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变迁讲述中国梦
2019-02-14发条张
文 发条张
50年代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分裂与混战,记录现实生活,体现国家意志,反映民众心愿,成为当时电影创作的主流方向标。
《桥》新中国电影开山之作
《桥》是新中国电影的奠基之作。影片背景在东北,当时这是亚洲工业基础最好的地方,它代表了新中国建设初期最强健的前进动力。
《白毛女》最有共鸣老电影
改编自同名歌剧《白毛女》,影片之所以广受欢迎,在于它表达了当时大多数下层民众对新的政党、新的社会、新的生活美好的愿望。
《青春之歌》女性婚姻问题鼻祖
电影改编自杨沫的同名小说,讨论了“婚姻独立”这个话题。女主角的命运从侧面反映了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成就。
《五朵金花》最经典的歌舞电影
影片描述了活跃在不同岗位的五位金花呈现出多彩的生活情景与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电影中民族特色突出,歌美人美景更美。
60年代:说英雄,道英雄
60年代电影的主导样式是直接表现人民革命斗争中的反抗与觉醒,其中“塑造英雄”是最主要的手法。
《甲午风云》那个年代的大制作
甲午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影片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日甲午战争丰岛、黄海两次海战,场面浩大、气势宏伟。
《红色娘子军》浪漫情怀红色经典
导演谢晋的成名作,他把作品定义为“有革命传奇色彩的正剧”,浓郁的浪漫情怀极具感染力。
《冰山上的来客》罕见红色谍战
革命主题的谍战片,其中穿插了爱情故事与边疆风光、塔吉克民族风情,使之浑然一体。
《英雄儿女》最燃情的殉国
在巴金原小说的基础上,影片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深蕴着亲情与道德力量。电影中男主角王成的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也成为中国影史经典台词之一。
70年代:全国山河一片红
70年代,最为人熟悉的大概就是样板戏。作为一个时期的特殊产物,也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但在70年代末也不乏电影佳作。
《闪闪的红星》成人化的小英雄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当年传唱大江南北,潘冬子这个形象有一种“成人化”的趋势。
《小花》改革开放后第一部力作
电影《小花》让看惯了样板戏的观众耳目一新。影片以浓郁的亲情、创新的电影语言和优美感人的音乐震动了中国影坛。
80年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80年代中国电影在经历了曲折之后,开始打破禁锢探索新的道路。在追溯传统之外,人物更加接近于芸芸众生。
《庐山恋》新中国第一部吻戏
多少年了,观众终于在大银幕上看到了第一次吻戏。《庐山恋》虽然是一部爱情主题电影,但背后的政治意味不言自明。
《芙蓉镇》最具反思深度的杰作
《芙蓉镇》刻画了“文革”的动乱岁月,导演谢晋这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推动了思想解放和对动乱岁月的思考,并用艺术的形式向世人宣告了动乱岁月的终结。
《红高粱》中国电影“国际第一奖”
《红高粱》是一部类似于“民族神话”样的作品,整部影片在一种神秘的色彩中歌颂了人性与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导演张艺谋凭此片拿回一座柏林金熊奖,这也是中国导演第一次在A类电影节获奖。
《少林寺》一毛钱票价一亿票房
《少林寺》以伸张正义,展现民族气节为主线,把功夫武侠电影提升为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电影上映后引起巨大轰动,在那个每张电影票一毛钱的年代,《少林寺》竟然票房近亿元,还诞生了一个日后的国际巨星:李连杰。
90年代: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
经过改革开放的十年,国家与人民开始逐渐变得富裕,在香港和好莱坞的技术、资金、观念等潮流的冲击下,90年代的中国电影加速了商业化进程。
《霸王别姬》两岸三地影人合作
《霸王别姬》是两岸三地精英电影人的共同创作结晶,它要讲的并不是京剧的兴衰,而是通过名伶的遭遇,映射出人生的普遍境遇。
《阳光灿烂的日子》首部青春片
这是对“文革”时期青少年青春期困惑的生动描写。每个男孩在年少时可能都有过浪漫主义的英雄情结,镜头袒露了那些最本真的成长欲望。
《甲方乙方》冯氏喜剧与贺岁档
《甲方乙方》是贺岁喜剧片的开山之作。导演冯小刚在嬉笑怒骂的市井气中,让老百姓稀奇古怪的需求折射出时代的多元化特征。
新世纪:只愿蓬勃生活在此时此刻
进入新千年,中国电影也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同时随着技术的演进,电影媒介已不再局限于影院,网络电影也开始走上舞台。
《英雄》中国影史第一部“大片”
《英雄》号称中国电影的第一部“大片”,导演张艺谋采用写意的叙事,画面构图、色彩以及音效,虽褒贬不一,但本土化的大片风范可算是中国电影商业化路程上的里程碑。
《三峡好人》时代洪流下的小人物
导演贾樟柯的眼光始终聚焦在改革开放大潮中那些普通人身上,表现他们的挣扎,同时折射着整个时代的阵痛。电影有一个非常巧妙的设计,用陌生人的眼光来审视三峡水库这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超级工程。
《疯狂的石头》小成本票房奇迹
2006年,导演宁浩用一部小成本电影《疯狂的石头》把西方的叙事结合进本土的故事,营造了一种让人捧腹的土味幽默,从此开辟了喜剧创新之路。
《建国大业》新时期主旋律之作
本片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作品,会集了史无前例的172位国内明星,开创了新时期明星组团创作主旋律题材电影的先河,让观众看到了主旋律大制作的风范。
《老男孩》爆款网络电影
2010年,肖央自编自导的网络微电影《老男孩》上线,借助互联网的高传播性和容易引起共鸣的青春怀旧题材,创造了极强的话题性,也让电影市场看到了网络电影的潜力,由此引发了一段时期的网络微电影创作风潮。
《大圣归来》国产动画的复兴
2015年,动画片《大圣归来》以优良细腻的画面与燃点十足的故事让观者看到了国产动画片追赶好莱坞的希望。
《我不是药神》现实主义题材的突破
2018年的现象级作品,代表着现实社会题材商业片的回归。成熟的制作加上不多见的故事原型,让民众体味着身边人事变迁下的国家巨变。
《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大国崛起的影像表达
改编自金三角流域中国商船遇袭案的《湄公河行动》和以“也门撤侨”事件为原型的《红海行动》,导演林超贤对电影细节的处理异常真实,战争场面是,对人物身份的处理也是,对我们国家军队的描写更是。生死之刻,有国可依,是多么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