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猪瘟暴发的原因及养殖场如何防范

2019-02-12

兽医导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猪瘟养殖户养殖场

郭 亮

(遂宁市安居区农业农村局中兴镇畜牧兽医站,四川遂宁 629011)

1 前言

2018年8月,我国发生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随后疫情不断蔓延,对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造成的巨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部门而言,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目前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是。想要实现非洲猪瘟的彻底根除净化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我们需要分析非洲猪瘟暴发的原因,明确疫情出现时养殖场应该如何处理。

2 非洲猪瘟暴发的原因

2.1 商贸往来与人员流动频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商贸往来与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动物以及动物产品的交易量正在不断提升,造成边防检查工作难度的进一步增大,同时增加了外来动物疫病的拦截难度,一旦在检验检疫工作中有所放松,就会造成外来动物疫病入境,造成大面积的爆发。非洲猪瘟就是一种典型的外来动物疫病。

2.2 动物疫病预警机制不完善

在我国目前的市、县以下的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中,动物疫病预警机制仍然存在不完善的情况,虽然设立的相应的机构,但没有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存在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的现象,无法对动物疫病进行准确的识别以及有效的预警[1]。一些基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甚至没有专业的检验仪器以及实验室,导致这些机构形同虚设,在发生疫情时无法做出正确的识别与处置,只能向上级部分汇报,没有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2.3 养殖户对动物疫病防控机构不信任

在基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机构中,一些工作人员对相关技术的掌握不全面,无法为养殖户提供提供正确的技术指导,造成技术指导工作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导致养殖户对这些工作人员产生不信任的现象,双方无法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对于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影响动物疫病预防及预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无法对非洲猪瘟疫情进行有效的预防。

2.4 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水平有限

在目前的基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机构中,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掌握实验室检测技术,不具备兽医临床经验,无法将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测有效的结合。在养殖户遇到问题时,尤其是与动物疫病相关的问题时,技术人员无法到现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与临床诊断,养殖户只能将病料送往上级部门进行检测,延误疫情的发现与处理[2]。

2.5 养殖管理工作不规范

在一些农村养殖户中,大部分都是中小规模的养殖户(一般养殖规模在20~200头存栏),主要是养殖户对非洲猪瘟没有防范意识,总觉得这个病离自己还远,没有做到严格消毒,没有合理使用消毒药等,养殖场人员谁意外出,出入没有消毒,有的养殖场没有消毒设备,有消毒设备的养殖场没有消毒,消毒设备只是成了一个摆设。还有这些养殖户的圈舍简陋,没有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对粪便污物没有采取无害化处理措施,圈舍没有定期消毒,导致蚊蝇滋生,养殖环境恶劣。一些养殖户为了降低养殖成本,甚至使用泔水或变质的食物作为饲料,增加了生猪感染疾病的概率。与此同时,养殖户在发现疫情后不能采取及时的诊断与处理措施,盲目的购买兽药对其进行治疗,不但没有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反而促进了疫情的传播。

3 养殖场对非洲猪瘟的处理措施

在养殖场的运行过程中,对于非洲猪瘟需要采取以下处理措施:

3.1 建立牢固防线,防止非洲猪瘟入侵

首先,提高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认识,从思想上形成良好的防范意识。同时建立严格的防疫制度,养殖户与技术人员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并通过实践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其次,采取封闭式管理,形成牢固的物理防线。对养殖场采取封闭管理措施,并设置完善的隔离设施,建立物理屏障,保证养殖场周围没有杂草,防止狗、猫、鸟等动物进入,灭鼠、蚊虫,定期做好巡视工作。围绕养殖场建设消毒隔离带、消毒池等设施,定期使用石灰或烧碱进行内外消毒,猪圈舍用戊二醛消毒,不留死角进行彻底消毒。再次,做好养殖场出入管理工作,禁止所有可能传播非洲猪瘟的物品进入养殖场。保证引进的种猪以及仔猪来自非疫区,并对其进行非洲猪瘟病毒检测,保证检测结果为阴性后对其进行隔离观察2~15天,无异常后才能合群饲养。在养殖场外设立车辆、货物清洗消毒区域,运输车辆与货物在进入养殖场前需要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防止其将非洲猪瘟病毒带入养殖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生猪、货物转运中心,实现场外转运,降低疫病传播几率。

3.2 及时主动的报告异常情况

由于非洲猪瘟的症状与古典猪瘟等疾病的症状十分相似,无法通过临床症状进行鉴别诊断,想要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检测。因此,如果养殖场中的生猪出现无症状突然死亡,关节肿胀,局部皮肤溃疡、坏死等症状,以及脾脏肿大,淋巴结出血等现象时,可判定为疑似非洲猪瘟病例。这时需要立即向当地畜牧兽医部门报告。在畜牧兽医部门到场处理时,养殖场需要积极配合,不应出现隐瞒事实、阻碍调查等现象。如果因养殖场的私自处理、瞒报谎报等行为造成严重后果时,养殖场应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养殖场必须严格执行以上要求,落实所有相关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防控效果,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病几率。

4 结语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造成非洲猪瘟爆发的原因包括多个方面的因素,只有对这些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有效的防止非洲猪瘟爆发。而作为养殖场,需要根据非洲猪瘟的发生于传播特点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发现疑似疫情及时上报,才能降低非洲猪瘟对生猪养殖行业的影响。

猜你喜欢

猪瘟养殖户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