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2019-02-12曹红霞
摘 要:教育学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学需要结合生活,使用生活环境让学生能够发展“活本领”。小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不仅是让小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习兴趣。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打造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基于此,本文针对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探讨使用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应用方式。
關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41-0028-02
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日益关注。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应思考如何让小学数学的课堂变得轻松有趣,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在改革中,数学教师将教学生活化作为关注的要点,并探求有效的教学生活化方式。
一、使用生活中的素材辅助讲解理论知识
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由于其基础性,所以很容易能够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素材,教材编著的过程也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教师可以发现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绝大部分的题目都是以生活中的事物为主题的。因此,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时,需要以教材为依据,使用生活中的素材来辅助讲解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生活中的素材能够让学生将生活中的趣事和数学学习相联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能够快乐学习,提升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进行《确定位置》的教学时,教材中给出的多是关于轮船、灯塔、雷达站等事物的案例,这些案例虽然是生活中的事物,但是毕竟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以这些案例对学生进行基础的理论教学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使用生活中的素材为学生建立基础的方向感知。例如,小学生都知道太阳是东升西落的,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寻找太阳的方位,让学生以太阳的运动轨迹确定东西方向,然后在课桌上画出相应的平面图,并以此引导学生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和“东南”“东北”等方向的认知。通过对太阳的“使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基础的方向感知,在随后的例题教学中,学生便能够较容易理解题目的意思,准确而快速地解答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不能盲目地使用教材中的案例进行教学,而应当结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寻找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
二、在课堂上开展生活化小组合作学习活动
现阶段的教育理念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中,这种教学理念需要得到重视和应用[1]。当教师在讲解完基础知识之后,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消磨了大半,此时,教师可以使用生活中的元素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通过自由的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加深对刚刚学习的知识的理解,并且恢复学生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进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教学时,教师在讲解完相应的理论知识后,可以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教师为学生布置生活化习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迅速完成习题。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加入多种元素,使学习活动更加有趣、有效。例如,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阵营,每个阵营再分为出题小组和解题小组。其次,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要素和一些数字,并要求出题小组通过这些要素设计3道应用题,写在黑板上,解题小组需要解答所有阵营的题目,当然出题小组和解题小组的成员并不是固定的。最后,在规定的时间之内,教师收集三个阵营的答案,以阵营的答题正确率选择优胜者,若是平局,则再以题目的质量为评比标准。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教师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活动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得以恢复,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升。
三、使用生活素材进行习题训练
生活化的教学便是在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在课堂上和课后的习题训练中,教师都可以适当地引入生活素材。传统的习题只是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训练,虽然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但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的习题中引入生活素材,或者是布置别开生面的习题,通过新型的作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通过实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完成《厘米和米》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告知学生今天没有计算类的作业,但是会有一个小活动:“学生回家之后,请父母取出家中的长尺或者卷尺,从家中随机选取十种物品,测量这些物品的长度(或高度),并记录在作业本上,然后依据这些物品的长度,以从长到短或者从短到长的顺序将这些物品的名称在作业本上进行排序。作业布置后,学生会因为今天不需要再做计算题而兴奋,并且在小学生的理解中,测量物品并不是作业,毕竟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喜欢摆弄各种物品。事实上,这个活动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作业,却有着比传统作业更大的价值。这种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在对各种物品的测量中深刻理解各长度单位的实际意义。因此,在生活化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课堂、课后作业的表现形式,为学生布置新式作业,让学生摆脱繁杂的数学计算,从生活实践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
四、在课堂上加入生活实践内容
在物理和化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对教学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知,会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简单的小实验。通过开展这些小实验,教师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生活化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也可以加入生活实践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一些简单的生活实践活动,让学生将活动中简单常见的生活现象与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相结合。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够提升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数学应用题的审题能力。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两卷卷尺,在课堂开始时与学生玩一个游戏,教师让学生猜黑板、门、讲台、课桌等物品不同截面的面积,并将这些猜测写在黑板上。然后选四个身材较高大的学生测量黑板、讲台或者门的长、宽,其他学生使用自己的尺子测量课桌表面的长度和宽度。当学生完成测量后,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测量的数据进行面积计算。这个过程中,不同的学生使用的测量单位并不相同,得出的答案自然也不同,在对计算的面积添加单位时,由于在测量时对实物有了直观的认识,学生便不会出现课桌面积是1000m2这样的错误。最后,教师将这些事物的实际面积写在黑板上,并从学生的猜测中找到最接近的答案。在课堂中加入生活实践,不仅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还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相关知识的理解。
结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育实践中,教师想要践行新的教学理念,就需要不断地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够得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生活化教学便是教师在不断进行的教学改革中找到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在生活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在教学各环节中应用生活元素,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铁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136.
作者简介:曹红霞(1970.2—),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一级教师,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