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思路
2019-02-12杨朝峰
杨朝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的保留与传承面临着不小的阻碍。一方面,农村既有文化与飞速发展的城市文化之间的隔阂越发明显,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发展的滞缓给文化创新发展的脚步带来了阻碍。本文将分析目前乡村文化发展受阻的主要原因,并试图探索出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战略发展方向。
关键词:寻村文化;传承与创新;战略发展
十九大报告针对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思想作风问题,提出了城乡融合的思想。它强调共生共融,认为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是可以共同发展并寻找平衡的。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我们需要走出非此即彼的单向思维模式,跳出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二元”对立局面,让农村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弥补城市文化的缺陷。让城市文化的先进性优势,弥补农村文化建设的短板。
一、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面临一些问题
农村产业“空心化”是乡村文化传承难以为继的直接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速度大大快于农村,使得更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借助打工、读书等形式流入城市,而流回几率很小,原有农村居民年纪渐长,传统文化手艺无人继承,导致乡村产业传承难以为继。历经千百年形成的地方特色手艺与文化,正是乡村文化的重要内核,如果得不到有效传承,乡村产业发展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外,乡村经济建设需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一旦农村成为只剩老人和小孩的“留守村”,那么政策就没有了着落之处。
农村居民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乡村文化传承式微的内在原因。在农村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环境之下,村民的传统文化价值、思想观念受到冲击,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比较淡薄。再加上个别基层政府只顾埋头搞经济建设,缺乏文化引导和资金投入,致使农民群体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传统文化无法继续依靠原本宗族社会大家庭式的文化得到传承,如此一来,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就难以持续进行,加之近年来乡村社会劳动力供给不足,乡村文化传承日渐式微。
乡村开发方式过于粗放是乡村文化受到冲击的一大原因。少数基层政府在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以及城镇化过程中,过于盲目照搬其他地方的经验,导致发展理念与当地实际不相适宜,外来文化不能落地,当地文化受到冲击,最终形成了产业布局“四不像”的局面。以旅游业为例,部分地区多沉迷于采摘、农家乐等单一发展形式,使得乡村旅游业发展模式比较单一。
二、从顶层设计、文化自觉、文化保护机制等方面入手,传承与保护乡村文化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持续推进“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在此语境之下,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应当更加谨慎。要以传统农耕文化的继承和农民精神风貌的提升为重点,重振乡村文化。在进行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先进性、特色化、客观性和统筹兼顾等基本原则,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将乡村传统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在充分引导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自然规律,打造美丽乡村。
1.做好顶层设计
从全局来说,顶层设计是推动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前进方向。国家的大政方针是地方政府发展乡村文化的重要导向。前些年,农家旅游盛行,各地纷纷跟风推进,“樱花节”“桃花节”“蓝莓节”蔚然成风,这固然是各地发展农业旅游的良好开端,但是也出现了过于同质化的不良影响,也使得某些地区不顾当地原有自然环境与文化特色,盲目开发新的旅游项目,造成了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因此,在顶层设计上,应当给予地方政府充分的执行空间,鼓励地方依据当地文化特色有针对性地开发,让文化在运用中得到保护和传承。
2.增加乡村文化传承及保护内生动力
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自觉与主体意识,增强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内生动力。乡村振兴的主体应当是农民,乡风文明是当下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城镇化不断推进、农民不断增收,一些传统的优秀农耕文化也在不断流失,新一代青年难以真正扎根农村,在精神文化方面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农村不文明现象逐渐增多。
提升农村居民文化自觉,一方面,可以从推进乡贤文化入手,由于农村长期以来的“熟人社会”氛围,乡贤的号召力巨大,他们能够带领农村居民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关注当地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居民文化自觉与主体意识的提升还有赖于农村的教育水平,只有通过更加全面的教育,才能够让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在内化于心之后做到外化于形。此外,农村居民文化自觉性的提高有利于吸引更多人才和劳动力流向乡村,参与文化产业建设。
3.构建乡村文化保护机制
建立乡村文化保护机制,建立健全乡村文化保护法律法规。我国地大物博,各地之间文化差异较大,乡村文化保护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统一的标准。因此,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积极性,通过各地的地方性法规规范文化传承与保护工作,形成经济发展与文化保护并行的长效机制。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是流于形式的面子工程,而是通过对传统优秀农耕文明的传承与保护为农村居民的发展增添动力。实现乡村振兴,不应当只是产业宜居、人民增收,也要实现乡风文明与永续发展。
4.构建乡村共同体
首先要重构一个乡村共同体乡村共同体指的是具有关联性的人类群体,平等相处、利益共享、和谐共生,农民是乡村共同体的主体。光靠农民,显然很难实现乡村文化发展,所以必须要有一些外部的干预,除了政府部门以外,还要有很多志愿者、学者,需要他们对乡村文化发展的帮助和参与。当中应重视各方力量均衡。要重塑价值观,实现文化自觉这个价值观就是自觉地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开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这里的自觉一是农民、村民的农耕文化自觉;要主动参与到乡村文化的传承、发展中来。
現在很多人谈乡愁,都是基于一个观念中的乡村文化,忽视了重塑农民的价值观。因此,通过重塑乡村农民真正价值趋向,并通过这种文化自觉去实践它,才可能发展农村文化、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乡风文明,复兴淳朴的精神家园。
三、结语
优秀的乡村文化,能够重整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建设幸福家庭、友爱乡村、和谐社会。要推进诚信建设,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让诚实守信者得到激励,让有违道德者得到戒束。要从传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发展软实力的战略高度,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发掘、继承、创新和发展优秀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好乡村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文明的原生态,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要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要加强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旗帜鲜明地引导群众抵制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参考文献
[1]周德新,黄静. 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状与创新[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3):183-186.
[2]何生民. 乡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存在价值及创新之道[J]. 新丝路(下旬),2016(10):15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