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跨区转移的溢出效应研究
2019-02-14杜沈悦李存芳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杜沈悦,李存芳 (江苏师范大学 商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0 引言
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已呈现出明显的东少西多现象,山西省煤炭储量最多,内蒙古次之,东部地区的煤炭资源已十分稀有(见图1)。东部地区的现有煤炭资源存储量已无法承载东部煤矿生产企业的高负荷生产,东部地区的煤矿生产企业面对煤炭资源即将耗竭的现实问题,不得不采取企业转移措施。据资料统计,许多东部煤矿生产企业已转移到煤炭资源丰富的中西部省份[1],例如江苏省的徐州矿务集团、山东省的兖州矿务集团等大型煤矿生产企业在山西、内蒙古等地投资项目,新建企业,继续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图1 2016年全国煤炭基础储量
东部地区的煤矿生产企业转入东道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成为东道地煤炭供应链网络中不可缺失的节点企业。东部煤矿生产企业与中西部本土煤矿生产企业相比,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其生产的煤炭产品质量比供应链网络中其他本土煤矿生产企业生产的煤炭产品质量更高,这些煤炭产品对于后续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位于煤矿生产企业下游的企业,一方面为了使自身的生产工艺流程满足煤矿生产企业提供的原材料的生产要求,会重新设计生产设备,改进生产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应;另一方面,煤矿生产企业供应的高质量产品,会直接提高其下游本土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效益。这样,东部转入的煤矿生产企业便对其下游企业产生了溢出效应。
关于供应链企业间的溢出效应问题,学者们集中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其上下游企业的溢出效应。许和连等(2007)对我国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通过从上游本土企业购买产品,与上游本土企业建立联系,进而对上游本土企业产生了溢出效应[2]。Lileeva(2010)、Xu和Sheng(2012)研究均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下游东道国本土企业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3-4]。Fernandes和Paunov(2012)对智利的研究发现,生产性外商服务企业对其下游的制造业企业产生了溢出效应[5]。钟昌标(2006)、Jabbour和Mucchielli(2007)、Du等(2012) 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研究证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其上下游东道国本土企业均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6-8]。Gorodnichenko et al.(2015)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企业为了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更加顺利,将技术和管理方法等传授给上下游企业,从而对其上下游企业产生了溢出效应[9]。徐宏毅等(2016)通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上游企业的溢出效应,大于其对生产性服务业下游企业的溢出效应[10]。以上学者们的研究结论均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会对其上下游企业产生了溢出效应。我国学者关爱萍和李辉(2013)研究发现,我国国内区际间产业转移存在行业间的技术溢出效应[11]。
关于我国国内跨区投资企业对上下游本土企业溢出效应的研究还较少,尤其缺乏在供应链视角下对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跨区转移溢出效应的研究。煤矿生产企业处于煤炭供应链的上游,主要与其下游企业产生关联,所以本文探究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转移对东道地下游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以期为东道地煤炭供应链节点企业间的协同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研究方法
参考已有的研究,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建立东部地区的煤矿生产企业跨区域投资内生化的技术进步模型,用来检验东部地区的煤矿生产企业转入东道地后对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
C-D生产函数如下:
其中,i表示煤炭行业,t表示时间;Y表示产出;K表示资本投入;L表示劳动力投入;α、β表示弹性系数;A表示技术进步,衡量全要素生产率。假设煤矿生产企业跨区域投资是影响东道地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之一,建立如下模型:
式(2)中,S表示煤矿生产企业跨区投资额占东道地煤炭行业总投资额的比;B表示影响技术进步的其他因素;λ表示弹性系数,反映煤矿生产企业对煤炭行业本土企业溢出效应的溢出效果;Findlay(1978)指出,如果外商直接投资企业在东道国所占投资份额比较大,那么发生技术溢出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可以假设,煤矿生产企业在东道地的投资份额越大,其对东道地本土企业产生溢出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
将式 (2) 代入式 (1) 中,得:
对式(3)两边同时取对数,得:
利用近似估计:当z很小时,log( 1+z)≈z,对表达式(4) 中的ln( 1+ λSit)做近似估计,则表达式(4) 可以写成:
式(5)度量的是煤矿生产企业对煤炭行业内的其他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而其对下游m行业企业的溢出效应指标的设定参考薛漫天和赵曙东(2008)[12]、蒋樟生(2017)[13]的做法,具体如下:
式(6)中的θim表示煤矿生产企业向其下游m行业的企业供应的产品占煤炭行业企业总产出的比重。
则检验煤矿生产企业转入东道地后对其下游本土企业的溢出效应的模型如下:
2 实证分析
本文将东部地区转入的煤矿生产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与煤矿生产企业联系最紧密的企业是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企业,煤矿生产企业对原煤进行开采、洗选、加工,将煤炭产品供应给其下游的电力、热力生产与供应企业(下文简称:电热力企业)。在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转入内蒙古之前,电热力企业使用本土煤矿生产企业的低质量煤炭,煤的发热量低,电热力企业为了维持机组负荷必须投入助燃油,而助燃油价格很高,这将严重影响电热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低质量、可磨性差的煤炭会磨损设备,增加设备维护费用,影响电热力企业机组的经济性。东部转入的煤矿生产企业拥有绝对的技术优势,其生产出的煤炭产品比本土煤矿生产企业生产出的煤炭产品品质更高,电热力企业从东部转入的煤矿生产企业采购煤炭作为生产原料,一方面,电热力企业为了使自身的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满足高质量煤炭的生产要求,会重新设计生产设备,优化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能力,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高质量煤炭会直接提高电热力企业的生产效率,增加电热力企业的产值。因此,本文实证检验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转入内蒙古之后对其下游本土电热力企业的溢出效应,探究这种溢出效应是否存在?若存在溢出效应,溢出效应的强度如何?
2.1 数据来源
我国煤炭经济在2002年之前处于低迷时期,从2002年出现回温,因此选取2002~2015年的数据。又因为内蒙古是煤矿生产企业转入数量较多的地区,且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潜力较大,未来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东部煤矿生产企业前来投资开发。综上,考虑数据的代表性,本文选取内蒙古2002~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选自《中国工业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
产出Y,选取内蒙古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002~2015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并调整为2002年的不变价格;资本投入K,选取内蒙古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002~2015年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数据,并调整为2002年的不变价格;劳动力投入L,选取内蒙古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2002~2015年年平均从业人员数量数据;Fmt由Fmt=θimSit计算得到,其中,θim来源于《中国投入产出表2012》中《直接消耗系数表》,取投入为煤炭采选产品与产出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的交叉栏中的数据,即θim=0.1818;Sit为煤矿生产企业跨区投资额占内蒙古煤炭业总投资额的比,分别选取内蒙古煤炭业2002~2015年的法人资本与实收资本的数据,并调整为2002年的不变价格。溢出效应指标的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溢出效应指标的计算结果
2.2 结果分析
运用EViews8软件对模型(1~7) 进行最小二乘(OLS) 回归,回归结果见表2。
表2的回归结果度量了电热力企业的资本投入,电热力企业的劳动力投入,东部煤矿生产企业对电热力企业的溢出效应三方面因素,对电热力企业的工业总产值的影响。从表2的回归结果看,可决系数R2为0.987,说明回归方程总体的拟合度很好;F统计量为261.391,说明模型总体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D.W值为2.649,说明不存在序列相关。
变量资本投入K的回归系数等于0.604,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电热力企业的资本平均多投入1%,电热力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便增长0.604%。变量劳动力投入的L的回归系数等于1.202,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电热力企业的劳动力平均多投入1%,电热力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便增长1.202%。变量东部煤矿生产企业对电热力企业的溢出效应F的回归系数等于0.260,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表明溢出效应平均增强1%,电热力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便增长0.260%,说明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转入到内蒙古之后,对下游电热力企业产生了明显的正向溢出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当地电热力企业产值的增加,使当地电热力企业的获得更多的收益。
表2 模型(1~7) 的OLS回归结果
溢出效应变量的回归系数小于资本投入变量的回归系数,且溢出效应变量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也低于资本投入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溢出效应变量的回归系数小于劳动力投入变量的回归系数,且溢出效应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也低于资本投入变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说明煤矿生产企业对电热力企业产生的溢出效应,虽然对电热力企业总产值的增长有一定贡献,但是仍没有资本与劳动力投入对总产值增长的贡献大。究其原因,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转入内蒙古之后,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出高质量的煤炭产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下游电热力企业更新生产设备,使生产设备与高质量煤种的后序生产要求相匹配,从而提高燃煤效率,增加产值。然而,电热力企业的机组更新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当前时期的溢出效应对产值增加的间接作用,没有资本和劳动力投入对产值增加的直接作用效果显著。
3 结论与启示
基于供应链视角,实证检验了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转入内蒙古之后对其下游本土电热力企业的溢出效应,得出如下结论与启示:
(1)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转移后,对下游东道地本土电热力企业产生了正向溢出效应。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转入到内蒙古,生产出品质更好的煤炭产品,一方面,机组老旧的电热力企业采购这些高质量的煤炭,需要按照这种煤质设计生产设备,重新整合机组,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产值;另一方面,拥有新型机组的电热力企业采购这些高质量的煤炭直接投入到生产中,可以减少原本使用低质量煤炭时耗费的助燃油费用、设备维护费用,从而直接增加电热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2)增加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跨区投资额,有利于增强东部煤矿生产企业对下游东道地本土电热力企业的正向溢出效应。加大转移投资,提升转移企业的煤炭开采、洗选、加工技术,生产出更加优质的煤炭产品,进一步促使东道地本土的电热力企业的技术进步,逐步推动东道地本土电热力企业的产值增长,增强正向外溢效应。
(3)加快电热力企业设备更新的速度,有利于促进东部煤矿生产企业对下游东道地本土电热力企业正向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电热力企业按照煤质设计生产设备与机组,煤质提高,会促进设备更新,提高技术水平。设备更新项目的完成无法一蹴而就,但是通过督促项目进程,缩短项目完成时间,可以使正向溢出效应尽早发挥作用。
综上,东部煤矿生产企业转移后,对下游东道地本土企业产生正向溢出效应,提高下游本土企业的收益,使本土企业更加依赖东部煤矿生产企业生产的高质量煤炭,为东部煤矿生产企业创造源源不断的产品需求,稳固两方企业间的供需关系,促进煤炭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同发展。因此,中西部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的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招商政策,采取措施积极地引入东部煤矿生产企业,从而提高本土电热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当地煤炭供应链整体收益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