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空竹体验与其他学科的有效衔接
2019-02-12张玉英
摘 要:空竹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阵地的引领者,承担着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学习、活动机会的历史使命,如何把空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外课程有效衔接,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关键词:空竹;体验美;发现美;创造表现美;有效衔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1-0061-02
引言
空竹古称“胡敲”,也叫“地铃”“空钟”“风葫芦”。抖空竹在我国可谓历史悠久,关于空竹的记载,最早见于北宋宣年年间,“抖空竹”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民间广泛流传,特别受到中老年人的喜爱。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阵地的引领者,承担着为广大青少年提供学习、活动机会的历史使命,如何把空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外课程有效衔接,让其在广大青少年中传承发扬下去,使校外课程得到进一步丰富,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丰富青少年宫体验课程,引入空竹,让学生体验美
我宫在原有的体验活动基础上,成功引进空竹体验项目,合理安排场地和时间,聘请空竹协会的会长专门来我宫授课,在不影响正常上课的情况下,利用每个周末学生学完特长的间隙,给每位学生提供一次不少于40分钟的免费体验机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启动、调整、控制及各种的玩法与技巧;通过空竹技巧的学习,学生眼、手、脚、身体的各部分达到协调统一,使身体的躯干、四肢、眼得到很好的锻炼,提高了学生的反应力、灵敏性和动作协调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空竹的美感。
二、引导学生发现空竹的美
画家罗丹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保学生能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知,使学生不断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的义务。教师的本质与导演无异,想要完成一部高水平的电影,只依靠演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保障所有的演员能够将情感完美地诠释出来。这就要求每位参演人员都能对剧本有深入的了解与认知。学生学习空竹与之类似,刚开始练习时动作不协调、不到位,常常引得学生哄堂大笑,特别是有几位学生练习多遍后仍然做不到位,这时他们心里开始打退堂鼓。看到这种情况,教师不断地开导他们,通过相机把各式各样的动作定格成永恒,让学生分享体验带来的快乐。交流教学过程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学习空竹,并真正喜欢空竹的动作技巧。在此期间,学生学会调动自己的思维,不单单是观摩教师的动作与玩法,而是主动思考,从学习空竹中体验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的事物存在。
三、通过不同的形式创造美、表现美
1.空竹体验与美术创作的有效衔接
我宫快乐美育课题组的教师们在每节课的设计上,力争做到让学生接触的实际事物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并采取了多种教学措施,如通过视频资料、现场演示等形式,为学生构建师生互动、和谐高效的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延伸了美术教育的内涵,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氛围,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美、追求美的能力,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乌申斯基曾说:“孩子们是凭形状、色彩、声音和一般感觉而思考事物的,假如有人强迫他们用其他方法来思考事物,那么他就会破坏学生的兴趣和天性。”我宫快乐美育课题组的教师打破了学生照样临摹和对事物进行写生的传统教学方式,在练习中让学生去寻找美、发现美、构建美,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提高其在美术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的体验活动中互相学习、互相观察、仔细琢磨,在体验中教师为学生拍摄了大量照片,为我们展现了一组从不协调到协调的空竹连环画。有的在上下抖动空竹,有的在张开双臂迎接空竹的落点,有的飞身一跃跨越过空竹……让看到这组画的人不禁浮想联翩,就像一名真实的学生在眼前舞动空竹一样。我们通过要求学生对空竹的操控方式以绘画的方式呈现,提高了学生对空竹的兴趣,帮助学生在与空竹有关的教学活动中真正地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意义。
2.空竹体验与作文的有效衔接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是作文的生命。大家都知道,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文通常是无处下笔、无话可说的。学生在进行作文写作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周围的美,忽视了世界的精彩,而是以套话、空话平淡无奇地讲述。这是由于学生没有将实际生活与作为进行有机结合,无法将生活中的美真正体现在作文之中。这种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生活与写作脱离。我宫作文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推体验作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
(1)收集素材,优化写作丰富性
学生在学习空竹的过程中能够积累较多的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回归生活。想要真正实现素材积累,学生就必须善于观察、体验,进而发现生活之中蕴含的美。无论是编织丝网花、气球花还是玩转呼啦圈、空竹体验等项目,都能让学生在体验中积累经验、丰富生活。正是有了比较深厚的体验,学生在写“我与空竹”的文章时文思泉涌,情动而辞发,“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2)精炼体验,明确作文目标
有人说:“我们不仅要记录生活,而且要对生活进行分析;不仅要看到生活的五彩缤纷,而且要看到生活中蕴含的哲理。看不到生活丰富多彩的人,他的生活是枯燥无味的;看不到生活哲理的人,他的思想是肤浅的。[1]”由于生活之中的感悟过于零散,不同感悟之间的关联性不强,所以难以实现有效的逻辑关联。加之学生的特点不同、思考逻辑具有差异性,这就导致了体验过程的巨大差异。所以,教师在设计空竹体验与快乐作文相结合的各个环节时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与分析,使得两项课程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空竹有了深层次的了解,所以写起作文来就得心应手。
3.空竹体验与舞蹈的有效衔接
虽然空竹与舞蹈是两个独立的项目,但教师与学生体验空竹以后发现,学舞蹈的学生在体验空竹时不仅学得快而且动作非常到位。结合这一现象,我宫舞蹈教师把一部分空竹动作进行二次加工创编到舞蹈动作中,没想到效果非常好,深受学生的欢迎,在师生展演汇报中创编的舞蹈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结语
通过空竹体验与美术、作文、舞蹈课程的有效衔接,不仅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得到了很好的传承,而且对教学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这也启发了我们的思维,能够在更多的课程上实现跨越,开发出更多适合校外教育的新课程。
[参考文献]
杨红新.教与玩结合是进行空竹教学的有效方法[J].杂技与魔术,2015(03):25-26
作者简介:张玉英(1976.6—),女,山东济宁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数学、综合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