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鸡脂肪肝综合征的防治

2019-02-13山东省平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73300

山东畜牧兽医 2019年3期
关键词:鸡饲料产蛋鸡养鸡

姜 慧 (山东省平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73300)

鸡脂肪肝综合症又叫脂肪肝出血综合征,常发于产蛋母鸡的产蛋高峰期,是本县常见的一种慢性、营养代谢性疾病,尤其是笼养蛋鸡群,多数情况是鸡体况良好,发病初期并无临床表现,随着脂肪在肝脏中的不断聚集,随后才逐步表现出临床症状,如果未及时发现,会出现大面积死亡。死亡鸡腹腔及皮下大量脂肪蓄积,肝被膜下有血凝块为特征。公鸡极少发生。

1 发病原因

关于鸡脂肪肝综合征的具体病因仍不十分清楚,但通过调查和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现已明确的有遗传、营养、毒素、激素、饲养管理制度等几类因素。

1.1 遗传因素 产蛋鸡脂肪肝综合症发病率因鸡的品种、品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因此,进行产蛋鸡的品种选育时,应注意将脂肪肝综合症的发生率作为重要的选育指标。

1.2 营养因素能蛋比失衡 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偏低或必需氨基酸不足,相对能量过高,母鸡为了获得足够蛋白质或必需氨基酸,大量采食,摄入过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沉积于肝脏和体腔。 鸡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高,与能量值不相适应,造成代谢紊乱,使脂肪过量沉积。

1.3 矿物质、维生素和其它营养物质缺乏 日粮中钙含量过低,母鸡需要大量的钙来制造蛋壳而摄入过多的饲料,于是过多的饲料被吸收后转化成脂肪沉积于肝脏和体腔。锌、铁、铜、锰等矿质元素和叶酸、VB12、生物素、VC、VE等维生素以及胆碱、蛋氨酸、丝氨酸等营养物质,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肝内脂肪的转运过程,这些物质缺乏,同样也会脂肪积聚并引发脂肪肝综合征。鸡饲料中胆碱、肌醇、VE和VB12不足,使肝脏内的脂肪积存量过高。

1.4 毒物因素 饲料发霉后,容易产生毒素,这些毒素对机体是有害的,特别是黄曲霉毒素和镰刀菌的T2毒素,最容易使肝脏受害而致肝功能障碍和脂蛋白合成受阻,从而引起肝脏脂肪沉积和血管变脆而出血。现已证实,产蛋鸡饲料中存在的红、青霉毒素也是引发脂肪肝综合征的一个重要因素;饲喂未经脱毒处理的菜籽饼,也会诱发脂肪肝综合征。四环素是一种代谢抑制药,在发挥抑菌作用的同时,也可以抑制肝脏载脂蛋白的合成,进而影响肝内脂肪的转运,造成肝内脂肪堆积。其它药物或毒物如环己烷、蓖麻碱、砷、铅、银、汞等,均可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导致产蛋鸡发生脂肪肝。

1.5 激素因素 雌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等激素,都可以通过影响脂肪代谢,糖代谢和蛋白质代谢来间接影响脂肪肝的发病。比如胰岛素可以增加糖代谢,加快脂肪的合成,促使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转变成脂肪、增加游离脂肪酸的产生、抑制脂肪酸的氧化,使肝脏脂肪的沉积增多。雌二醇则可以使卵巢发育加快,脂蛋白的合成快速增加,加快脂肪的转运和体内脂肪的消耗。因此,脂肪肝的产生与激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旦内分泌紊乱,势必会造成代谢障碍,对产蛋鸡的脂肪代谢产生巨大影响。

1.6 应激因素 据研究,脂肪肝综合征一般多发生于高温季节或高温之后。因为鸡在高温环境中会产生热应激,使机体代谢紊乱,再加上诸如捕捉惊吓、通风换气的影响、突然停电、接种疫苗、动物惊扰、饲料突然更换等应激因素,很容易诱发脂肪肝综合征。

1.7 饲养制度 笼养鸡比散养鸡容易发生脂肪肝综合征,原因是前者活动量少,脂肪更容易沉积。饲喂以玉米为主构成的日粮,不采取必要的限饲制度等,都会使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2 症状

本病主要发生于重型鸡及肥胖鸡。病鸡生前肥胖,超重,突然发生产蛋下降,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病鸡喜卧,鸡冠肉髯退色乃至苍白。严重的嗜眠、瘫痪,体温41.5~42.8℃,但鸡冠、肉髯及脚变冷,可在数小时内死亡。一般从发病到死亡约1~24d,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错误,引起强烈挣扎时可突然死亡。

3 剖检变化

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肝肿大,边缘钝圆,呈油灰色,质脆易碎,用力切时,在刀表面有脂肪滴附着。肝表面有出血点,在肝被膜下或腹腔内往往有大的血凝块。组织学检查为重度脂肪变性。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时肾略变黄,脾、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

4 诊断

根据病因、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和血液化验指标,以及病理变化特征即可确诊,其特征性病变为肥胖母鸡腹腔内或肝被膜下有凝血块。本病应注意与鸡脂肪肝和肾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1)1减少养殖密度:笼养鸡、网上养鸡饲养密度要小,要给鸡只足够的活动空间,地面平养鸡要经常清除粪便,保持鸡舍清洁;高温阴雨天气,料槽要及时清理;认真做好饲料保管工作,防止饲料发霉、变质。(2)控制应激:一定要注意减少各种应激反应,特别是在产蛋高峰期,尤其需要注意饲料更换、转群、分舍、高温、疫苗注射、清理鸡舍及各种噪音带来的应激反应。(3)适当限饲:一般减少10%左右的喂料量,并注意原料质量,防止饲料变质。(4)完善饲料营养:饲料多样化、营养全面化。严禁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菜籽饼的用量不应超过配合饲料总量的5%。

5.2 治疗 在每公斤鸡饲料中加入1g氯化胆碱、1.2g蛋氨酸、20IUVE、0.012mgVB12、1g肌醇、0.3mg生物素、0.1gVC,连喂2周,效果明显。

(收稿日期:2018–12–20)

猜你喜欢

鸡饲料产蛋鸡养鸡
冬春养鸡如何提效
伏天养鸡 注意这四点
春季健康养鸡突出“四个关注”
产蛋鸡猝死防治分析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产蛋鸡猝死症防治分析
种业创新提升国产蛋鸡竞争力
鸡饲料中铬的营养研究及其应用
冬季产蛋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冬喂蛋鸡巧添加抗病御寒又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