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针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8例

2019-02-13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视物椎动脉供血

陈 兵

(重庆市彭水县中医院,重庆 彭水 409600)

椎动型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脊柱疾患,是由于颈椎骨刺和颈椎间盘萎缩、变性或动脉硬化、椎动脉变形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病。以头痛、眩晕为主要症状,有时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颈椎旋转活动时症状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用电针推拿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椎动型颈椎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48例,均为2015年6月至2018年8月本院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单用针灸理疗效果不佳的椎动型颈椎病气滞血瘀型患者。男18例、女30例,年龄22~52岁,病程7~15天。

诊断标准:参照《推拿学》拟定。①有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②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③椎动脉供血不足与头颈的位置有关;④脑阻抗图提示椎动脉血流减少;⑤排除椎动脉瘤等动脉本身的病变;⑥X线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⑦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⑧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临床表现:颈部疼痛伴头部昏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也可表现为发作性的剧烈眩晕。眩晕的发作往往与头颈部运动有关,常感到精神萎靡,乏力嗜睡、有时伴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物不清,颈椎旋转活动时症状加重。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沉涩。

2 治疗方法

经穴刺法。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后取颈夹脊穴、风池、百会、合谷(双)、内关(双)等,针刺后连接电针治疗仪,疏密波刺激30min,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手法推拿。①颈项部操作:患者坐位,在逐步放松的情况下用轻柔缓和的㨰法在患者的颈项部治疗,再用拿法提拿颈项及或弹拔紧张的肌肉。用一指禅推法沿颈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按拿风池、风府、肩井、天柱等穴,手法由轻至重,再用拿法拿颈椎棘突两侧肌肉。②头面部操作:患者坐位,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4遍,配合按印堂、鱼腰、太阳、百会等穴,然后用五指拿法从前发际经头顶向后至枕部止于两侧风池穴,改用三指拿法沿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往返4~5次。最后用扫散法,用大拇指和其他四指指峰自太阳穴经头维、耳后高骨向后推至风池穴,左右各3次结束治疗。

穴位注射。取天柱、大椎、大杼、肩井。穴位交替使用,每次取其中2个穴位,向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每穴0.5~1mL。得气后,确认无回血,再注入药液,急性期每日注射1次,病情缓解后或注射红花注射液后反应强烈者可每周注射3~4次。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标准

痊愈:颈部疼痛、视物模糊等症状消失,头晕头痛症状明显消失,中医证候消失程度超过90%。有效:头晕头痛等症状有所改善,中医症候消失程度超过60%~ 90%。无效:头昏头痛症状无明显改变。

4 治疗结果

治疗5~30次,痊愈23例(47.9%),有效24例(50.0%),无效1例(2.1%),总有效率97.9%。

5 典型病例

陈某,女,47岁,以“颈部疼痛伴头部昏痛2天”入院内科输液治疗。治疗5天后症状未有减轻,经我科会诊后以椎动脉型颈椎病收入我科治疗。症见颈部疼痛伴头部昏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颈椎旋转活动时症状加重,精神萎靡,恶心欲呕吐、视物不清,舌质紫暗,脉沉涩。以电针、手法推拿配合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治疗2次即显效,治疗10次痊愈。

6 体 会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中医“项痹”“眩晕”范畴。气滞血瘀型治疗当以活血祛瘀、疏经通络、定眩止痛为主。针刺刺激穴位可起到疏经通络作用,疏通局部气血;风池、百会疏导头项部气血以养清窍而定眩,内关降逆止吐,穴位注射红花注射液有活血化瘀功效。颈椎病引起眩晕的机理十分复杂,目前认为主要机制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1]。推拿可松解劳损、紧张甚至痉挛的颈部肌肉,改善其力学特性,消除软组织损伤性的无菌性炎症,减少消除神经血管机械性压迫和刺激,改善脑部血供。诸法并用,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视物椎动脉供血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哪些眼病会引起视物变形
辣语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不可思议的奇人异事
视疲劳当以养肝为主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看电视别摘老花镜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