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2019-02-12王全杰郭照成郑效辉李叔伟

兽医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病出血点猪只

王全杰 郭照成 郑效辉 吴 强 李叔伟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1 病例介绍

黑龙江省绥化市某猪场生猪存栏328头,2018年7月初,该场引入外购仔猪150头,约3天后,个别仔猪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呼吸加快,皮肤苍白,被毛粗乱,体弱消瘦等症状,并有仔猪死亡现象。使用阿莫西林等抗生素治疗无效,目前发病率为30%,死亡率达到8%。根据畜主叙述的发病情况,笔者对该猪场进行了实地走访,具体诊疗过程如下。

1.1 临床表现

深入猪群发现,哺乳仔猪皮肤出现潮红,反应迟钝,吸吮乳头无力或废绝,小于6日龄的仔猪,几乎无生还希望。10日龄以上的仔猪,颈部、腹下及臀部出现暗红色,指压不褪色,四肢抽搐,随着病情发展,可视粘膜黄染、苍白。体温40.5℃。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临死前的仔猪出现四肢划水,然后角弓反张而死亡。

保育及育肥猪发病时喜卧不起,走路不稳。耳尖、颈部、腹下皮肤发绀,同时有便秘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逐渐转为腹泻,有的猪尿液呈酱油色,生长停滞,体重比同日龄猪只轻很多。呼吸急促,寒颤。个别猪只体温在40℃左右,可视粘膜苍白,表现出贫血和黄疸病症。

个别母猪出现流产、产死胎,并且产后有的乳头无乳,造成初生仔猪营养不良而出现腹泻症状。母猪产后长时间不发情,有的母猪屡配不孕。背部皮肤出现密密麻麻铁锈色出血点,指压不褪色。

1.2 剖检变化

剖检濒临死亡猪只发现血液稀薄,并且不易凝固,皮下有淤血,肌肉颜色变浅,胸膜、腹膜及心外膜出现黄染,胸腹腔有积液,肝脏肿大,质地易碎,表面有点状白色坏死灶。肺脏水肿,脾脏肿大,颜色变深,并且表面有白色结节。胆囊充盈,胆汁较稠。淋巴结肿大,尤其是腹股沟淋巴结体积是正常淋巴结的2-3倍,纵切面有液体渗出,切面外翻。膀胱肿胀,粘膜表面有出血丝及出血点,内部充满红棕色尿液。肾脏肿大,颜色苍白或土黄,表面有细微大小不等的出血点。

2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解剖观察,初步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为了验证诊断准确性,必须进行实验室确诊。

2.1 形态学诊断

采集发病猪静脉血,加入到含有抗凝剂的试管内,轻轻摇晃,取一滴加到载玻片上,制成压片,放在显微镜下进行镜检,可以看到红细胞周围游走的附红细胞体。

2.2 分子生物学诊断

采集发病猪静脉血,肺脏、肝脏、脾脏及淋巴结,提取核酸,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果显示,所采集的样本为附红细胞体核酸阳性。

3 治疗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发病猪只,尽量做到单独隔离,以防感染其他健康猪只。对圈舍进行全面消毒,使用1%的敌百虫溶液,对猪舍全方位喷洒,间隔5~7天进行一次全方位消毒,彻底消灭传染源。保证饲料营养全面,增强猪只机体抗病能力。减少对猪的各种不良应激。由于猪附红细胞体可以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在进行疫苗免疫及阉割时,要对器械彻底消毒,防止病原体通过器械传播。按照相应的程序定期进行驱虫,并且安装防蚊蝇的纱窗,杜绝携带病原的蚊虫叮咬猪体,切断传播途径。

3.2 药物治疗

多西环素按12mg/kg,1次/d,连续肌肉注射3~5d,同时搭配贝尼尔,按6 mg / kg肌肉注射3~5d。如果病情较重,在进行上述两种药物注射的同时,静脉注射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和维C。对于没有发病的猪只,饲料中添加广谱抗生素如多西环素、土霉素等,预防此病的发生。

4 小结

附红细胞体通过某种传播途径进入猪体内后,会暂时寄居在红细胞表面,是否能够引起机体发病取决于病原的感染量和动物的健康状况,所以附红细胞体病又被称为条件性疾病,眼观健康的动物体内很可能他存在附红细胞体,当动物抵抗力下降,或受到某种不良应激时,会引起猪只的发病。由于该养猪场引种时造成猪群的应激反应,使猪群对附红细胞体病的易感性增加。发现有临床症状的病猪时,没有及时的进行隔离,造成了疾病的大面积传播。经过现场临诊及采取及时的治疗方案,该场的附红细胞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发病率从30%控制在5%以内。

猜你喜欢

体病出血点猪只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秋冬季防应激不可忽略饮水消毒
猪只硒缺乏症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Mutually Beneficial
猪弓形体病的诊治
猪附红细胞体病诊治对策探讨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