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小城市交通规划研究
2019-02-14孙广东
孙广东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交通建设也越来越完善。建设健全的交通体系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中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更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保障。但由于资源、经济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中小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加快中小城市交通体系的发展,完善中小城市交通规划,使交通体系能成为引导中小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中小城市;交通规划
引言
近年来,大中城市已逐步落实“公交优先”政策,“等车难”“上车挤”“车速慢”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改观。与此同时,省内越来越多的中小城市开始面临“城市病”的困扰,私人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居民对于公交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但大多数中小城市公交基础设施并不完善、服务水平低下、运行环境较差,公交总体发展比较落后,中小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政策急需研究。
1规划中小城市交通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网络交通日渐拥堵,交通拥堵问题正在进一步向中小城市蔓延,很多中小城市因为车辆越来越多,原有的道路无法满足车流量的顺利通行,出现了车辆出行堵塞,交通事故屡见不鲜,给市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这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使得城市资源得不到优化利用。所以,目前在我们国家私家车越来越多,机动化出行刚刚开始发展的起步阶段,在对中小城市交通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基础上,反思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交通规划理论和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2中小城市中常见的交通规划问题
2.1路网等级结构不合理
多年以来中小城市道路交通建设管理部门只重视城市主要干路的规划设计,轻视了同样有着重要作用的城市次干道和支路网的规划建设,这就使得我国城市道路网等级级配不够科学化和合理化。从正反两方面纵观国内外的规划建设经验,可以明显看出:路网合理的级配结构从主干路、快速路到支路,最合适的应为“金字塔”形,而我国中小城市路网结构以“倒三角”、“纺锤”形为主,普遍缺少支路或次干路,支路网密度指标远小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次干路、支路等辅助道路系统的缺失,造成交通生成点与干路系统缺乏过渡性连接设施,这使得城市交通集中在几条贯通性干路上,这样的境况对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分流系统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同出行距离交通的相互分离也极为不便,不同类别道路系统的交通功能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于是中小城市交通便出现了应快却不快、应畅却不畅、应通却不通、应达却不达的现象;另外长距离交通与短距离交通重叠,机动车交通流与非机动车交通、步行交通流重叠,快速交通流与普通交通流重叠,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2.2交通结构缺乏合理性
现有的交通规划未能合理地确定交通结构,以方便个体出行为主的交通结构,使得小汽车的保有量持续上涨,中小城市出现交通运行拥挤、效率低下、环境污染加剧的现象,同时导致公共交通的发展萎缩。这种不合理的交通规划结构,显然不利于城市交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基于交通规划的层面来说,土地的不同利用形态直接决定着交通的分布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交通的整体结构规划。一些城市在规划建设中缺乏交通意识,出现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分离的情形,未深刻认识到交通发展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的关系,最终未能合理规划城市的交通,使得本身较为薄弱的交通基础觀的压力加大。
2.3环境污染严重
在对城市交通进行规划时,没有认识到能源消耗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以汽车尾气为代表的污染物的排放无法得到应有控制。研究结果表明,汽车尾气含有大量有害的化学物质,例如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随着这些化学物质被大量排放,不仅臭氧层遭到破坏,酸雨、空气粉尘等问题的出现频率也逐渐增加,另外,导致环境持续恶化的原因,还包括交通噪声的污染。
3在可持续发展前提下,规划重要城市交通的策略
3.1强化城市支路的规划和建设
支路是运输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中应要明确规划支路的位置、宽度及相关配套的建设要求。另外在规划支路网的建设中,建成区中可对现有街巷进行拓宽,那些小街小巷作为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本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这里独特的建筑风格,因此在这些支路的规划和建设中应采取合适的模式,避免不切实际的拓宽和拆除,小街巷普遍存在的私搭乱建现象应予以治理,坚决拆除。改造后的街巷宽度最低限度要满足机动车通过,同时必须满足消防车和救护车顺利通行要求。
3.2完善城市交通工程设计的理念
在道路断面设计、道路交叉口设计及道路配套设施的设计中,要借助高科技手段,对通行能力、交通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打造出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设计,减少城市道路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强环保,注重美化城市道路,改善市民生活空间,保障市民出行安全,促进我国城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3提倡并推广绿色出行方式
作为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的代表,将自行车作为出行首选,减少汽车尾气给环境带来的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因此,在对中小城市进行交通规划时,提倡并推广绿色交通,不仅能够为绿色出行方式的普及创造良好的环境,还会使人们的思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选择出行方式时,将以自行车代步为代表的绿色出行方式作为首选。除自行车外,在健康、环保等方面具有优势的绿色出行方式还包括步行,如果是短途出行,步行的好处要明显大于其他出行方式,同样,在对交通进行规划时的关键,是保证人车分离,为步行者创造安全的出行环境。目前,被大多数人认可的绿色出行方式,按照优先等级进行排序,分别是步行—自动车—公共交通—单人驾驶。完善交通网络,通过对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进行建设的方式,保证中小城市道路所具有立体化水平的提高,真正做到人车分流,在提高通行效率的基础上,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
3.4推广公共交通与轨道交通的应用
轨道交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污染少、快捷方便和单次运输量较大三个方面,与中小城市交通具有的特点和需求相符,也就是說,对轨道交通进行合理应用,能够使大部分中小城市目前存在的交通问题,例如噪音污染、交通拥堵或是尾气大量排放,得到有效的解决。在对城市交通进行规划时,以满足基本要求为前提,尽量提高轨道交通的使用率,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对轨道交通规划进行整体把握,将其与地标建筑、道路枢纽相结合,保证布局的合理性、科学性,提高出行具有的便捷性。公共交通的优势主要是比轨道交通更加灵活,另外,针对城市道路情况提出的要求相对宽泛,因此,在完成公共交通的布局规划工作时,相关人员应当以中小城市的规划为立足点,以道路结构为依据,对公交路线进行调整,保证路线覆盖率得到应有的提升,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公交站点加以优化,保证人们能够通过乘坐公交的方式,到达城市中自己想去的任意地方。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城市的交通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特点,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本文以永年县为例,通过对基于可持续发展下的中小城市交通规则的研究,希望能为提高我国中小城市的交通规划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飞.中小城市优化发展中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5):3-4+6.
[2]金辉.中小城市公共交通规划问题的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6):295.
[3]瞿飞,韩宝睿.中小城市公交规划发展探索[J].森林工程,2016,(03):12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