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病人踝臂指数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相关性分析
2019-02-14严丽龚建忠孔令怡
严丽,龚建忠,孔令怡
糖尿病属于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其主要特征为慢性高血糖,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其中有95%左右病人为2型糖尿病[1]。而随着糖尿病病程的不断延长,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也逐渐增加[2]。且有研究报道显示,糖尿病病人出现肾脏疾病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十几倍,其中糖尿病史超过20年的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概率更是高达95%以上。由此可见目前临床上糖尿病肾病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3]。其中踝臂指数(ABI)是目前临床上用以反映外周动脉疾病严重程度的一种指标,而微量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指标[4]。本文通过对2型糖尿病病人ABI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ACR)值的相关性并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早期有效诊断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指标与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海南省洋浦开发区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人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32例,女性68例,年龄(65.4±10.3)岁,年龄范围为61~88岁;病程(12.4±3.5)年,病程范围为2~27年。所有病人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制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即符合以下三项中任何一项均判定为2型糖尿病[5]:(1)空腹血糖≥7.0 mmol/L;(2)口服糖尿量实验时2 h血糖≥11.1 mmol/L;(3)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5%;(4)在伴有典型高血糖或高血糖危象症状的病人,随机血糖≥11.1 mmol/L。排除标准:(1)非2型糖尿病病人,如妊娠糖尿病以及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病人;(2)近期接受过肾毒性药物治疗者;(3)伴有其他肾脏疾病者;(4)尿路感染、发热、急性心功能不全、急慢性肝病以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本研究符合海南省洋浦开发区医院伦理学要求,病人或近亲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对所有病人的ABI水平进行测定,并按照ABI检测结果将所有病人分为两组:其中ABI正常组(ABI在0.9~1.3之间)148例,ABI下降组(ABI<0.9)52例(ABI>1.3的病例较为少见,且本次研究收集过程中也未收集到ABI>1.3的病例,因此对于该类病人不予以考虑)。采用日立 71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病人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晨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尿肌酐等指标水平进行检测,并计算得出ACR。采用VP-1000型外周血管动脉硬化监测仪检测病人的ABI:在检测前要求病人休息10 min,随后取仰卧位,采用SD2多普勒仪与无液血压计(均购自北京蓝讯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检查病人的足背动脉、胫后动脉与肱动脉血压的比值,即为ABI值。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以及ACR情况。同时,将ABI下降组病人分为轻度下降组与中度下降组,对比两组ACR水平的差异。其中双侧ABI中任意一项0.7≤ABI<0.9即为ABI轻度下降,双侧ABI中任意一项0.4≤ABI<0.7即为ABI中度下降。
2 结果
2.1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的比较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资料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的比较
2.2两组病人各项临床指标水平对比两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I下降组病人的ACR为(2.5±0.5) g/mol,高于ABI正常组病人的(1.4±0.3) g/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362,P<0.001)。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指标水平比较
2.3ABI下降组病人ACR异常情况比较ABI轻度下降组病人ACR异常率为58.82%(20/34),与ABI中度下降组的88.89%(16/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4,P=0.025)。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ACR异常情况比较
2.42型糖尿病病人ABI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得,ACR与ABI呈负相关(r=-0.523,P<0.001)。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2型糖尿病病人ABI与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2.5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ABI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CR是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ABI的危险因素。具体数据见表5。
表5 影响脑出血后并发迟发性脑水肿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糖尿病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6]。而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病人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由于其通常会导致糖尿病病人出现肾功能障碍、衰竭,加之病死率随着糖尿病病程的逐渐延长而增高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临床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7]。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中血流动力学改变、氧化应激和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一系列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家族遗传等均可能是其影响因素[8]。此外,2型糖尿病在发病早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病人的临床症状通常不明显,从而导致了临床漏诊、误诊情况的发生。而当病情逐渐进展至临床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后,病情大多已无法逆转,临床尚无特效的治疗方式,且绝大部分病人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对病人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9-10]。
ABI主要是临床上用以评价病人下肢血管阻塞与狭窄情况的敏感指标,可有效反映病人外周动脉疾病严重情况并可对心血管疾病预后进行有效评估。其作用原理是动脉狭窄引发狭窄远端灌注压明显下降,而下降幅度基本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11]。而尿微量白蛋白是临床上用以诊断早期肾病肾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且ACR可较为准确地反映病人肾脏蛋白排泄情况,从而可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诊断[12]。本文研究发现: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表明了年龄、性别以及病程均不会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ABI水平造成影响。与此同时,两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了2型糖尿病病人的ABI水平变化均与上述指标无明显相关性。同时也表明了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无法有效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而结果显示ABI下降组病人的ACR异常率为69.23%(36/52),显著低于ABI正常组病人的18.24%(27/148)。这表明了2型糖尿病病人的外周血管疾病可能与糖尿病肾病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崔瑶等[13]的研究报道表示,ACR的异常是病人血管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特征之一,亦是评估肾小球早期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此外,ABI轻度下降组病人ACR异常率为58.82%(20/34),与ABI中度下降组的88.89%(16/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可能随着ABI下降的越多,发生糖尿病肾病的风险也就更大。而杨卉、郑小兰[14]的研究报道也显示了在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下ACR是携带负电荷的,根本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过屏障,但当肾小球遭受损伤时,即使损伤程度较为轻微,也会导致病人出现微量蛋白尿。另外,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可知,2型糖尿病病人ABI与ACR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这与杨卉等[15-18]的研究报道相一致,说明了ABI可成为临床上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指标,亦为临床治疗、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思路。另外,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CR是影响2型糖尿病病人ABI的危险因素,这充分证明了上述结果。需要指出的是,ABI与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因素均无相关性,原因主要可能与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有关,今后可考虑增加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ACR是临床上公认的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指标,而我们的研究发现ABI与ACR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推测ABI也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预测指标。临床工作中可通过对上述两项指标进行检测,有利于临床发现糖尿病肾病,进一步为相关干预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指导,最终达到有效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目的,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