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4×100米接力训练方法探研

2019-02-12吴晓江

成才之路 2019年2期
关键词:接棒口令赛道

吴晓江

摘 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运动需要,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自主学练模式,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4×100米接力训练方法进行探究,以便为体育教师4×100米接力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4×100米接力;小学体育;训练方法;体质;身心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02-0069-01

4×100米接力是一项具有非常强的竞技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参加4×100米接力运动,可以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强学生的肺活量,提高学生的爆发力,强化身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因为是接力运动,所以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4×100米接力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传接棒的技术训练,进行传接棒的实战演练,还要运用合理的战略战术,以促进学生对4×100米接力技能的掌握。

一、传接棒的技术训练要领

传接棒是4×100米接力中的关键环节,经常会发生传接棒队员因为动作不规范或配合不协调而出现掉棒的现象,这会耽误时间,直接影响团队成绩。因此,强化传接棒的技术训练,是保证4×100米接力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1.上挑式传接棒

在传接棒过程中,当传接双方队员处于适当距离时,传棒队员可发出“给”的口令,接棒队员听到口令后,马上把处于传棒队员一侧的手臂放下,并向后侧方伸出,把四指并拢,让拇指同其他四指分开,把手尽量张大,掌心朝后。传棒队员把接力棒由下向上挑,送入接棒队员手中,完成整个传接棒过程。接棒队员接过接力棒后,要及时调整身体姿态,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奔跑。

2.下压式传接棒

在传接棒过程中,当传接双方队员处于适当距离时,传棒队员发出“给”的口令,接棒队员听到口令后,马上把处于传棒队员一侧的手臂放下,并向后侧方伸出,手臂呈伸直状态,并把手指展开,掌心向上。传棒队员把接力棒从前上方向下压进接棒队员手中,完成整个传接棒过程。接棒队员接过接力棒后,及时调整身体姿态,以最快的速度向前奔跑。

3.动作注意事项

首先,在传接棒过程中,接棒学生需要将手臂尽量伸直,拉近传接棒之间的距离,这样可以使接力棒以最快的速度进行传递。其次,在传接棒过程中,传棒队员应当尽量避免将接力棒的中间部位送入接棒队员手中,以为下一棒交接留出空间。第三,传接棒动作完成后,接棒队员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好自己的身体状态和节奏,提高奔跑速度。

4.接力区内的传接棒动作要领

(1)下弯道传接棒。第一棒和第三棒的学生因为是右手持接力棒,因此在跑入弯道的过程中需要沿着赛道的里侧跑。而第二棒和第四棒的学生需要使用左手接棒,因此需要沿着赛道的外侧跑。(2)上弯道传接棒。第二棒,学生左手持棒,在跑出弯道、跑入直道的过程中需要沿着赛道的外侧跑;第三棒,学生沿着赛道的里侧跑,使用右手接棒。在传接棒过程中,不同棒的学生需要在不同的接力区域内进行练习,反复进行演练,以做到熟能生巧。

二、设置接棒起动标志线

4×100米接力教学中,在传棒队员到达起动标志时,接棒队员就可以起动助跑了。假如接棒队员是在接力区的起始位置开始助跑,那么起动标志线就需要设置在接力区后方,男生一般为5米到7米,女生则控制在3米到5米。假如接棒队员是在接力区之后的10米距离开始起动,那么起动标志线就应当在起动线之后设置,男生为6米到8米,女生为4米到6米。同时,还可以依据场地以及学生的体质灵活设定起動标志线。

三、采用正确的起跑方式

在4×100米接力教学中,一般情况下,第一棒学生要右手握棒,采用蹲踞式起跑,其余三棒队员则采用半蹲式起跑。

四、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

4×100米接力需要有效的配合,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反应速度、灵敏状态、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非常重要。第一棒,要挑选反应灵敏、起跑速度快、心理素质好的学生,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弯道技术。第二棒,要挑选有速度、有耐力、传接棒技术比较娴熟的学生。第三棒,要挑选既具有第二棒能力,又善于跑弯道的学生。最后一棒,属于冲刺阶段,要挑选速度快、心理素质过硬、具备拼搏精神、能够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学生。

总之,在体育4×100米接力教学中,除了需要掌握传接棒的技术训练要领,设置接棒起动标志线,采用正确的起跑方式,运用合理的战略战术外,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表扬。采用游戏教学法、竞赛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以保证4×100米接力教学的高效开展,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雷生,田鑫.口令“跑与接”在小学教学训练4×100米接力跑中的应用[J].体育时空,2016(04).

[2]张龙.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培养与疏导[J].当代体育科技,2016(10).

[3]王岩.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策略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6(02).

[4]黄全林.浅谈如何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14(36).

猜你喜欢

接棒口令赛道
自制冰墩墩不能滑出“法律赛道”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征服蒙特卡洛赛道
高矮胖瘦
侨领吴昊: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棒者
口 令
美乐家换帅 许玮接棒葛南山
无人驾驶,先上赛道如何?
好玩的“反口令”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