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心养老骗局:名为“养老服务”,实则非法集资

2019-02-14中工网

晚晴 2019年1期
关键词:爱老养老服务理财产品

案情回顾

年近70岁的王老太与被告爱老公司签订了《养老服务协议》,协议约定:在协议的一年有效期内,王老太可以选择入住爱老公司经营的养老服务连锁基地。该基地提供生活起居、康护保健、每日三餐等项目。王老太只需要向爱老公司一次性支付履约保证金10万元及综合年费500元。协议有效期内,若王老太接受基地提供的住宿、餐饮等服务,相关费用爱老公司会直接从王老太支付的保证金中予以扣除。如果王老太不需要支付相关费用,爱老公司在协议期满后的10日内全额退还王老太支付的保证金。

同时,双方签订的《产品补充协议》约定:如果王老太及其指定人员选择未入住养老服务连锁基地,协议期满后,爱老公司将给予王老太所交纳保证金年化收益率8%的现金消费补贴。

上述协议到期后,爱老公司称因其资金问题无法如期兑付本金,并向王老太出具还款计划,承诺分期支付投资本金及约定的现金消费补贴。王老太多次催还未果,并已无法联系到爱老公司,故将其上诉至法院,要求其履行还款承诺。

法院审理后认为,本案中所谓的“养老服务”及现金消费补贴就是吸引老年群体投资的变相高收益承诺。双方签订的养老服务协议采用了一种变相承诺高息的方式,给予投资者选择权。投资者可以选择消费抵扣投资,也可以选择不消费从而收取高回报。面对这样的宣传方式,老年群体更容易放松警惕,最终上当受骗。

法官提示

理财、保健品和电信诈骗,是老年群体所面临的最常见的三种诈骗形式。北京海淀法院法官送给广大老年群体一个“九字真诀”,从源头上避免老年人陷入投资理财骗局的陷阱——莫贪利、辩真假、忌跟风。

提醒一:莫贪利——利息越高,陷阱的几率越大

老年群体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往往表现出仅追求高收益、高回报,对投资知识却了解甚少,对投资风险预见不足的特点。高收益、高回报往往伴随着极高的投资风险。老年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应提前进行投资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购买风险承受能力范围内的理财产品。另外,老年投资者还需要认真阅读投资理财协议内容,仔细核实双方的权利义务,提高证据意识,勿听信推销人员的口头承诺,勿贪图推销人员给予的小恩小惠。

提醒二:辩真假——谨防虚假项目、留意钱款去向

针对理财产品所投资的项目,老年投资者应仔细核实其是否真实存在,可在网上查询其是否备案,切勿通过销售人员展示的图片来判断项目的真假。针对投资款的收款账户,应核实是否为公司对公账户,如款项系汇给个人,诸如销售人员或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应提高注意,切勿汇款。

提醒三:忌跟风——多与子女商量,开拓信息渠道

现在市面上的理财产品日新月异,很多老年投资者在不了解新出现的产品的情况下,仅根据推销人员或周围其他老年人的意见就去购买,容易被骗。通过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众公开宣传募集资金的行为涉嫌非法集资类犯罪,老年群体切勿盲目购买。

另外,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件中还经常出现“保本保收益”的约定,老年投资者切勿被此诱惑。由于委托理财面向的是具有较高风险的金融市场,有关“委托人不承担本金亏损风险”的约定,具有保底条款的性质,违背了民法的公平原则以及委托关系中责任承担的规则,亦违背了基本的经济规律和资本市场规则,应属无效规定。

总之,老年群体在进行投资理财时,应当理性看待投资收益,重点关注的是长期持续性收益以及融资主体的体量、偿债能力等,谨防被宣传的高回报率所蒙蔽。

猜你喜欢

爱老养老服务理财产品
重 阳
篆刻
烟台市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尊老、爱老、敬老
勤劳致富 敬老爱老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