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云县: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家园

2019-02-14殷宏图

城乡建设 2019年3期
关键词:灌云县小镇规划

■ 殷宏图

江苏省灌云县通过几年的探索,提出了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力打造拥有独特优势的特色小镇,有效地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精准脱贫,促进了全县镇村建设提质升级。

一、美丽家园建设概况

(一)守护绿水青山,推进绿色发展

灌云县把加快发展旅游业作为树品牌聚活力、实现绿水青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着力点,以特色小镇建设为抓手,提出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社区功能的综合体系,探索推进旅游景区、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功能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从单纯的三产服务业变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旅游建设为动力,不断推进项目建设,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不断提升,县域旅游发展步伐稳步加快,全面掀起了旅游大发展的蓬勃浪潮。

(二)坚持规划引领,提升整体品味

灌云县聘请国内顶级设计师按照全国一流的标准,大手笔编制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和大伊山、伊甸园、伊芦山、潮河湾等重点片区、新沂河百里生态画廊、燕尾港海滨旅游建设规划,形成以总体布局为龙头、重点景区规划为核心、基础配套规划为支撑的全县旅游规划体系。融合发展是我县旅游发展中重要特点,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放到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将新农村建设和特色小镇打造结合,融入特色小镇理念,重点规划了伊尹小镇、镜花缘小镇、休闲骑行小镇等8 个特色小镇项目。

(三)彰显个性特色,建设美丽家园

灌云县风光秀美、文化厚重,发展旅游业得天独厚。特色小镇均以自然资源、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为条件,坚持深挖、延伸、融合产业、文化、生态、旅游和社区等功能,着力推进生产、生活、生态“三个融合”和宜业宜居宜游“三个结合”,形成了各自产业特色和支撑。一是注重生态功能。大伊山是国家4A 级景区,素有淮北平川第一神山之称,自古就有“十里青山半入城”之美誉,坚守生态底线,保留原汁原味的自然风貌,致力打造山水相拥宜居之城。二是突出产业功能。把特色小镇建设成为特色主导产业集聚区。燕尾港镇和杨集镇作为全国重点镇名单,重点打造港口和现代物流业特色小镇;依靠特色内衣而闻名全国的东王集镇打造别具一格的“风情小镇”。三是发扬文化功能。大力挖掘民俗文化,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平台。伊芦山景区以发展特色生态休闲农业为主线,建成以康养为主题、以伊尹为文化源头、以中药材种植加工为特色产业,集文化体验、康养锻炼、健康饮食、养心养性、田园休闲等8 个方面为一体的特色景区。

二、美丽家园建设存在问题和不足

(一)认识不足,是高质发展的瓶颈

把特色小镇建设提升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高度的认识还不足,政策支持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在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和资金保障上倾斜度还不够,广大群众对特色小镇的理解、支持还不到位。灌云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建设主体由各乡镇政府负责,行业指导由县农工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村集体经济薄弱不能有效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导致部分存在“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现象。

(二)基础薄弱,是氛围打造的软肋

缺乏在业内特别是省市、全国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培育发展任重道远,产镇互促共生、融合发展的生动局面远未形成。有的特色产业总量不大,普遍存在分散式布局、粗放式发展、原始化积累等特点,没有形成品牌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另外,受历史欠债和经济基础的限制,土地调规、专业性、技术性人才严重缺乏是特色小镇建设最大制约。

(三)征收困难,是项目建设的短板

项目选址因为与农户之间发生矛盾,致使项目落地有难度,有些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因为土地问题无法协商而再三调整规划,影响了建设周期和进度。

三、美丽家园建设的建议

(一)强化农民共识,营造浓厚氛围

开展包抓帮扶活动,动员各级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园区和经济组织,了解民情民意,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采纳村民、党员代表的合理意见。把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和乡风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进团结友爱、移风易俗、孝亲敬老、诚实守信生活方式和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

(二)加快科学规划,彰显特色文化

1.注重规划的衔接性。好的规划和理念是成功的一半,顶层设计建议在“五个结合”上发挥引领作用

一要与当地自然风光结合,立足山、水资源,立足“特”字,凸显自然特色;二要与国家支持政策结合,特别是要紧扣党的十九大“乡村发展战略”,争取国家特色小镇建设方面的支持,立足“大”字,做出大文章,实现大作为、大带动、大发展;三要与群众的参与性结合,发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融”字,加快产业集聚,延伸产业链,实现融合发展,带动群众致富。

2.明确开发范围

突出功能集成,推进“多规合一”,体现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突出节约集约,合理界定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严格划定小镇边界,特色小镇必须“求精不求大”,一般其规划面积不宜超过3平方公里,建成面积在1 平方公里左右,聚集人口1 万至3 万人。

3.凸显“特色”文化元素

将重点项目尽量集聚在小镇核心区,建好展示小镇基本情况和历史文化、进行商务活动和接待来访等多功能的“小镇客厅”。在建筑风格上应当富有本地文化特色,或具有地方历史人文特征。

(三)实施分类布局,发挥特色优势

一是发挥好旅游功能。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类的特色小镇对生态环境有天然的要求,应从消费者体验本身出发,注重生态、文化体验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产品制造类的工业特色小镇,应摒弃搭周边成熟景区“便车”的思路,重点做好产业旅游资源和体验旅游资源开发,讲好特色产业的发展历程与历史故事,创设相关产业产品的风情体验区。例如,灌云县大伊山温泉是省内变质岩地区勘察成功的水量最大、温度最高、水质最好的,要围绕这一优势深度开发、综合利用,打造灌云特色旅游名片。二是发挥好文化功能。一方面应重点开发自然生态文化、人文历史文化和乡土民俗文化,保持地域特有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发创新文化,使创新资源、时尚元素等与本地传统产业充分交融,激发各类创新文化要素。三是发挥好村社功能。大部分特色小镇是和周围居民生活场所融为一体的,必须把特色小镇建设和村社建设结合起来。村社居民和特色小镇要共同参与决策、实施和评估过程,促进村社参与特色小镇的管理,特色小镇应帮助和促进村社的经济发展,特色小镇要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政策也要听取居民的意愿;吸收居民为特色小镇的工作人员,使农民有参与就业的机会。

猜你喜欢

灌云县小镇规划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江苏灌云县“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种养模式
小镇(外一篇)
浅析灌云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鹅、鹅、鹅,曲项奏响扶贫歌——灌云县绿缘鹅业专业合作社扶贫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