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血法与化痰通络疗法对脑卒中症状治疗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9-02-12张子英吴伯涛翟清华
张子英,吴伯涛,翟清华
1.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郑州 450052);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康复科(郑州 450014)
脑卒中是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征,所造成的家庭、社会负担很大。偏瘫、神经功能障碍或缺损及语言障碍或失语是脑卒中的常见临床症状,其致死率也逐年增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治疗信心[1]。脑卒中中风是一种从轻度到重度的疾病病理过程,预先存在的中风阶段可能是中风的前兆[2]。有研究报告和文献记录对卒中先兆表现积极的早期预防和治疗,可以显着降低卒中的发生率[3]。中医理论认为,脑卒中属于中医“中风”之范畴,其病机为正气不足,血瘀痰凝,脉络瘀阻,气血流行不畅而发。王永炎教授指出,痰瘀互阻是中风急症的主要病机[4]。化痰通络法治疗的原则是补气养血,活血化瘀,通过黄芪的补气生血,生地黄,地龙,丹参以及三七通络等,每种药物相互兼容,有效而全面的治疗脑卒中,使得各种药物的效果均得到有效的发挥。化痰通络法不仅可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患者肢体麻木、语言障碍等症状,还提高了脑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中医对脑卒中的认识
1.1 脑卒中与中风的关系 中医虽无脑卒中的病名,但其临床特征与中医所述中风相似,可将其列为中医“中风”范畴。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在《内经》当中依据症状表现和发病阶段对中风的有较为详尽的论述,认为“正气不足,外受风邪”是导致中风发生的主要原因[7]。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中风。如《灵枢·刺节真邪》所述:“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素问·调经论》亦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宋金元以后,强调了“内风”理论,引起了中风病因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转折,从而忽视了“外风”的致病性,单方面强调内因,忽略了外因对中风的预防和治疗产生不利影响[8]。现代医学理论认为,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方法是控制疾病的危险因素,保护神经细胞免受脑损伤,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是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各种血管疾病,但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深化了对中国传统中医药预防脑卒中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1.2 脑卒中的病因病机
1.2.1 “外风”病因:历代各家积极探讨中风的发病规律和机理,充分发扬中医特色,对中风的治法也作了进一步的探讨[9]。在唐宋以前,多以“外风”来阐述中风之理,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较为相似。东汉张仲景认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代表方为《千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
1.2.2 “内风”病因: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他说“风本生于热,以热为本,以风为标。”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医学发明·中风有三》说:“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多有此疾。”朱丹溪则主张中风是因“湿痰生热”,其作《丹溪心法·论中风》中提到:“东南之人,多是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其后,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是“内伤积损”的论点,《景岳全书·非风》言:“非风一症,即时人所谓中风症也。此症多见卒倒,卒倒多由昏愦,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与张景岳同时代的医家李中梓在《临证指南医案·中风》首次阐述了“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中风发病机理,提出以滋液息风,补阴潜阳为主的治法。清代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至今仍为临床常用[10]。近代有张伯龙、张山雷等医家对前人经验进行总结,进一步研究中风的发病机理,认为中风主要是因肝阳阴虚、气血逆乱,上行犯脑所致。
综上所述,中风的发病机理多是因内伤积损的基础上加上劳逸失度、神志不遂、饱食酗酒或外来邪气侵袭导致,进而引起阴阳气血失调,气血逆乱,肝阳失调暴张,内风旋动,夹以痰火,经脉乱窜,蒙蔽神窍,最终导致突然昏倒、半身不遂等症状。原始病因和诱发因素均可导致中风的形成,原始病因主要是由于神志不调,身体虚弱,长期饮食不规律所致;诱发因素有心烦意乱、劳累过度、喜怒无常、酗酒饱食、外界气候变化等。病位在脑,涉及到心、肝、肾。病理基础为肝肾阴虚,病理因素为肝风、痰火和血瘀[11]。病机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冲于脑。
1.3 脑卒中的治疗原则 根据脑神经受损程度的不同,中风有中经络、中脏腑之分。轻者中经中络,重者中脏中腑。中脏又有闭脱之分,闭证邪势盛,多见痰火内闭;脱证正气虚,可致阴竭阳亡。中经络以平肝息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治当息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11]。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息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同时应配合针灸治疗,使直接作用于经络,同时加强功能锻炼,促进恢复。
2 脑卒中的中医辨证诊断
在辨证诊断的情况下,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疾病的诊断。疾病诊断分为经络和内脏。中经络是指中风病但无神志混乱者,中脏腑指是指中风并且神志混乱者。然后进行辩证诊断[12]。
2.1 中经络
2.1.1 风痰阻滞证:突然半身麻木,肌肤不仁,口歪舌斜,言语不利,甚至半身不遂,舌体伸缩不利或不语,头晕,痰多且粘稠,舌苔发白,脉弦滑动等。更常见于脑卒中的急性期。
2.1.2 风火上扰证:半身麻木甚至半身不遂,舌体伸缩不利或无言语,口歪舌斜,头晕,头痛,耳红目赤,口苦,心烦易怒,尿黄便干,舌红,舌苔黄腻,脉象有力。在脑卒中急性期更常见。
2.1.3 气虚血瘀证:半身麻木甚至半身不遂,口歪舌斜,舌体伸缩不利或无言语,半身麻木,血虚气弱,面色无华,乏力,盗汗,心慌,手脚肿胀,大便不成形,舌质黯淡,舌苔发白或薄白,脉象细沉。多见于卒中恢复期,但也可见于急性期。
2.1.4 阴虚风动证:平时可有头晕头痛,耳鸣,眩晕,手心发热,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偶尔会突然出现一侧的手脚麻木,口歪舌斜,甚至半身不遂,舌体伸缩不利,舌体暗红,无舌苔或少舌苔,脉象细微或脉细弦数等症状。多见于卒中恢复期,但也可见于急性期。
2.1.5 肝肾亏虚证:可出现半身不遂,且患病侧肢体僵硬,拘挛变形,舌体伸缩不利或不语,肢体肌肉萎缩,舌体淡红,脉象细沉。多见于卒中恢复后期或后遗症期。
2.2 中脏腑
2.2.1 痰湿蒙神证:神志不清,痰多,面色发白,口唇发暗,半身不遂,可静卧,肢体松软无力,四肢发冷或周身发冷,大小便失禁,舌苔发白,脉象沉滑。多见于脑卒中急性期。
2.2.2 痰热内闭证:神志不清,鼻鼾痰鸣,半身不遂,肢体强硬,面红耳赤,周身发热,喘气粗重,口臭,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发病时甚至会出现抽搐、呕血等,舌体红绛,舌苔黄腻或褐黄干腻,脉象滑而数。多见于卒中急性期。
2.2.3 元气败脱证:不省人事,口张眼合,四肢松软无力,气息微弱,四肢发冷,多汗,大小便失禁,舌体暗紫,舌苔白腻,脉象微弱。多见于卒中危重症急性期,病情进展至临终状态,属于中风危象,多难救治。
3 浅析益气活血法与对脑卒中治疗的应用
缺血性脑卒是脑卒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类型,再加上患者气血长期损耗,气瘀而阻碍血流,其证候主要为气虚血瘀型。气为血之帅,主要体现为:第一,气能生血,在脾胃、肝肾及心肺等脏腑之气化作用下,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微;从水谷精微转化成营气和津液,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赤色的血,故《医论·三十篇》“血不独生,赖气以生”。第二,气能行血,气可直接推动血行,如心气之推动、肺气的布散及肝气的疏泄.第三,气能摄血,气对血的统摄作用,使其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于脉外。血液借助于气的推动在脉管内川流不息;而气则需要血液的滋养,相辅相成才不会导致耗散亏虚[13]。血为气之母,主要体现为:第一,血能载气,指气存于血中,依附于血而不致散失,赖血之运载而运行全身。故《血证·阴阳水火气血论》:“载气者,血也”;第二,血能养气,指气的充盛及其功能发挥离不开血液的营养。血在循行过程中,不断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活动提供营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血瘀是发病的关键因素,气为血之帅,气虚则无以帅血,就会导致气滞血瘀;而瘀血过久积留会耗损正气加重气虚。因此多以益气活血治疗气虚血瘀之证。治疗脑卒中经典代表方为清代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加减配方[14]。气虚血瘀型脑卒中患者常伴随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补阳还五汤由益气药黄芪和活血药川芎、当归尾等组成,并随证加减。黄芪补气以养血;川芎、归尾、桃仁、红花养血活血,化瘀通经;地龙、牛膝引血下行,通络。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的作用。药证相合,疗效较好。中风后瘫痪的患肢缺少神经的支配营养,肌力下降,肌张力或下降或增高,均会影响动静脉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导致局部水肿、疼痛和活动障碍。临床研究证实针刺治疗对加快患肢血液循环有积极作用,可以通过改善静脉或淋巴的回流减轻患者肢体水肿,促进患肢的恢复。
4 浅析化痰通络疗法对脑卒中治疗的应用
王永炎[15]教授指出,痰瘀互阻是中风急症的主要病机。因痰、瘀均为有形之邪,风为无形之邪,无形必附于有形之中,则痰瘀化,风邪无所依而自除。故在治疗上侧重化痰通络。化痰通络汤主要由化痰药清半夏和健脾化湿药茯苓、炒白术等组成。组方中的法半夏、茯苓、炒白术起到化痰祛湿的作用;丹参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胆南星、天竺黄可以清热化痰;天麻可以平肝熄风;大黄有通腑泻热凉血的作用。化痰通络汤有化痰祛湿、活血通络之功效。该方临床上多用于病情稳定患者的恢复期,而在脑卒中的急性期多以药物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该疾病的认识不断深入,有学者提出早期的针法治疗、康复训练对疾病的治疗有明显的获益,提倡在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就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开展积极的运动康复训练,如基础的坐起、起立、坐下等动作,进而增加股四头肌肌力训练,反复进行不屈膝屈踝、不屈髋对抗痉挛的训练。在站立时间增加后可适当训练行走,并逐步减少辅助设备的使用。患者在最大心率达到90%时可休息5 min后再进行训练,但整个训练时间要得到保障[16]。
5 结 语
中医学认为,缺血性中风后脑脉痹阻,缺少血气润养,最终脏腑虚损,脑脉和肢体经络功能均明显失调,同时久病成瘀,也必定耗损正气,临床上多见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突出,标实以血瘀、脑络和肢体经脉痹阻突出,常见症状为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偏身麻木痹痛。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中医药对本病在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有良好的疗效与优势。益气活血法结合化痰通络疗法对脑卒中症状疗效显著,可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振奋正气,激发潜能,有效调节脑、肢体和各脏腑的功能,有利于促进肢体和语言功能的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基于中医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取长补短,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