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视野下高校课堂教学转型探析

2019-02-14杨新晓陈殿兵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杨新晓 陈殿兵

摘    要:创新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已经被赋予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在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在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较量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高校课堂这个高等教育育人的主阵地中实施创新教育,是众多教育者最为关注的实际问题之一。研究发现,全国各地高校中,普遍存在单独开设创新教育相关课程、特别设置创新教育项目及活动的情况,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效果人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乃是部分学校对创新教育理念的理解有偏差,所实施创新教育不到位,创新教育脱离学生学业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距甚远,甚至有些“走形式不走心”。真正的创新教育应该是融入课程内容、深入教学方式方法、贯穿整个育人过程特别是课堂教学这个最重要、最关键、最核心的育人过程中。

关键词:创新教育;教学改革;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9)01-0078-04

一、研究背景

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当下高等教育最具时代特色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品格。纵观当今各教育发达国家,无不重视高校创新教育的实施和开展,经过几十年的理论探索和育人实践,已经形成了理论先导、实践优化、政策保障的总体格局。例如,美国教育界就明确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人才的目标;美国的许多学术期刊都在持续关注创新教育的研究和发展,发布全美创新教育项目的排名。截止到2005年,美国2000多所高校中,大约有1600所大学开设了2200多门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其中许多大学还成立了创新教育中心、创新教育研究会等;尤为著名的是百森商学院(Babson College)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欧洲2020战略”明确了创新的重要性,并提出教育先行,设定高等教育的改革议程,支持青年一代的创新发展。在日本,发展创新能力已经被视为国策。在1996年由教育审议会发表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报告中,把创新能力视为个人在今后急剧变化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生存能力;日本的大學普遍重视产学研的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评价。在新加坡,也出现了如南洋理工大学(NTU)等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校。

在我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于1998年就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理念。从此以后,创新教育得到从“顶层设计”到“高校实践”的共同关注。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加强对创新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更是将深化高校创新教育作为高校教育改革的战略主题,指出创新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随着各地各级学校创新教育实践的不断开展以及学术界对高校创新教育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全国高校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将创新教育融入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例如,我国学者在关注世界创新教育发展趋势并结合教育实际进行了各层面及角度的学理分析,对大学创新教育的理念、模式、课程体系构建、评价、推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实践层面上,各个高校积极行动,涌现出一大批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先进典型。尽管如此,我国高校的创新教育还处在探索阶段,大部分的创新教育还处于课堂之外,仅仅关注到部分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尤其是对创新教育与大学课堂教学对接的研究尚不多见,缺乏在大学课堂中进行的实证研究,无法系统地从理论的高度解释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文章力图在这些方面作些有益探讨。

二、研究设计

研究采用三个彼此独立又互为依靠的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外期刊、专著、学术会议论文集等文献资料,广泛搜索收集相关的网络信息,借鉴最新的研究成果,梳理、总结创新教育在高校阶段实施的理论和研究结果。(2)行动研究的方法。研究选择全校师范生公共课“班级经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和“质的研究”为研究载体,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多个角度切入,进行课堂转型的实证研究。(3)逻辑论证法。在收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加以整理,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撰写研究报告。

文章在对访谈和课堂观察等质性研究数据的分析与解读的基础上,以创新教育为视角来审视当下高校课堂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层面的现状,以创新教育的基本理论、高校课堂教学理论为依据、根据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以及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试图总结出高校课堂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层面的路径和模式,以期为高校探究学生创新教育的努力贡献力量。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如下。

1.创新教育如何实现与高校课程内容的衔接?

2.如何改善现有的课堂教学设计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

3.如何进行大学生创新思维的评价?

三、研究发现

通过“命名—细化—萃取—编码—归类—架构”等质性研究数据分析的六步法对课堂观察、访谈等收集的数据的分析与解读,研究发现在创新教育的视角下,高校课堂教学的三个层面的主轴编码是:创新教育与课程内容的结合、创新教育与课堂设计、创新教育与评价。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一) 创新教育与高校课程内容的结合

对课堂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的授课内容还是以学科知识的讲解为主,着重本学科内知识点和技能点的传授。课程内容一般未能涉及本学科知识与前沿理论联系,着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设计与思考还有待提升;当前各高校的创新教育还没有完全系统地纳入到课程内容中去,多是单独开课、单独立项,缺乏与学生专业学习内容的有效对接。传统的高校课程内容仍然围绕传达知识的目标,尚未能突出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意义。高校课程内容亟须顺应创新教育的要求进行升级。例如,在分析课堂观察的数据之后,研究发现当下绝大多数的高校课程的开设还是以院、系为单位进行,学生基本上4年都是在跟同学科、同专业、同班同学一起上课,这就降低了学科内容的交叉性,进而影响教学内容的创新点,未能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搭建有效的平台。再如,有很多教师的教学设计还是继续使用5年甚至是10年之前的课件,很难体现当下相关领域的前沿知识。在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下,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也难免变成了一句空话。

(二)创新教育与高校课堂教学方法的结合

当前很多高校课堂仍然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授课层面,难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建设以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保持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及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辨、创新能力为特征的生本课堂,应当成为当下教师的思考点和课堂改革的创新点。在访谈中,学生指出,“我们的老师在进行相应的理论讲解之后,就结束了课程,而我们往往是处于迷茫的阶段。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理论与实践有什么联系以及将来如何将该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一来,很多课程其实在学期考试结束之后,所学的内容就基本上忘记了”。当学生缺乏基本的知识储备和联系实践、分析问题的能力时,创新思维的培养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三)大学生课业评价的方式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及创新教育的发展

当前大学生的学业评价模式还是以教师的单项评价为主。研究显示,虽然有的课程采取的是过程性考核方式,但是考核的方法还是以课程论文居多。单一的考核方式已经让很多学生倍感枯燥,更不要说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例如,在访谈的过程中,学生认为,“我们现在基本上每一门课都要写论文,论文的模板老师会告诉我们,然后剩下就是自己凭着感觉去写。而老师基本上也不会给我们任何反馈。论文交上去,相关的学习也就停止了”。因此,如何划分学生创新能力涵盖下的各个维度并进行相应的考查,如何用量性或质性的方式追踪学生创新能力的进步,如何衡量学生的创新成果并给予反馈,都是创新教育实施者以及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应着重关注的内容。

四、讨论及建议

(一)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培养“质疑”的习惯和能力是创新教育的源头

首选,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之一,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在创新教育视野之下,当前高校课堂教学设计面临着从强调被动的接受型学习到鼓励主动的探究型学习,从教会学生学习、运用知识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帮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前人研究成果到推动学生参与甚至主导研究、创造自己的研究成果,从重于“述旧”到追求“立新”的转型任务。培养创新人才的努力需要扎扎实实地落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高校课堂教师需要对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团队建设、能力提升、评价反馈等每一个环节进行服务于创新教育目的的升级改造。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从创新教育视角出发对高校课堂转型进行研究,一方面可以推动高校课堂教学理论在新时期的进一步拓展,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当前创新教育理论当中的高等教育阶段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对形成我国完整的创新教育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质疑是创新思维的源头活水。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形成对权威尊敬但不迷信的思维习惯,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思考“教师应当如何提问,学生才会思考”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习惯的养成。研究表明,宽容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开放性的问题,应用和分析类问题,综合和评价性问题往往更能够鼓励学生进行主动的、创造性的、假设性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形成新的观点和想法[1-2]。

最后,教师应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利用自身的创造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发生的互动环境。该环境应当具备三个特点:一是共建。师生间通过对话,共同探究创新思维和创新力在相应环境下的内涵、特征、实现方式及结果的评估,进而收获创造性和非创造性的成果。二是协作。在共建的环境下,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们通过不同的协作方式,将自己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在完成相应的任务过程中培养创造力。三是榜样示范作用。相应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要通过行为向学生展示如何激发和实现自身的创造力,做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楷模。同时,协作学习中的学生之间也可以形成不同方式和不同类型的示范典型,从而促进整个教学系统处于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良性循环之中。

(二)多学科、跨学科,实现学科之间联动、协同是创新教育的基本模式

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打破思维壁垒,训练学生形成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创新点的产生往往源于学科的交叉处。从我国基础教育近年来发展的趋势看,义务教育阶段在形成以主题代替学科,倡导学科交叉,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多面向、立体化、多元系统思考和创新思维层面进行了有益的理论和实践探究。而目前高校层面却缺乏相应的联动机制。高校应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尝试。

首先,创新育人模式,实现学科之间的联动。从当前高校的实情出发,在育人过程中,通过学生团体活动,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组建兴趣团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模式学习和探索学科前沿、跨学科边界的知识和技能,为创新思维形成和创新点的产生打好基础。互联网时代的学习和探究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学习平台由单一的课堂拓展到线上线下,出现了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各种形式,这意味着学生如果想要学习,着眼于提升以创新力为核心的素养能力,就必须在跨学科的探究与合作中拓展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形成多角度研究、多元化参与和多元方式整合的学科互动、联动学习模式。

其次,实施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高校及其所属的研究所要在发展自身创新模式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研究优势,找准目标,定好位,建立研究方向明确、组织有序、责权利相统一的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项目。一方面,可以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服务于市场的同时更好地把脉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或创业提供相应的实践环境,甚至是资金来源,从而提升学生乃至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

(三)动态、多元化评价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及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抓手

评价体系的改善是培养、引导大学生创新思维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抓手。评价体系的探究和研发应该摒弃注重数字量化性导向、静态的评价取向,应建立能力导向的、动态的包含不同评价方式优点的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课程标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相关创新知识和技能的形成和发展[4]。高校評价体系的改善要关注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及评价主体等层面的问题。

首先,评价方式的改善。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对评价方式进行改善,这是由创新的特质决定的。创新通常意味着创新者要在探究和思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有别于常规或者常人思路的见解,进而改进或者创造原来不存在或者不完善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其显著的特点是新颖性和恰当性[5]。创新的特质决定了评价方式应当由单一的、结果导向的评价方式转向过程性的、转化性的集评价、反馈、思考、学习于一体的融合评价模式,进而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模式和方法体系。

其次,评价内容的改善。创新思维及创新教育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评价内容的改善。评价内容要侧重于考查学生结合课程内容在筛选、比较、分析、综合之后的思维能力和解释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能够进行跨学科的举例,进而进行举一反三的思维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评价内容要建立科学的评价维度,可以从“想法与机会、资源的收集与运用、制订行动计划以及实际行动”等几个维度进行[6]。

最后,评价主体的改善。评价主体要坚持内部评价与外来评价的统一。所谓内部评价是指来自于学生及教师的评价。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情景中形成对自己及其他同伴的表现进行辩证的评价,进而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所谓的外来评价是指来自于协同育人的用人单位的评价。这样就可以从外来的、企业的、市场的视角来评估现有学生发展的模式是否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创新教育及创新思维所达到的水平。

(四)高校教师自身素养的提升是创新思维及创新教育的重要保障

高校课堂教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第一责任人,自身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更要根据大学生的学习特点、年龄特征、心理需要等设计和实施适合本专业、本学科、本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能力将决定创新人才的质量,提升高校教师自身的水平是关键。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从以下两个层面做出努力[7]。

一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反思自身的学习过程,根据创新教育及创新思维的要求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形成自我创新的激励机制。教师个体首先要成为创新教育及其理念的开拓者和践行者,要从自身做起,倡导自主性、探究式学习,通过研读研究领域内的前沿理论和实践,进行本学科、跨学科的思考与探究,从而更好地设计相应的教育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潜能。

二是开展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从现实问题出发,用科学研究的手段切入,以团队协作的方式进行阅读讨论、联想推理、实验探究等不同形式的本学科、跨学科的实践活动,在探究中拓展,在拓展中思考,在思考中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潜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个体,进而彰显创新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高校课堂是高校教育及高等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加强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任务主要落实在高校的课堂中。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人才。尽管当前各行各业对于创新的认识、讨论、研究及实践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关于创新的资源在互联网平台等处遍地开花,但对于大多数高校学生来说,增强创新意识、孕育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却仍然离不开系统的高校教育与合格教师的引导,更离不开常规的课堂教学环境日复一日的浸润。高校课堂要顺势而为,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打通学科通道,协同共建,通过教育教学设计和评价的改善,引导学生创新习惯和创新思维的形成,从而提升高等教育的创造力,为实现由“中国造(Made in China)”到“中国设计(Designed in China)”的中国梦贡献高校应有的力量。

参考文献:

[1][美]南希·塞西尔,珍妮·法菲尔.老师如何提问,学生才会思考[M].刘夏青,孙明玉,刘白玉,等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37-51.

[2]JACKSON,N.,OLIVER,M.,SHAW,M.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M].San Francisco:Taylor &Francis Group,2006:53-60.

[3]冯美红.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6,(5).

[4]陈殿兵,杨新晓,赵雷洪.美国基础教育评价体系PARCC的评析及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6,(4).

[5]STARKO,A.J.Creativity in the classroom[M].San Francisco:Taylor & Francis Group,2010:29-32.

[6]崔军.欧盟创业能力框架:创业教育行动新指南[J].比较教育研究,2017,(1).

[7]程方荣,袁广林.优秀的研究者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良师[J].高校教育管理,2017,(1).

猜你喜欢

创新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