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渤海SZ油田非主力油层构型解剖及挖潜实践

2019-02-13刘宗宾贾晓飞王颍超

关键词:水淹主力砂体

田 博,刘宗宾,刘 超,贾晓飞,王颍超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9)

引 言

SZ油田是中国海上最大的自营普通稠油油田,自1993年投产至今已有20余年的开发历程,具有高孔、高渗、强非均质性的特点,采用注水的开发方式。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逐渐暴露出水驱动用差,平面、层间、层内矛盾突出等一系列问题[1-2]。

自2009年底,SZ油田实施了海上首个大型综合调整项目,通过“定向井+水平井”的整体加密调整模式,油田的开发效果得以明显改善和提高。而首次调整后的加密井水淹解释资料显示,在长期多层合采的条件下,厚度较大、物性较好的主力油层水淹较强,储量动用程度较高;而厚度较薄、物性相对较差的非主力油层水淹较弱,储量动用程度较低。

因此,随着老油田逐渐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主力油层水淹日趋严重,而且在一次加密调整期间,厚层内部动用不均的剩余油均已部署相应的水平井实施挖潜。在此背景下,动用较差的非主力油层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为了有效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对该类油层的沉积特点、构型单元展布特征、剩余油控制因素等进行精细研究,总结高含水期非主力油层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提出相应的挖潜策略,为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的产量接替奠定基础。

1 非主力油层沉积成因

SZ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辽西低凸起中段,为一北东走向的半背斜,主力含油层段为古近系东营组下段,储层孔隙度26%~37%,渗透率(100~13 058)×10-3μm2,为典型的湖相三角洲沉积[3]。沉积微相类型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主体(坝主体)及河口坝侧缘(坝缘)为主。

结合密闭取芯井资料,通过岩电标定,发现SZ油田主力油层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坝主体沉积为主,非主力油层主要以坝缘沉积为主。与主力油层相比,非主力油层明显具有“小、散、薄、差”的沉积特点(即“储量规模小、厚度薄、分布散、物性差”),储层厚度一般小于4 m,渗透率小于1 000×10-3μm2。与陆上油田相比,显然渗透率值处于较好范围,但对于长期多层合采的海上油田而言,该类油层物性仍相对较差。从岩心观察的水淹程度来看,主力油层呈现出明显的强水洗特征,驱油效率高,动用较好,而非主力油层则以未—低水淹为主,驱油效率较低,整体动用较差。

2 构型单元精细解剖

储层构型研究即从三维角度去解剖储层的空间结构,研究各个构型单元的类型、组合、接触关系等[4-8]。目前国内外对储层构型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河流相储层,而对于三角洲相储层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综合运用岩心、测井等资料,通过不同级次构型界面的识别,详细刻画各个构型单元在空间的接触关系,为剩余油控制因素及分布模式的精细研究奠定基础。与之前以小层为单元的研究成果相比,无论是垂向尺度还是平面尺度,都更为精细和准确。

2.1 构型单元垂向解剖

传统意义的小层单元往往为复合砂体概念,在垂向上是由多个期次沉积的砂体叠置而成,不同期次砂体的平面的展布方向及连通关系各不相同[9-10]。因此,油田开发至中后期,面对日益复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储层研究尺度必须提升至单砂体级别,才能更加精确地描述地下油水的运动规律。

以岩心资料为基础,按照构型研究的层次性原则,对研究区的构型界面进行了级次划分,纵向上共分为3个级次界面(图1)。五级构型界面为河口坝或分流河道复合体之间的前三角洲泥质层,GR曲线为基线,具有一定的厚度,延伸范围广,是有效的隔层;四级构型界面为单一河口坝或单一水下分流河道之间的物性夹层,岩性一般为泥岩或粉砂质泥岩,物性较差,可对砂体内部渗流起屏障作用;三级构型界面为单一河口坝内部增生体之间的夹层,以泥质粉砂岩为主, SP与GR曲线轻微回返, 厚度较薄且延伸范围有限,一般对流体起局部遮挡作用或延缓流体的流动。

图1 同级次储层构型界面划分Fig.1 Division of reservoir interfaces of different grades

对于非主力油层的研究而言,五级和四级构型界面为研究的重点内容。

以SZ油田5小层为例,在构型界面识别的基础上,首先依据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将小层在纵向上划分为5.1、5.2两个单层等时地层格架,进而在单层格架内部,对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主体、河口坝侧缘等单一构型单元在垂向及侧向的接触关系进行详细解剖(图2)。研究发现,之前看似大片连通的复合砂体实际上内部接触关系非常复杂,多期次河道、河口坝砂体在纵向上相互叠置,之间发育相对稳定的泥质夹层。

图2 SZ油田储层构型解剖结果Fig.2 Division results of reservoir configuration in SZ Oilfield

2.2 构型单元平面解剖

传统的小层微相图描述的是复合沉积砂体在平面的展布特征,无法真实反映储层的非均质性。纵向上厚层的沉积砂体实则为多期次的单一砂体叠置而成。因此,在垂向单一构型单元解剖的基础上,通过沉积模式的指导,对各个构型单元进行平面组合,能够更加准确地刻画单期次沉积砂体在平面的接触关系和展布特征。

以SZ油田5小层为例,通过对构型单元精细解剖,能够定量表征单一构型单元在平面上的展布形态。SZ油田在平面上主要分布南北2个大的三角洲朵叶体沉积,单一水下分流河道在平面上呈条带状展布,宽度一般小于1个井距(300 m);单一河口坝呈朵状或带状展布,平均宽度为800~2 000 m;坝缘微相分布于朵体的边部,与坝主体及湖相泥接触(图3)。

图3 单层级别构型平面分布Fig.3 Plane distribution of single layer configuration

3 非主力油层剩余油控制因素及分布模式

通过储层构型精细解剖,可以发现不同储层类型的剩余油控制因素及分布模式各不相同[11-12]。对于主力厚层砂体而言,除重力及沉积韵律外,其在高含水期的剩余油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内部不同级次构型界面(夹层)的遮挡[13-14],表现为底部、中部、顶部等复杂多样的水淹特征。而对非主力薄层而言,由于其内部沉积结构较为单一,层内矛盾并非其开发动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将从平面及层间的角度出发,在上述构型解剖成果的基础上,对薄层坝缘沉积的剩余油控制因素及分布模式进行深入剖析。

3.1 基于构型单元的平面注采接触关系分类方法

SZ油田开发初期采用反九点面积井网的形式开发,综合加密调整后逐步演变为排状注采井网。对于此类大型整装注水油田而言,注采接触通关系的研究对剩余油的分析至关重要。

在储层构型精细解剖的基础上,通过对加密井水淹层测井解释资料的大量统计,建立了不同构型单元的接触关系定量分类标准,相关注水井与采油井的平面相带组合关系可划分为3类(图4、图5)。

一类接触:注采井位于河道或坝主体等同一相带内部,注采对应关系好,其间加密的生产井水淹程度较强,中强水淹厚度比例高于35%,驱油效率均值高于20%。

二类接触:注采井分别位于河道或坝主体等不同相带内部,注采对应关系较好,其间加密的生产井水淹程度较一类接触减弱,中强水淹厚度在10%~35%,驱油效率均值10%~20%,砂体内部仍然有一定的剩余油分布。

三类接触:注采井分别位于坝主体及坝缘相带内部或者均位于坝缘内部,由于坝缘沉积物性较差,导致注采对应关系变差,其间加密的生产井水淹程度较低,剩余油最为富集,中强水淹厚度比例低于10%,驱油效率均值低于10%,且主体相带与边缘相带物性差异越大,剩余油饱和度越高,剩余油富集区域越大。

图4 不同构型单元接触关系下的加密井水淹程度Fig.4 Water flooded degree of infill wells under of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unit contact relationships

图5 注采连通程度分类标准定量识别图版Fig.5 Quantitative recognition chart for classification of injection and production connectivity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明确得出3种类别构型单元接触关系分别对应3种类别注采连通程度,按照接触关系的分类,注采连通程度由好到差依次为:一类连通>二类连通>三类连通。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主力相带砂体的注采对应关系较好,动用程度较高,非主力的坝缘相带注采对应关系较差,动用程度较低。因此,受构型单元平面注采关系的影响,非主力相带在高含水期依然富集大量剩余油。

3.2 基于构型单元的纵向储层质量差异分析

根据海上油田少井高产的原则,在开发初期一般采用多层合采的方式。在长期合采的情况下,各个油层吸水及产出能力不一,层间动用不均的矛盾较为突出,而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储层质量的差异。

储层质量代表储层储集流体和渗滤流体的能力[15],选取孔隙度(Φ)、渗透率(K)、泥质含量(Vsh)等特征参数,通过对研究区的岩心数据统计分析,认为SZ油田储层质量可分为Ⅰ—Ⅲ类。

Ⅰ类储层:Φ≥34%、K≥2 500×10-3μm2、Vsh≤10%,以高孔、高渗为主要特征,储层质量最好,岩性主要为中砂岩,一般分布于正韵律主水道的中下部和反韵律坝主体微相的中上部。

Ⅱ类储层:32%<Φ<34%、1 000×10-3

Ⅲ类储层:Φ≤32%、K≤1 000×10-3μm2、Vsh≥20%,此类储层质量相对较差,岩性主要为粉、细砂岩,一般分布于坝缘微相。

由于主力构型单元储层质量优于非主力单元,注入水会优先进入储层质量较好的主力砂体,在相带干扰的影响下,储层质量较差的非主力薄层砂体往往为弱势水驱区域,造成剩余油大量富集。

3.3 非主力油层剩余油分布模式

基于上述理论研究,认为受平面构型单元注采对应关系及层间相带干扰的控制,在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后,主力相带动用较好,水淹程度较高,而在沉积相带的边部区域依然富集大量的剩余油可供挖潜。

在坝缘沉积剩余油富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依据非主力薄层在纵向上的分布特征,其剩余油分布模式大致可以分为纵向孤立分布型和纵向零散分布型2种类型。

纵向孤立分布型:纵向储层以主力构型单元(河道、坝主体)为主,非主力薄层(坝缘)孤立发育。

纵向零散分布型:纵向主力油层及非主力油层交互发育、零散分布。

4 非主力油层剩余油挖潜策略及实践

应依据非主力薄层在纵向的不同分布模式,分别制定不同的挖潜策略,主要包括:纵向孤立分布型及纵向集中分布型均采取水平井挖潜策略,纵向零散分布型采取注采主流线小井距加密策略。以上两项关键技术在SZ油田矿场实际中均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4.1 纵向孤立分布模式下的水平井挖潜

当非主力薄层在纵向上呈孤立分布状态时,采用水平井进行剩余油挖潜,依据三角洲相带边部的沉积特征及注采井的位置部署水平井。

4.1.1 坝主体—坝缘过渡相带挖潜

在相带边部区域,当注水井位于坝主体内部、采油井位于坝缘内部时,在坝缘剩余油区部署水平井进行挖潜。以E14H1井为例,该区域在4.2小层由D19向E14方向依次发育河口坝主体及坝缘沉积,顶部砂体渗透率依次为2 600×10-3μm2、1 400 ×10-3μm2、900×10-3μm2、60 ×10-3μm2,物性逐渐变差。预测三类接触关系下E14井4.2小层富集大量剩余油,部署E14H1井(图6)。虽然厚度只有4 m,渗透率为900×10-3μm2,但该井投产后生产效果较好,产量维持在40 m3/d,且含水较低。

图6 过渡相带水平井挖潜示意图Fig.6 Potential tapping of transitional facies belt by horizontal wells

4.1.2 坝缘相带内部挖潜

当注水井与采油井均位于坝缘相带内部时,同样可部署水平井对剩余油富集区进行挖潜。以P60H井为例,该区域2小层位于坝缘相带内部,储层厚度为4 m,渗透率800×10-3μm2。受三类接触关系及相带干扰的影响,预测该区域剩余油较为富集,部署P60H井(图7)。该井投产后生产效果较好,产量可维持在60 m3/d,且含水较低。

4.2 纵向零散分布模式下的小井距加密

当纵向上主力构型单元与非主力构型单元交替分布时,在平面非均质性较强的区域,在注采主流线位置实施小井距加密的挖潜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以N32井为例,F22井位于注水井排,F27井位于采油井排。

加密前对F22井与F27井的注采接触关系进行精细刻画, 研究发现2井之间的注采对应关系主要以二、三类接触为主(图8),尤其是三类接触,注采连通程度较差,判断剩余油依旧较为富集。

图7 坝缘相带内部水平井挖潜示意图Fig.7 Potential tapping of dam margin facies belt by horizontal wells

在主流线位置加密N32井显示,只有处在一类接触位置的1小层主力构型单元水淹较强,其余二、三类接触砂体均水淹较弱,尤其是三类接触,基本未水淹,该井产能达到45 m3/d。通过小井距加密,一、二类储层连通比例得以大幅提高,由厚度比例25%提升至50%,有效改善了非主力油层的水驱控制及动用程度。

图8 小井距加密开发实施效果Fig.8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small well spacing encryption

5 矿场应用效果

基于三角洲相储层内部构型研究,在非主力油层剩余油挖潜技术体系的指导下,2014-2016年期间累计实施31口调整井对不同剩余油类型进行挖潜,进一步完善了注采井网,累计增加动用储量1.39×107m3。调整井投产初期平均产能达到45 m3/d,平均含水50%,三年累计产油量83万m3,油田开发效果得以明显改善,实现连续3年稳产500万m3。

6 结论与认识

(1)渤海SZ油田主力油层主要以水下分流河道和坝主体沉积为主,非主力油层主要以坝缘沉积为主,明显具有“小、散、薄、差”的沉积特点,即储量规模小、厚度薄、分布散、物性差,储层厚度一般小于4 m,渗透率小于1 000×10-3μm2。

(2)在储层构型精细解剖的基础上,依据不同注采接触关系下加密井水淹程度及驱油效率的不同,建立了注采井之间评判其连通程度的定量分类方法,其中坝缘相带处于第三类接触关系,其平面注采连通程度最差,剩余油最为富集。

(3)由于主力构型单元储层质量优于非主力单元,注入水会优先进入储层质量较好的主力砂体,在相带干扰的影响下,储层质量较差的非主力薄层砂体往往为弱势水驱区域,造成剩余油大量富集。

(4)针对非主力油层不同的剩余油分布模式,分别采用水平井开发及小井距加密挖潜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矿场应用效果,有效改善了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为高含水期老油田的后续挖潜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水淹主力砂体
浅析消费者在水淹车下的权益保护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
湄窖现有主力产品
水淹吕布
南图尔盖盆地SA区块河道砂体演化及定量刻画
细品日本海自主力战舰
模糊聚类神经网络技术在识别水淹层中的应用
枣宜会战中蒋介石水淹日军计划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