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主要特点及教学策略
2019-02-12宋玉珊
宋玉珊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至关重要,而在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改版后如何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教学值得我们思考。通过对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新教材以不同主题的栏目为载体,结合现实生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拓展延伸,突出了教学过程,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与学生的主动性。本文仔细讨论了新教材的特点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特点;教学策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道德与法治》教材提供了价值观上的理论支撑,而课程以此为中心,将生活各个方面的相关知识综合,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与丰富程度。且新教材更为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在学习形式方面实现了一定的创新,在当前应试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中难能可贵。
一、《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特点梳理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
《道德与法治》教材有两个目的,其一是普及法治知识,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法治观念,依法维权,另一方面建立学生内心法律底线,防止其不知法而犯法;其二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很好的起到了主义的教育作用,从个人层面到国家层面,都很好了诠释了当代青年有擔当、有梦想、有抱负且风华正茂的模样,将其贯穿教材始终也更体现了新时代国家对于人才的道德要求。教材同时融入了爱国、历史使命感等主题,凸显了在思想道德上的引领作用。
例如:“自信”、“交友”、“梦想”等主题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内容。教学过程中,融入“我与国旗合个影”、“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等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相关知识,对促进学生向上向善,奋发向上,不负韶华也有较好的引导作用。
2.教材结合时事与其他学科知识综合教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提升学生道德素养为中心,以心理健康、时事热点等多方面的知识内容为背景与载体,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该学科并非类似其他学科有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与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而更注重各个方面知识与思维模式的整合应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帮助学生增强其社会属性的形成发展。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较大的发挥空间,相对而言对学生与老师的要求都较高。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会形成更为成熟、辩证的看法,在独立性与创新思维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例如:在《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教师可以结合某市公民抓方向盘导致大巴坠江的时事热点,通过惨痛的事实教训对学生进行社会规则与法治的教育,使学生切实意识到规则对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信息时代,学生难免会接触网上负能量的不良舆论,通过课堂上教师对时事热点进行讨论的综合教学模式,也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教材以栏目为框架
由于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综合性及其学习最终目的,学生所学需要与实际相结合,其学进步水平也是循序渐进的。因而教材内容需要通过栏目化增强其形式的丰富性,使学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理解,并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运用,切实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的各个栏目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紧密结合学生生活与我国国情体现着不同层面知识的相互交叉与融合。
二、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的建议
1.重视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成长
结合新教材上述特点以及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终极目标,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情感、道德素养以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教材内容,避免以应试为导向的单纯知识点灌输。应当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教材栏目设置,开展与教学终极目标相符的系列教学活动,如案例分析、辩论、社会调查等,促进教学相长,使学生在不断思考与实践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消化吸收。如此不仅在课堂趣味性、实用性方面得到提升,更使得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受益。
2.增强课堂互动性,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对话
道德与法治课堂不同于其他已有完善知识体系的课堂,其开放与综合的个性决定了单纯说教并不能很好的起到教学的效果。而基于中学生较好的沟通水平以及较多的生活经验,如果教师有一定的控制、引导能力,课堂的互动也能够良好的进行。因而道德与法治学科有必要提升课堂互动性,为学生提供表达与展示的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情况结合提问、小组讨论、举例等方式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使其主动提出自身的想法,并在此过程中得到思维与知识上的成长与进步,自然是更为乐观的结果。
3.充分利用教学用具,拓展教学内容的新形式
微博微信普及、短视频风靡社会的新媒体主阵地,在教学硬件设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在案例教学时,在案例内容中融入更多样的形式,通过视频、音频以及大家喜闻乐见的表情包等等新媒体展示方式增强教学趣味性,将教材较为单一的图文展示方式转换为学生更容易注意的形式。如此不仅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搭建了沟通的桥梁,也提高了课堂上学生的关注度与积极性,进而提升了其对知识的吸收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通过栏目设置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在综合性与实践教学方面对教师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当结合教材特点,提升课堂互动效果,在课堂形式方面进行创新,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对综合知识的串联与体系的构建,以及其通过学习所实现的成长,从而实现实践与教学相促进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曹静.解析时事热点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 (34):67.
[2]宋雪春.基于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甘肃教育,2018 (16):124.
[3]王常亮,盛强.谈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革命性变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8 (17):64-66.
[4]于振鲁.初中《道德与法治》与《思想品德》新旧教材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8.
[5]陈敏敏.构建“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8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