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腔癌患者经颈入路留置胃管的护理效果观察

2019-02-14黄素颖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9年24期
关键词:鼻胃口腔癌胃管

黄素颖

口腔癌具体是指发生于口腔的一类恶性肿瘤总称,在40~60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该病发生和长期嗜烟嗜酒、炎症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有着密切关系[1]。患者临床特征是口腔麻木、干燥感或者灼热感,结节、出血以及肿块等,已对其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临床治疗时多选择手术方式,术后常行鼻胃管留置,能确保患者的能量供给,提高其生存率,促进其伤口愈合[2]。但术后留置鼻胃管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舒适度较差,易使其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等,且鼻胃管固定易出现滑脱,不仅会增加患者痛苦,同时还会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本院对口腔癌患者的胃管留置方法进行改进,在口腔癌患者术中应用经颈入路留置胃管,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手术的口腔癌患者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有63例。对照组中男38例,女25例。年龄在28~72岁,平均是(56.25±10.38)岁。观察组中男39例,女24例。年龄在29~71岁,平均是(56.30±10.3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3]:(1)均与口腔癌临床诊断标准相符;(2)均与胃管留置适应证相符;(3)均自愿参与此次研究并得到患者知情同意;(4)得到院内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排除标准:(1)中途死亡者;(2)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1.2.1 胃管留置方法 对照组于术后留置鼻胃管,采取半卧位,在胃管前端涂抹润滑剂,将胃管末端开口关闭或者钳闭,清洁鼻孔后缓慢顺鼻道插入胃管,到达咽喉部位时应嘱患者进行吞咽动作,同时慢慢送下胃管,成人插入胃管深度通常在50~55 cm,用注射器进行抽吸,观察是否有胃内容物或者胃液流出,以判断胃管有无插入至胃腔,确定胃管在胃内后应对胃管深度进行调整,将胃液抽尽,并进行妥善固定(即用丝线箍紧鼻孔处胃管,注意维持管腔通畅,后提拉丝线至前额,用鼻贴分别将胃管固定在鼻尖与脸颊处),最后标记好插管深度。

观察组于术中行经颈入路留置胃管,操作方法如下:术中用直角钳尖端将胃管尾端夹住,穿过皮肤切口与钝性分离的通道,直至咽部。后用手将胃管经过食道送进胃部,具体送入深度应因人而异,一般情况下在40~45 cm[4],后于皮肤切口位置用2-0丝线进行缝合1针,并固定于胃管上,以防胃管发生意外脱出。

1.2.2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和患者加强交流沟通,取得其信任,对存在担忧和恐惧的患者加强安慰和疏导,给予其更多关心,充分了解其需求并尽量满足,给其详细讲解疾病、手术有关知识、配合要点、留置胃管的必要性和目的以及置管不适原因及缓解方法等,告知其插胃管属于无创操作,可邀请其他病友现身说法,耐心了解患者的疑问,并消除其紧张等不良情绪[5];(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和低脂肪饮食,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3)口腔护理:餐后应及时漱口,维持口腔处在清洁状态,指导患者掌握张口训练方法等[6];(4)社会护理:指导并鼓励患者身边的家属、同时以及朋友等给予患者更多支持和关心,增加与患者的沟通及接触,有助于缓冲应激事件给患者情绪造成的影响。此外,还应注意确保胃管畅通,定时进行清洗以防阻塞,每次鼻饲前护理人员需确保胃管的位置正确[7]。

1.3 观察指标

(1)舒适度:由专业护理人员给患者恐惧及疼痛等主观感受进行分值量化,0分代表无不适,1分代表轻度不适,2分代表中度不适,3分代表重度不适,取总分的平均值,得分<1分:轻度不适;得分在1~2分:中度不适;得分>2分:重度不适。(2)胃管滑脱及感染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18.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 )表示,选择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舒适度

观察组轻度不适人数较对照组多,重度不适人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度不适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胃管滑脱和感染情况

观察组未出现胃管滑脱,发生率是0.00% ,对照组共3例出现胃管滑脱,发生率是4.76%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73,P>0.05)。观察组未出现感染,发生率是0.00% ,对照组有1例出现感染,发生率是1.59%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5)。

表1 对比两组舒适度 [例(% )]

3 讨论

口腔癌患者术后常需留置胃管,而咽喉部咽上神经与声门裂下喉返神经对于异物刺激较为敏感,临床需积极探索出更加人性化的胃管置管技术,以提高患者舒适度[8-9]。

有研究提出[10],既往留置经鼻胃管的一类患者常抱怨胃管会影响自身美观,导致其正常人际交往受到影响,他们害怕被人嘲笑,已经严重影响其康复信心与日常生活。而经颈入路留置胃管在术中即可进行插管,能减轻患者痛苦,同时术中妥善缝合皮肤切口,并固定在胃管上,胃管不易滑脱。口腔癌胃管留置时间较长,经颈入路置管较经鼻置管更加美观,可减轻对鼻黏膜的长时间刺激。留置鼻胃管的患者在因头部动度较大,因此滑脱或因不适自行拔管的风险较大[11-12],而经颈入路置管相对固定,患者不会因不适而自行拔管,可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轻度不适人数较对照组多,重度不适人数较对照组少,胃管滑脱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提示口腔癌患者术中采取经颈路入置管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胃管滑脱的发生。对照组3例胃管滑脱患者均被护士及时发现。观察组有1例出现感染,对照组未出现感染,分析原因可能是经鼻置管无创口感染的风险,而经颈入路置管因颈部有创口,属于Ⅱ类创口,因此,有一定感染风险,需要每日进行两次碘伏消毒,维持局部干燥。

综上所述,对口腔癌患者术中应用经颈入路留置胃管护理效果更佳。

猜你喜欢

鼻胃口腔癌胃管
胃管体外部分破裂的处理小技巧
一种便于确定胃管导入位置的胃管设计和应用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改良鼻胃管固定装置对降低鼻胃管滑脱率、皮肤损伤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评价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鼻饲营养正确定位鼻胃管置入长度的研究进展
纯属误解[绝不能插鼻胃管]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高龄吞咽障碍患者不同体位留置胃管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