻色彩。学生用手或丝巾舞动表现竖琴在下方的波动,仿佛水波荡漾;用哼鸣演唱弦乐器合奏的乐句,模仿水仙女的歌唱。这个多声部的环节,可以加入肢体律动来帮助学生表达音乐的美好意境。
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认为: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跟随音乐律动的天性,在唱歌或听音乐时会下意识地做律动是人类音乐本能的自然流露。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初中生对体态律动已经不会像小学时期那么主动、自然。在多声部教学过程中,设计适合初中年龄段的分声部体态律动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还能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流动以及音乐作品中的内驱力、生命力,增强体验获得。
(四)器乐演绎法
表现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器乐演绎法就是利用学生比较容易掌握的课堂乐器,如竖笛、口琴、口风琴等,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与合作中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感知能力。教材提供了许多演奏谱例,谱例中通常有两声部旋律或配合打击乐器伴奏,如七上《友谊地久天长》,七下《红河谷》,八上《雪绒花》《大海啊,故乡》,八下《京调》,九上《念故乡》,九下《送别》,可以根据学生的演奏基础和演奏水平进行二声部的分部练习,让他们在器乐演绎中体会多声部音乐魅力。
例6:《红河谷》是一首二声部演唱歌曲,教唱二声部时会发现学生在第三乐句处三度音程处很容易跑调,经过练习后会有所进步,但根本上是因为学生缺少多声部音乐的聆听,多声部感知能力较弱。在教学中加入竖笛的辅助,让学生分别学会两个声部的旋律后,用器乐演绎法多次分组练习,再次回归歌曲本身,明显发现学生音准的提高,以及在演唱时对其他声部的关注。
这是器乐演绎法的优势之处,在掌握基本音乐要素的同时注重多声部的音乐感觉;在合作演奏的过程中培养多声部的聆听意识;在反复练习中提高多声部的感知能力。
(五)生活共鸣法
多声部作品大多是在课堂上聆听,同学们接触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流行音乐。选秀节目《中国新歌声》,在镜头前总会出现一些站在歌手背后的伴唱,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顺势和同学们探讨伴唱的作用和效果。厦门六中阿卡贝拉演唱用一种更为亲切的方式让多声部音乐走进学生心中,《稻香》《青花瓷》都是流行音乐,同学们用传统的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加入身体打击、杯子打击等元素,将流行作品演绎得别具一格。学生非常喜欢这些贴近生活的多声部体验,教师也应提供各种资源给学生,带给学生多样化的审美体验,开阔多声部音乐的视野,激发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聆听兴趣,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
三、实践反思
音乐是以声音为表现媒介的艺术,音乐审美活动在听觉体验和艺术表现中进行。通过上述方法的实践,更多的学生在聆听音乐、关注音乐要素的同时还能关注到和声织体的存在,演唱展示的时候亦有选择和声作品进行演绎,这是应给予鼓励和表扬的。在元旦演出中,有班级就尝试了阿卡贝拉这样高难度的无伴奏合唱,这些都源于学生对多声部音乐聆听习惯的培养,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有组织、有目的实施教学后的成果。
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从学生的音乐认知水平出发,通过感知情境、了解架构、律动合作和生活体验来设计适合自己、适合学生、适合教材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和生活中对多声部音乐进行更多的关注和感知。久而久之,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欣赏水平会逐渐走向更高的层次,获得更多的音乐审美体验。当然,培养学生聆听多声部音乐的习惯是个长期的过程,多声部聆听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需要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深层的体会,这也是音乐课堂教学一直需要思考和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华志红.音乐教学与音乐语言的解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3]武晶.高中音乐鉴赏课中多声部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M]. 北方音乐 ,2014(05):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