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科普教育特点及影响因素探究

2019-02-12徐倩

科学与技术 2019年2期
关键词:非正式学习科普教育博物馆

摘要:博物馆是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场所,能够为传统的课堂教育进行良好的补充。与传统的课堂教育相比,博物馆科普教育有其独有的特点,包括情景化学习、自主选择的学习、借助实物的学习等等。根据博物馆学习的情景模型,博物馆科普教育有其独特的影响因素,能够为博物馆科普教育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博物馆;科普教育;非正式学习

博物馆的存在由来已久,它的定位和职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历经变化,教育逐渐成为了博物馆的一个重要甚至是首要功能。博物馆越来越成为课堂之外的一个学习的重要场所,在学术上也被大量地研究。

一、博物馆科普教育

随着对非正式学习的关注的增加,博物馆学习越来越被更大量地研究。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比,博物馆学习有其独有的特点,能够在设定的情景之中推动学习者进行意义建构与行为塑造。

(一)博物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在文化生活上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场所,为我国公民在文化上的需求提供了学习场所。我国将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工作者研究,它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8月维也纳会议修订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提出,博物馆作为非营利机构,为公众提供了欣赏、研究、教育的功能,其目的是征集、保护、研究、传播人类历史和物质文化遗产[1]。博物馆是公共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载体,注重其研究、收藏、展示、教育等功能,其中教育功能是近年来博物馆研究中主要挖掘的功能。

(二)博物馆科普教育的特点

博物馆作为文化科学普及场所,在教育方面有学习的共同特征,但对比一般的课堂学习有其独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博物馆成为人们在课堂学习之外知识建构和行为塑造的一个很好的场所。

1情景化学习

社会文化视角强调,人的知识建构是通过与社会文化的互动来实现的。而博物馆能够提供独特的社会文化场景,丰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到的情景,帮助人们创造新的经验。

博物馆通常以主题形式进行展品呈现,在一定空间中营造特殊情境。空间与展品及其它中介相互搭配,给予来访者沉浸式的体验。在场馆设计上,设计者往往会根据主题,运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手段,使参观者能够通过多重感官来进行知识获取。

而当前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博物馆情景化的呈现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虚拟技术可以帮助搭建更多的体验情景,帮助博物馆在较少的资金投入下实现更加丰富的情景。尤其是VR技术因其便携性可以在不占用太多场馆面积的情况下,使参观者得到相应的主题体验[2]。

2自主选择的学习

传统的课堂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影响和控制,学生的学习遵循着既定的规则,学习教学纲要中的内容,学生没有办法发挥太多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办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进行学习。相比之下,博物馆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可选择性。虽然场馆中的主题是已定的,但参观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动机等,决定要参观哪些展区与展品,决定参观的时常以及参观的顺序。这种学习是学习者自身需要自发形成的,是由学习者的兴趣所驱动的[3]。

3借助实物的学习

博物馆学习的一个独特之处便是借助实物进行知识呈现。实物可以带给人们多角度的视觉体验,在感官上给予参观者一定的冲击性,令人感到好奇、惊叹,强化参观者进行知识建构的动机。

不管是真实文物、模型还是虚拟展品,均可提增加参观者真实的浸入式体验,增强对情景的体验。这种真实的体验,是仅凭图片、文字所不可代替的。

(1)实品。博物馆中丰富的实品展示可以帮助参观者进行浸入式体验,使参观者身临其境。实品真实的纹理、形状、尺寸,是图片所无法完全复原的。这种第一手资料能够更加全方位地刺激参观者的感官。

(2)模型。由于实品的稀缺性,博物馆通常会使用一些模型作为展品。有研究发现,模型在引发家庭间科学对话的准实验中,作用要大于实品。这可能是由于模型往往更能展示典型场景,给予参观者以巨大的冲击力。模型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件艺术品,模型制作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使模型能够更加契合现代人的审美体验,给人以视觉冲击。

(3)虚拟展品。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博物馆开始展出大量虚拟展品。这些虚拟展品能够利用科技的手段展示相关主题。在达到学习效果的同时能够省掉大量的成本。许多虚拟展品能够对参观者进行视觉、听觉、触觉的多重感官刺激,使参观者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

二、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影响因素

我们的行为是我们处于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而博物馆中的学习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经验,能够影响人们的知识建构与行为塑造。

作为非正式情境下学习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博物馆中的学习被大量研究。John Falk和Lynn Dierking提出了基于博物馆学习的学习情境模型(如图2),主要包括个人情境、社会文化情境、物理情境三部分,并提出了八个影响学习的因素,分属于三个情境之中[4]。个人情境中影响学习的因素包括:动机和期望;先前知识,兴趣和信念;选择和控制。社会文化情境中影响学习的因素包括:团体内部社会文化中介;他人协助中介。物理情境中影响学习的因素包括:向导与现行组织者;设计;加强博物馆外活动与体验。

(一)个人情境

个人情境强调博物馆参观者个人的因素对其博物馆学习的影响,包括动机和期望;先前知识,兴趣和信念;选择与控制。

1动机和期望

人们去博物馆有很多原因,并且对他们的访问有预期的期望。这些动机和期望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学习。公众的议程与博物馆体验的现实密切相關:当期望得到满足时,学习便于进行;当期望未得到满足时,学习会受到影响。动机为自发学习的参观者往往比被迫进行学习的参观者更能取得学习的成功。当博物馆吸引和加强人们的内在动机时,博物馆学习将取得很好的结果。

2先前知识,兴趣和信念

先前知识,兴趣和信念在所有的学习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博物馆尤其如此。 在先前知识,兴趣和信念的基础上,学习者会选择是否去博物馆,参观哪种类型的博物馆,具体参观哪些展馆,以及在各个体验中花费多少精力。博物馆学习受到先前知识,兴趣和信念的限制与约束。适当的先前知识,兴趣和信念,能够引发学习者在博物馆参观的过程中进行思考。而如果他们没有适当的先前知识,兴趣和信念,进行知识建构将会是非常困难的。而博物馆参观人群具有异质性,他们的先前知识,兴趣和信念在差异很大,因此在博物馆学习总是非常个人化。

3选择和控制

由于博物馆是典型的自由选择学习环境,它们往往给予参观者更多选择和控制的机会。参观者可以自由决定他们要参观什么,参观多少时间。参观者的选择和控制可以确保自己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满足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学习者选择与控制的机会较多也是博物馆学习区别于典型的课堂学习的一个显著特点。

(二)社会文化情境

社会文化情境强调博物馆参观者所在的社会团体以及在博物馆学习中接触到的新群体对其博物馆学习体验的影响,包括团体内部社会文化中介,他人协助中介。

1团体内部社会文化中介

团体内部社会文化中介关注作为社会团体参加博物馆游览的学习者,在团体内通过共同的经验和知识建立社会纽带。博物馆内的社会团体通过交流获得知识,形成共同的信念,并且建构意义。

2他人协助中介

他人协助中介强调,博物馆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社会群体,个人与博物馆中的解说员、导游和表演者的互动,同样可以影响到游览者的学习体验。这些人虽然不属于参观者原有的社会群体,但在博物馆这样一个特殊场所之中,一种新的社会纽带正在形成,这种全新的关系将会影响到参观者进行博物馆学习的质量。

(三)物理情境

物理情境强调博物馆的物理环境对博物馆参观者学习体验的影响,包括导向和先行组织者,设计,加强博物馆外活动与体验。

1导向和先行组织者

为了使人们能够在博物馆中更好地进行学习,往往需要给参观者创造一种安全感,并且提前估计参观者的期望。博物馆中需要设置一些导向设施或人员,使参观者不至于在参观时迷失方向,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体验。先行组织者需要预判参观者的需求,帮助人们从经验中建构意义。

2设计

学习受到设计的影响。而博物馆作为拥有多样教育资源的场馆,尤其需要得到良好的设计,从而丰富参观者的体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博物馆的展馆空间和展品摆放,均需要根据主题情景、人机关系进行合理的设计。

3加强博物馆外活动与体验

学习是一个连续的、伴随人们终身的过程。人们在博物馆这个特殊场所学习到的内容,不应仅作为独立的体验存在,而是应和更多的环境和经验联系起来。博物馆外的这些后续增强活动和体验对于博物馆学习以及博物馆内的活动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武冰星.博物馆教育中的非正式学习环境模型构建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5.

[2]张丽.数字化时代中国博物馆教育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鲍贤清. 博物馆场景中的学习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4] Falk J H,Dierking L D. Learning from Museums[J]. 2000.

作者簡介:徐倩,女,汉,1995年9月出生,山东省青岛人,硕士学生,2017年进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学习,研究方向:科学与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非正式学习科普教育博物馆
博物馆
非正式学习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依托“村淘”项目建立科普教育网络平台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研究
三本院校英语专业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加强科普旅游教育,提高导游员科普素质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科普教育信息化应用研究
专业发展视角下的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策略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