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发病危险因素分析
2019-02-13付鑫鑫
付鑫鑫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胎盘早剥是子痫前期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的特点,不仅对母婴结局有着十分不利的影响,还可能增加新生儿的病死风险,给母婴的生命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1]。本文通过分析引发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的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以及建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子痫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签署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其中发生胎盘早剥的患者有8例作为分析组,年龄23~39岁,平均(29.45±3.26)岁;未发生胎盘早剥的患者有27例作为比照组,年龄21~39岁,平均(30.04±3.31)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流产史发生率、首次分娩率、肌酐、血压、尿酸、纤维蛋白原以及血红蛋白。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工具进行数据统计,x2和t为检验值,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流产史及首次分娩率统计
两组患者的流产史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首次分娩率显著低于比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流产史及首次分娩率统计[n(%)]
2.2 两组的肌酐、血压、尿酸、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统计
两组患者的血压、尿酸以及血红蛋白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的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比照组,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比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的肌酐、血压、尿酸、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统计
表2 两组的肌酐、血压、尿酸、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统计
项目 分析组(n=8) 比照组(n=27) t P肌酐(mmol/L) 94.89±13.64 74.58±11.72 4.15 0.00舒张压(mmHg) 98.02±13.86 98.14±13.91 0.02 0.98收缩压(mmHg) 142.58±17.79 142.39±17.65 0.03 0.98尿酸(mmol/L) 339.28±35.61 332.58±35.01 0.47 0.63纤维蛋白原(g/L) 4.39±0.49 5.66±0.53 6.05 0.00血红蛋白(g/L) 112.95±14.88 112.73±14.79 0.04 0.97
3 讨 论
胎盘早剥主要指的是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者全部胎盘从子宫壁正常位置剥离的情况,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极易导致患者出现血液高凝,进而引发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了母婴的生命安全。胎盘早剥与子痫前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现阶段临床尚无有效手段对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做出准确预测,因此分析引发此病的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2]。相关文献报道指出,子痫前期患者会发生小血管痉挛情况,随着循环血容量的不断减少,机体肾供血会出现严重不足,导致患者的肾功能受到损伤,血清中的肌酐水平不断上升,因而肌酐水平是引发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之一[3]。另外纤维蛋白原含量过低,也会造成胎盘与子宫膜分离,进而引发胎盘早剥。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分析组的肌酐水平显著高于比照组,首次分娩率以及纤维蛋白原显著低于比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分娩史、肌酐以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引发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胎盘早剥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