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木雕文化在生态廊道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19-02-14

山西建筑 2019年18期
关键词:浙中东阳廊道

詹 科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东阳 322100)

1 概述

生物的多样性关乎人类大计,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稳定和食品安全的保证。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减少。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世界各国达成了共识,要采用有力措施优化生态环境、构建全方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

生态廊道的出现和发展,印证了世界各国保护生态环境的决心,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效。其中,美国地广人稀,许多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生态环境完整度较高,生物多样性破坏较少,构建的生态廊道以景观园林美学为重要原则,初期的核心功能就是满足人们的游憩需求,此后随着城市快速扩展,开始逐渐重视有着重要生态功能的自然形态,如山体、水系、植被,也开始保护生物的迁徙通道,并根据不同的生态廊道单元,采用不同的构建方法;欧洲由于大部分地区处于地中海式气候区,河流交错,森林覆盖率高,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以保护自然生态的本体性为主,强调自然景观保育,其在20世纪早期就将山体水系、森林郊野、城市公园、农牧区域串联起来,形成生态廊道,为城市居民提供原生态景观[1]。

国内由于城市化进程还在加速,构建生态廊道应在满足城市建设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将自然生态区域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多功能的综合体。然而,部分城市的生态廊道建设过于借鉴西方景观园林学的规划方法,千篇一律、没有文化内涵,体现不出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逐渐流失。

泱泱古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国内生态廊道的建设除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和满足民众的生活需求外,更应保护文化的多样性、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

2 浙中生态廊道建设现状

2017年年初,金华市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断,抢先开展了经过科学研究和规划的全市域性的浙中生态廊道建设,取得了一定效果,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廊道建设目标明确。

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以生态为基、以江河为脉,将生态保护、休闲旅游、文化体验、产业发展融于一体。其廊道建设目标明确,要形成一条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脊;一条传承八婺文化、体验婺学特色的文化脉;一条旅游观光、市民娱乐的休闲廊;一条优化城乡空间、重现江河美景的景观带;一条引领产业发展、协同创业的经济轴。

2)生态廊道建设规划完善。

为规范、科学地推进浙中生态廊道建设,金华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浙中生态廊道的若干意见》和《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市生态廊道建设办公室也出台了《浙中生态廊道建设导则》,并相应配套“林业建设、绿道建设、农业建设、水利建设、文化建设”这五个专项规划。目前,金华市各县(市、区)也已基本完成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整个规划体系自上而下、层次分明、内容实际、可操作性强,能够确保生态廊道建设整体步调一致、形象各不相同[2]。

3)生态廊道建设偏向景观形态塑造,缺乏文化内涵。

尽管在生态廊道建设理论和规划编制中都明确了文化体验的重要性,杜绝千村一面、千廊同貌,但经过实际项目调研信息反馈:部分生态廊道建设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单纯地实现廊道在景观视觉上的效果、强调景观形态的塑造,进而忽视了生态廊道的文化体验功能,这就直接导致已建成的部分廊道更像景观游憩道或市民公园。

3 木雕文化融入浙中生态廊道建设

地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最显著的特征和符号。在生态廊道的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文化的建设,就好像脱离了灵魂的躯壳、生硬呆板。因此,我们要将金华地区各市、县、乡等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加以整理,以浙中生态廊道这一条“金线”进行串联,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与魅力,真正使得八婺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木雕文化发展至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其独特的木雕技艺不仅路人皆知,还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作为八婺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中国四大木雕之首,其蕴藏的木雕文化博大精深,将其融入到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中,作用非凡:

1)记录历史变迁。

木头作为一种独特的记录载体,不同于纸张、布匹,更易于保存和展出;而木雕以其独有的雕刻技术,经过艺术加工,能将当地的历史变迁、名人名事、风俗习惯等一一记录,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特别是东阳木雕,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它记录了历史演变的进程,承载了民众生产生活、世俗信仰习俗的现状,是每个时代鲜明的文化符号,折射出不同时期人们所认同的思想观念、所追求的生活状态、所向往的精神追求等。

2)表达美好愿景。

“艺术源于生活”,木雕作品多寓意婚姻美满、子孙繁衍、生活幸福等至善、至真、至美的精神追求,文化内涵丰富,能使人们在艺术享受的同时得到心灵的震撼。木雕匠人们常用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等创作方式,将具有吉祥寓意的如孔雀、乌龟、麒麟、仙鹤、梅花鹿等动物图案,梅花、松柏、牡丹、莲花等植物图案作为雕刻题材,表达人们趋吉避祸、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景。

东阳木雕变化丰富、技艺高超,能将作品的内容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其内容雅俗共赏、平易近人,既有耕樵渔读、神话传说,也有民间小调、诗词歌赋,无不展现美好的生活。

3)教化社会大众。

东阳木雕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一直就和人类息息相伴,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木雕文化则默默地根植于普通百姓的心里,起着一定的教化作用。木雕匠人们将传统故事进行再创作,借助雕刻图案塑造出特定的情景画面,默默地影响人们的认知方式、行为处事、道德伦理等各个方面。如《桃园三结义》这一木雕作品,详细刻画了在桃园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义的故事情节,表达了“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的兄弟情义;如《岳母刺字》这一木雕作品,则详细刻画了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的故事情节,深刻地表达了忠君报国、为国献身的精神,更有一种“国破家何在”的爱国主义情怀。

在当下,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缺少这些优秀的木雕作品,其蕴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对于建立和谐社会都有着深厚的意义。

4)弘扬工匠精神。

木雕匠人学艺“三年学徒,四年伴作,日复一日,一刻不歇”他们在传承手工技艺的同时,也传递给下一代坚持、专注的精神,这是手工匠人所具备的特殊气质。这种气质的培养,无法依靠现代的工业化运作方式,只能依赖师徒之间情感的交流和行为的感染。工匠精神的传承,很难以文字记录,大多依靠言传身教、于细微处见功夫。

东阳的木雕匠人将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雕刻环节,木雕作品“构思、设计、选材、修光、装配,短则几月,长则几年”,极度注重细节,不断追求完美和极致,给客户无可挑剔的体验。东阳木雕的发展之路,正是我们所追求的中国制造之路。

4 东阳木雕在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浙中生态廊道的建设,不仅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更是为了传承和发扬八婺文化、展现婺州大地的美好风光。金华名人辈出,文有宋濂、武有宗泽、医有丹溪、曲有李渔。生态廊道建设,就是要串联八婺大地的文化古遗、名胜古迹、历史村落和现代街区,打造一批具有浓厚历史情怀的现代小镇、休闲长廊和市民公园;东阳木雕作为八婺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1)遵从自然,表达设计主题。

生态廊道设计者在进行廊道设计的时候,大都是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尤其是与自然共生的原则,进而突出生态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设计主题。

东阳木雕为了贴近大自然,保留原木的纹理和色泽,突出精湛的雕刻技艺,木雕作品仅施清漆,被称作“清水白木雕”。它这种独特的雕刻形式,能够让人产生深刻的印象,清晰地再现廊道设计所要表达的主题内容;它是一种原生态的、毫无环境污染的雕刻艺术,不仅能很好的与环境共生,而且美观大方、与自然融为一体,给人带来非凡的视觉享受。

除此之外,东阳木雕在创作过程中可以采用不同的雕刻题材和木雕技艺,能够充分适应廊道建设需求。浙中生态廊道的建设也是文化廊道的建设,木雕中蕴含的人文气息、人文精神也能使整个廊道设计主题鲜明、地域文化浓郁,彰显文化廊道的建设内涵。

2)题材丰富,承载诗路文化内涵。

浙江省为了推动“文化浙江”建设,实施了多个“诗路浙江”建设工程。浙中生态廊道建设恰逢其会,应积极融入“诗路廊道”概念,将文化的内涵进一步加深、扩大。为了彰显“浙中诗路”的独特文化内涵,“诗路廊道”不仅需要打造一批“诗情画意”的人居小镇和村落,更需要将李白、苏东坡、王阳明、李渔等文化巨擘的名篇佳作以某种形式展现出来。

东阳木雕传承千年,雕刻技法高超灵活、雕刻创作方便快捷,正是承载“浙中诗路”文化内涵的最佳载体:我们可以通过木雕图案的形式将旅居金华的诗人故事、名篇佳作展现出来,可大可小、可平面可立体、可简洁可繁杂,通俗易懂、老百姓易于接受。东阳木雕构图大气、形态包容、层次细腻、图像传神,在长达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它不仅吸取了国画中的散点透视与留白方式,又将西方艺术的点线面、阴影等元素融入雕刻内容,其创作方式传统而又大胆,再运用神乎其技的雕刻技艺,完美地再现所要表达的创作内容和寓意。

另外,东阳木雕的作品还具有美术、实用双重价值,很符合婺学中“讲实事、究真理、求实效”的致用观:首先,东阳木雕能够对图案进行丰富的艺术处理,不仅能够文字雕刻诗词歌赋、名人传记、“婺学”经典遗著,更能以某种图案的形式展现诗词、文学的意境;其次,东阳木雕的雕刻部位选择灵活多变,不改变物品原有的使用功能,将木雕作品的雕刻内容与作品的实用性进行高度统一,从而使木雕作品既具有艺术性,也具有实用性。

3)视觉统一,雕饰材料不拘一格。

传统的东阳木雕,主要施于梁、枋、柱、门、窗、隔扇的等木构件处。雕刻用材有椴木、白桃木、香樟木、银杏木等。然而,木材有着自然的寿命年限,且随着岁月侵蚀,老化和受损不可避免;此外,为保护生态环境、亦不宜大面积使用。

在生态廊道的建设中,有很多的建筑、园林、景观处于室外,风吹日晒、维护不易。我们应不拘一格,多探索、多尝试新的雕刻材料。只要保留东阳木雕的文化内涵和雕刻技艺,取其神韵、保持相似的视觉性,雕饰材料可丰富多样,可木、可石、可砖、可金属、可树脂。而且这样一来,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使得东阳木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广泛的传承,还能让雕饰的部位大大增加,如门楼、照壁、围墙、阶石、普通地面墙面等。

5 结语

作为“小邹鲁”的金华,是浙学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八婺文化的发源地。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一定要把握机会,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积极弘扬和发展八婺文化。因此,可以通过东阳木雕这一极具代表性的手工技艺,装饰建筑、园林、景观小品,打造富有文化气息的高品质生态廊道,更能将“婺文化”以雕刻的形式展现出来,传承和发扬八婺文化,让人们在生态廊道中不仅能观山、看河、望景,也能品味人文、历史、风情。

猜你喜欢

浙中东阳廊道
古韵东阳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人大代表约见制度的东阳实践
在“商”就要在“言商”上有新作为——浙中新报着力做好“商”报道的探索与实践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地方媒体如何讲好本地故事——以《浙中新报》“一带一路”新闻报道为例
大学生服务浙中崛起大局的实践与思考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