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机电教学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2019-02-12周国耀
周国耀
[摘 要] 中职学校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现代社会不仅要求学生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还应该具备职业精神,这与工匠精神不谋而合。想要将“工匠精神”穿插于实际的教学中,就需要教师做出有效引导,让学生对其含义有更为直观的了解。与此同时,教师要针对工匠精神在实际专业教学中的渗透采取相应的举措,对教学进行不断调整。现立足中职机电专业,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机电专业;德育;工匠精神
历经多年的奋斗,在一代代引路人的指引下,社会发展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基于当前的新时期背景,国内的经济发展已经不再是片面地追求快速增长,而是开始注重质量的优化。经济结构进入了新的阶段,教学创新、人才创新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方向。为有效应对当前社会形势的发展,教师与学校管理者应该对这一阶段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致力于提升国家竞争力,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有更多的话语权,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想要实现这一宏伟梦想,就要重视人才建设,鉴于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现以机电专业为例进行阐述。
一、以“产教融合”建校企合作体制
中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应该从多处下手,在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方面,学校与企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表明,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是对人才进行培养的最佳方式,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对工作内容进行模拟与实训时,让学生体会到工作应该精益求精,深化“工匠精神”在学生心中的作用,加快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深化产教融合,构建稳定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但能加快实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能更好地为培养人才储备资源。
二、以“德育教育”全课程教学体系
中职机电专业不仅需要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更加丰富,还需要能在实践中进行锤炼。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此过程中,不可忽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属于基础教育的范畴,也是所有教学工作展开的基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电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加显著,机电专业应进一步完善当前的课程体系,将工匠精神的精髓融入教学中,从而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应对该精神的内涵有所理解,从而提高道德水平。在实践中,学生更要严于律己,专注于工匠精神,并且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方面也要得到有效提升,让自己更加符合技术工作的要求。
三、以“多元方法”融工匠职业精神
时代的发展以及各种全新思想的不断形成,有效地推动了当代教育,为当代学生科学培养提供了更多的视角以及更优质的教学方法。中职机电教学工匠精神培养,作为当代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也可以积极汲取这样的有效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法,从而在教学中不断渗透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素养,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工匠精神的理解、继承以及发扬。例如,在具体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一些具有良好工匠精神的名人事迹来引入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其精神感召下对工匠精神有更加深入地理解,从而为他们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打好基础。教师还可以在知识扩展中,让学生利用阅读文献资料或者网络搜索等手段了解本行业的优秀人物和事迹,从而让学生在充分了解行业尖端技术的基础上,对其创造者拥有的工匠精神有一个深度的了解,从而让他们受到思想教育,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以“校园文化”创校园教学氛围
第一,学校应该高度重视,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开展各种与工匠精神有关的实践活动。例如,学校可以请本行业内的优秀人员来学校讲课,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这些优秀人才的个人魅力和工匠精神,从而增强他们对于工匠精神的具象化了解,丰富他们对工匠精神的研究。第二,参观企业。机电专业应该组织学生进入企业,感受企业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让他们在这样良好的氛围中,感受工匠精神的特点,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第三,开展主题讲座。邀请社会创新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的企業工匠之星到学校参加讲座,让学生耳濡目染地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
综上所述,中职机电专业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立足于时代发展的视角,探究工匠精神,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致力于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晶晶.“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机电设备电气控制技术基础》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12):53-54.
[2]陈诗慧.供给侧改革视阈下“工匠精神”的时代特征、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109-112.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工贸中等专业学校
(编辑:刘莉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