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发展对策研究
2019-02-13罗龙
罗 龙
(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陕西 周至 710499)
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成立于1960年,位于西安市西南部周至县境内,秦岭腹地,东与陕西省楼观台林场接壤、南与宁西林业局毗邻、西与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北与周至县永红林场交界,东西长16.5 km,南北宽14.0 km,辖区面积16 844.0 hm2。林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资源丰沛,是秦岭北麓天然的基因库和黑河水源涵养地及生态屏障,在秦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SWOT分析法也被称为态势分析法或环境战略分析法,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策略研究手段,能够系统分析研究对象自身的竞争优势(strength)、竞争劣势 (weakness)、机会 (opportunity) 和威胁(threat)4个层面的内容,在结合定性分析所得结论的前提下,给出适合研究对象的发展方向、计划和对策[1]。本文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面临内部资源优势、发展劣势及外部政策机遇、资源管护威胁的分析,提出了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发展问题及对策,包括外围推进森林培育工作和提高林分质量工作,于内践行创新驱动和科技兴场等。以期落实林场发展创新的基础建设保障、强化个人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和大力建设弘扬森林文化。
1 内部环境分析
1.1 优势分析
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现有林地面积12 012 hm2,活立木蓄积1 031 100 m3,森林覆盖率高达93%。林场具有森林结构合理稳定,各类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系统功能显著的自然优势。区内分布有种子植物121科508属1 000余种,观赏植物13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红豆杉、独叶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秦岭冷杉、大果青杄、太白红杉、连香树、水青树等,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华榛、青檀、领春木、庙台槭、金钱槭、羽叶丁香、延龄草等;区内有脊椎动物24目71科250余种,包括兽类74余种,占陕西省兽类资源的90.2%,鸟类160余种,占陕西省鸟类总数的44.4%,两栖爬行类20余种。分布有珍稀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金丝猴、羚牛、金钱豹、林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黑熊、斑羚、鬣羚、豹猫、红腹角雉、红腹锦鸡等。年降水量1 000 mm左右,区内河流纵横,水源涵养功能强,有渭河支流黑河及黑河支流王家河、陈河、虎豹河流经,水资源丰富。
1.2 劣势分析
1.2.1 林分质量低 林场辖区内80%以上为天然次生林,中幼林占比较大,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5.8 m3,森林每公顷蓄积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31 m3的65%,林分质量不高,难以充分发挥林场森林资源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造成了森林资源的极大浪费。
1.2.2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截至目前,林场辖区内道路、供电、饮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林业生产机械化程度低,森林防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资源管理、林业执法、有害生物防治等现代化装备手段落后。林场对互联网、遥感监测、视频监控等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信息化、数字化程度不高。
1.2.3 人才队伍建设滞后 林场职工学历水平偏低,工勤人员比例占60%以上,且在岗职工老龄化严重,难以满足现代化林场的建设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导致高新技术引进利用难、创新改革思路少,林场至今发展缓慢,无法利用自身生态效益而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因此推动森林改培,提高林分质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内部环境问题。使林场能够发挥出最大的生态功能,并依托自身固有的生态优势,充分开发利用内部资源,造福当地人民。
2 外部环境分析
2.1 机遇分析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到了历史性的高度。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承担着保护森林、湿地、荒漠、草原四大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是美丽中国构建的核心元素。国有林场作为林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保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3年,国家林业局印发《中国智慧林业发展指导意见》,为国有林场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2017年,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下发《关于进一步利用开发性和政策性金融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支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路水电暖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国有林场发展拓宽了融资渠道。
2018年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任务,现为西安市农业林业委员会唯一的直属公益一类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为48人,其中管理岗位14个,专业技术岗位34个。场机关内设一室两科(办公室、资源监测与防火科、资源管护科),基层下设五个管护站。林改政策全面解决了林场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支持政策不健全等问题,突破了制约林场发展的瓶颈,释放了林场发展的活力,使林场建设迎来了快速发展。同年3月,国务院启动了国家机构改革,通过改革,行业职能进一步明确,执行力进一步提高,国有林场作为林业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新时代的巨大发展机遇。
2.2 威胁分析
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位于秦岭北麓中山区域,山体高大、沟谷众多,平均海拔1 000 m以上,辖区森林资源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资源巡护、森林防火道路崎岖狭窄,车辆难以抵达,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爆发式林木病虫害时,防治起来难度大。林场辖区涉及王家河、陈河、板房子3个镇,9个行政村,21个村民小组,涉及住户572户,人口总计1 993人,农户年龄普遍偏大、受教育程度低,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对森林防火和林木病虫害防治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之林区群众平均收入较低,取暖、做饭基本用柴火,增加了森林火灾发生的可能性,森林资源安全面临威胁。
3 对策
3.1 推进森林培育工作,提高林分质量
在充分掌握林场立地条件、林分状态的基础上,统筹考虑政策、投资、人力等因素,科学开展森林培育工作,全面推进林场林分提质增效。一是加强保育结合,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森林演替,调整林场林分层次结构,促进“原生林”自然演替,加强林场“次生林”中幼林抚育和退化林分修复,推进“稀疏林”封育和补植补造,调整和优化林分树种结构、龄组结构、径级结构和密度结构,增强林场内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为建设高质量的碳汇林场打下坚实的基础[2]。二是建立森林培育方案制度,科学编制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大力开展乡土树种培育,保护林场野生珍贵动植物资源,重点培育长周期、多目标、多功能的复层异龄混交林,做到“因林施策”“分类经营”,建成生态效益强、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区域特色突出的现代林场。三是构建适合自身的森林培育方案编制技术体系,建立森林培育成效监测评价体系,加强对森林培育活动的管理监督。
3.2 践行创新驱动,科技兴场
全面贯彻落实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驱动力的作用,破除林场发展的瓶颈。
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场各项业务深度融合,推动“互联网+”绿色生态行动,全面提升林场现代化管理水平。
依托“3S”技术、视频监控、红外相机等建设林地权属、动植物分布、立地条件等信息清晰的资源数据库和森林资源、森林火灾动态监管系统。
搭建林业网上办公系统,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智慧林场建设步伐,进一步推进森林资源的有效管护与培育。
3.3 夯实林场基础支撑保障
全面提升林场设施装备保障能力,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推动林业科技成果应用工作,提高生态风险防空能力,奠定林场现代化基础。推进林场基层站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改善基层管护站职工办公和生活环境。加强林场防火道路、饮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尝试数字化、机械化、航空等现代装备在林场森林经营、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上的应用,推进林场装备现代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才招聘引进力度,给人才队伍注入新鲜血液,积极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岗位培训,努力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促进人才队伍建设的良性循环。充分利用省内高校、行业专家、智库等各方资源,推进林业科研工作,推动林业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在林场的应用。
3.4 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大力建设森林文化
注重林区生态环境保护氛围营造,提高林区群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林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筑起一道无形的“防火墙”。加快林场内标本馆、生态指示牌、生态步道等生态文化载体的建设,为人们展示物质、精神、制度等方面丰富多样的森林文化。多角度、全方位的体现森林的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加强生态价值观教育,以植树节、森林日、湿地日、爱鸟周等重要节日为契机,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全民爱护生态、保护生态和建设生态良好局面的形成。
4 结论
通过SWOT分析,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具有森林结构合理稳定,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水资源丰沛,生态系统功能显著的自然优势,拥有政策发展优势,但也有着林分质量不高、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和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劣势,林场只有通过推进森林培育工作和提高林分质量、践行创新驱动和科技兴场、夯实林场基础支撑保障、强化森林资源保护意识和大力建设森林文化等措施,才能推动林场快速发展,确保林区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